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影响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准实验研究及启示

2021-01-09张峰峰安哲锋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微信

张峰峰 安哲锋

摘   要: 该研究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通过两个准实验设計发现:(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呈现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4)相比“静态+公众号、静态+朋友圈、动态+群聊”等5种组合形式,“静态+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发现,该研究认为,微信可以作为提升记忆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载体应用于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之中。

关键词: 微信;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准实验;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

一、研究缘起

许多学习科学相关研究通过潜变量分析、脑成像、工作记忆训练等视角及研究方法,验证了记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1,内隐记忆为提升学习效果创设了有利条件。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过去的某个经验未经主动回忆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学习、生活、工作。学界将这种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记忆叫作内隐记忆。有研究验证了内隐记忆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提升学习效果。2

微信的普遍使用及其教育功能为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交互工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为高中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挖掘微信的教育功能,并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来论证微信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可行性、有效性,例如,微信用于翻转课堂3,微信用于思想政治教育4,微信应用于学科教学。5

那么,高中生在使用微信并浏览相关信息后是否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如果存在,微信中的三种社交服务插件(群聊、朋友圈、公众号)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相同实验材料、不同呈现方式(静态、动态)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该研究基于上述问题,设计并实施了两个准实验来进行探究及论证。

二、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该研究中的“内隐记忆”指的是高中生在无意识、无目的地浏览微信中的各种信息后,信息保持在头脑中,并且能够重新恢复的过程。1 内隐记忆的发现源于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研究者偶然间发现在间接测验中(如词干补笔、残词补全),遗忘症患者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国内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以杨治良、朱滢、郭力平为代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内容集中在“论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内隐记忆的内涵与特点”“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影响内隐记忆因素探究”“内隐记忆的衍生研究”五个方面。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经历了由“任务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再到“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的发展变化。“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是布希纳(Buchner)等人基于反应偏向会对意识性提取、无意识提取(或自动提取)产生影响,对“加工分离范式”进行修正得到的较为成熟的方法。该理论模型主要通过指导语的不同,设计了包含实验及排除实验,在两类实验中的再认测验中,被试会受到意识提取、无意识提取、反应偏向的作用,对学习项目、干扰项目判断为“旧”的概率产生影响。但由于干扰项目未经学习,因而它不可能被有意识提取。同时干扰项目仅仅在再认测验中呈现,因而它也不具有无意识提取的条件,故将干扰项目判定为“旧”就是受到被试反应偏向的影响。在包含实验中,将呈现项目(学习项目及干扰项目)判定为“旧”有四种情况:意识性提取判断,无意识提取判断,意识及无意识同时提取判断,反应偏向判断;在排除实验中,将呈现项目(学习项目及干扰项目)判定为“旧”只是受反应偏向的影响。进而通过概率推断,得出意识性提取(外显记忆)及无意识性提取(内隐记忆)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图1所示。2

1997年,郭力平采用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以中文效价词为背景材料,研究抑郁个体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具有心境一致性倾向3;也有学者将12名脑损伤患者、8名健康者选为被试,采用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测验方式对被试进行测验,采用重测复本信度及分半信度进行信度的研究。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测验的意识性提取及自动提取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由此得出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作为内隐记忆测验这一新形式具有较高的信度。4 因此,该研究也采用“任务加工加工分离扩展模型”作为研究范式。关于内隐记忆的测量主要由学习阶段、测量阶段构成,学习阶段主要通过朋友圈、群聊、公众号三种社交服务插件,将实验材料分别以动态、静态的方式呈现给被试对象,测量阶段采用“词组再认”的方式,并对测试词组进行“新、旧”判断,最后通过图1给出的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公式进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的计算。

