APP下载

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1-01-10刘苏诚胡继龙闫康鹏李其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残端荷包胰管

刘苏诚 吴 昆 胡继龙 闫康鹏 李其云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仍是胰瘘,而胰瘘很多人认为主要与吻合的类型和吻合的质量有关。本研究结合胰肠套入式吻合和捆绑式胰肠吻合的优势,提出荷包捆绑式胰肠[1-2]吻合方式,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至2020年江西省肿瘤医院行PD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81岁,平均55岁。其中胰头癌8例,壶腹癌7例,胆管下段癌8例,十二指肠腺癌7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12例。

1.2 手术方法

对30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后,取上腹正中绕脐切口:(1)由远至近依次探查盆、 腹腔脏器有无肿瘤转移及腹膜、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无转移,并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及活动度,再决定是否施行PD。(2)切除胰头部、胃幽门窦部、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下段及区域淋巴结,再将钩突完整切除。(3)游离胰腺残端1 cm,主胰管内置硅胶管作支撑管,丝线褥式缝合胰腺残端;将远侧空肠断端提至胰腺残端处,以3-0 Prolene缝线行空肠断端浆肌层荷包缝合;距空肠断端约8 cm空肠对系膜缘肠壁戳一小孔,将胰腺残端缝合线作为牵引线由该戳孔拉出,拉紧牵引线使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1 cm,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剪断牵引线,在胰腺残端上下缘包膜结缔组织用缝线与空肠断端缝合2针,完成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随后按Child重建方法于空肠戳孔行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再行胃肠吻合术。并在胰肠吻合口旁和胆肠吻合口旁放置引流管,术毕。

术后处理: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和抗生素、抑酸、 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并分别于术后第1、3、7天测定腹腔引流液中的淀粉酶。

2 结果

30例PD术,手术时间150~33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50 ml; 术后住院时间7~18 d,平均12 d。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6.7%),其中合并3例a级胰瘘(生化漏)[3]。生化漏现在被评估为胰瘘前的状态,划分在胰瘘分级之外。胃排空障碍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均未出现胰瘘,无死亡病例。出院3~6个月,患者复查一般情况良好。

3 讨论

胰瘘及其引发的腹腔感染和出血,会大幅增加(20%~50%)PD后患者的死亡率,是导致PD术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4]。产生胰瘘的原因除了患者年龄、营养情况、黄疸的分级及医生的经验等因素之外,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包涵胰腺的质地、主胰管口径宽度、胰液分泌量及胰腺断端的处理方式等,但最关键的因素是胰腺残端吻合方式[5]。胰肠吻合是PD手术中重要的操作步骤,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国际上胰腺外科医师针对预防和避免胰瘘的发生的问题,尝试过多种胰肠吻合法如胰管空肠吻合,套入式胰肠吻合,捆绑式吻合,嵌入式胰肠吻合等,但还是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避免胰瘘的发生。

我们采用的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手术耗时短,没必要过多游离胰腺残端,只需1 cm胰腺残端即可行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防止损伤空肠残端血运,避免切割效应,并减少空肠残端与胰腺实质缝合针数,解决针眼容易胰瘘或出血的问题。且针对胰腺直径较大而无法行端端吻合者,也可根据胰腺断端直径大小行空肠胰腺侧端吻合。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可降低出血及胰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其优点及风险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残端荷包胰管
宫颈残端癌的致病因素及预防分析
剪下个荷包样
腹腔镜胰管切开取石+胰管T管引流术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断裂鼻胰管一例
腹腔镜下采用倒刺线连续性浆肌层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疗效的探讨
戴荷包
对比观察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