三、研究工具及过程

1.问卷设计及试测

为了挑选出在使用微信社交服务插件过程中无行为偏好的被试对象,客观、有效地对被试内隐记忆的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设计了“微信社交服务插件行为偏好量表(初版)”,该问卷由3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项目构成。“微信社交服务插件行为偏好量表(初版)”的项目编制参考了相关文献的量表内容,项目编制完成后,请中文、远程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阅读,并反复修改,保证问卷题目的内容效度。然后在问卷星上发放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78份,然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数据结果显示,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不符合条件的4个题项以后,剩余11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问卷的拟合指数CFI=0.902>0.8、TLI=0.899>0.8、CMIN/DF=1.256<5、RMSEA=0.069<0.08,问卷的总信度系数大于0.7,各维度的信度系数大于0.7。这表明,“微信社交服务插件行为偏好量表(初版)”中各个项目之间的一致性较良好、信效度较高,该问卷可以作为该研究的测评工具。具体情况见表1、表2和表3。

2.挑选被试

随机抽取北京市某高中学校学生200名,要求他们在问卷星上填写“微信社交服務插件行为偏好量表(正式版)”,并利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适合度卡方检验,将三种微信社交服务插件行为偏好的均值作为检测变量,期望值为1∶1∶1,最终挑选出无微信行为偏好(P>0.05)的高中生120名作为被试对象,随机分成朋友圈实验组、群聊实验组、公众号实验组、排除实验组,每组30名。

3.挑选实验材料

在网络上选取生僻两字词30个,让未成为被试对象的80名高中生对30个两字词进行熟悉度评定,评定等级为:1=非常不熟悉,2=不熟悉,3=熟悉,4=非常熟悉。最终选定不熟悉的两字词20个(1≤M熟悉度<2),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4.研究设计

该研究采用3(社交服务插件类型:朋友圈、群聊、公众号)×2(呈现方式类型:静态、动态)两因素混合设计,因变量为内隐记忆(无意识贡献率),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微信社交服务插件与内隐记忆的关系实验

包含实验:4个学习词组(蹀躞、姽婳、叆叇、覼缕)于每晚19:00通过微信分别以静态方式呈现给三个实验组被试,持续14天。于第15天晚上19:00,将4个学习词组和4个干扰词组打乱顺序(蹀躞、姽婳、叆叇、覼缕、转斡、阛闠、螮蝀、趑趄),以问卷星方式通过微信分别呈现给三个实验组被试,指导语为“您好!接下来将依次呈现8个词组(呈现时间限制为1分钟),其中有一些是您之前见过的‘旧’的词,有一些是未呈现过的‘新’词,请在下列词汇中判断该词汇是新的还是旧的”。

排除实验:将4个学习词组和4个干扰词组打乱顺序(蹀躞、姽婳、叆叇、覼缕、转斡、阛闠、螮蝀、趑趄),以问卷星方式通过微信呈现给排除实验组被试,指导语为“您好!接下来将依次呈现8个词组( 呈现时间限制为1分钟),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是否熟悉这些词组”。

词组熟悉度检测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组、排除实验组中的被试对象之前没有接触过实验材料中的词组,在包含实验和排除实验完成后要求被试进行词组熟悉度检测,并剔除之前接触过实验材料的被试数据。指导语为“您好,下面呈现的词组,您测验之前是否见过(除了微信渠道以外),请判断,谢谢”。

(2)呈现方式与内隐记忆的关系实验

包含实验:4个学习词组(瀺灂、愔嫕、飒纚、毰毸)于每晚19:00通过微信分别以动态方式呈现给三个实验组被试,持续14天。于第15天晚上19:00,将4个学习词组和4个干扰词组打乱顺序(瀺灂、愔嫕、飒纚、毰毸、髑髅、倥偬、虚霩、窅冥),以问卷星方式通过微信分别呈现给三个实验组被试,指导语为“您好!接下来将依次呈现8个词组(呈现时间限制为1分钟),其中有一些是您之前见过的‘旧’的词,有一些是未呈现过的‘新’词,请在下列词汇中判断该词汇是新的还是旧的”。

排除实验:将4个学习词组和4个干扰词组打乱顺序(瀺灂、愔嫕、飒纚、毰毸、髑髅、倥偬、虚霩、窅冥),以问卷星方式通过微信呈现给排除实验组被试,指导语为“您好!接下来将依次呈现8个词组( 呈现时间限制为1分钟),请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是否熟悉这些词组”。

词组熟悉度检测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组、排除实验组中的被试对象之前没有接触过实验材料中的词组,在包含实验和排除实验完成后要求被试进行词组熟悉度检测,并剔除之前接触过实验材料的被试数据。指导语为“您好,下面呈现的词组,测验之前您是否见过(除了微信渠道以外),请判断,谢谢”。

四、数据收集及分析

根据被试数据计算包含实验中最终判定为旧的概率Pli,排除实验中判定为旧的概率Ple,包含实验中将干扰项目判定为旧的概率gi,排除实验中将干扰项目判定为旧的概率ge,再基于“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公式计算内隐记忆的贡献率,最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检验、效应量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在进行t检验前,检查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偏度系数<1、峰度系数<3),若满足方可进行t检验。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前,先对数据方差齐性进行检验,并以P值、ES值为差异显著性标志。根据卢谢峰等人在《效应量:估计、报告和解释》中提到的,当P<0.05、d<0.2时,变量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差异程度较弱;当P<0.05、0.20.4时,变量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差异程度较大。1

1.内隐记忆在微信社交服务插件上的差异分析

经检验,该数据方差是齐性的,可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表5和表6的数据结果可以了解到,被试在三种社交服务插件中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均值大于零,即微信三种社交服务插件里均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检验、效应量计算结果可以了解到,微信三种社交服务插件中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两两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差异程度均可以接受(P<0.05、d>0.2),即群聊、公众号、朋友圈三种社交服务插件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存在程度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均值比较可以了解到,相比较其他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

2.内隐记忆在文本呈现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经检验,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偏度=0.68<1、峰度=1.97<3),可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表7数据结果可以了解到,被试在两种呈现方式中的无意识提取贡献率两两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差异程度均较高,即不同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存在程度较大的差异性(P<0.01、d>0.4、r>0.1)。通过均值比较可以了解到,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影响更大的是静态呈现形式。

3.主体间交互效应分析

通过表5、表6和表7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群聊”与静态呈现形式对高众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那么,社交服务插件与呈现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如果存在,6种组合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为了探讨该问题,利用SPSS 19.0对相关数据进行交互效应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检验、效应量计算,结果如表8、表9和表10所示。

通过表8、表9和表10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到,呈现形式与三种社交服务插件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35<0.05)。经检验,该数据方差是齐性的,可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种组合形式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P<0.05),且除了“公众号+静态”与“群聊+动态”之间以外,其余组合形式两两之间的差异程度均可以接受(d>0.2),即6种组合形式均会对内隐记忆效果产生影响,且“静态+群聊”组合形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最大。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1.实验结果

通过对“微信社交服务插件与内隐记忆的关系实验”“呈现方式与内隐记忆的关系实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4条结论:(1)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2)相比朋友圈、公众号两个社交服务插件,“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3)相比“动态”呈现方式,“静态”呈现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4)相比“静态+公众号、静态+朋友圈、动态+群聊”等5种组合形式,“静态+群聊”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

2.讨论

首先,任务加工分离扩展模型理论认为,记忆的提取包含意识性提取(外显记忆)和无意识提取(内隐记忆)两个过程。因此,当高中生浏览微信信息时,一些信息总会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储在大脑之中,因此浏览微信信息后,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是符合记忆规律的。其次,内隐记忆需要消耗一定程度的认知资源,内隐记忆会因为认知资源不足而导致效果不佳1,即被试对实验材料越关注,内隐记忆效果越好。“朋友圈”“公众号”“群聊”作为微信社交服务插件,在交互功能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朋友圈”的交互权限只存在于微信好友之间;“公众号”的交互方式是“留言—审核—回复”的形式;“群聊”的交互权限、交互方式均由群聊小组成员个人决定,不管成员是否相识,群聊成员既可以实时参与谈论,也可以翻阅聊天记录。换言之,“群聊”可以增强被试对实验材料的关注,因此“群聊”社交服务插件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最后,该研究采用的动态呈现方式是“逐字出现”,这种动态呈现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整地将实验材料呈现给被试对象。由于被试对象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会快速浏览过去,动态呈现方式可能会导致被试对象还未完整接触到实验材料就已经开始浏览其他信息了,换言之,“逐字出现”的动态呈现方式不利于被试对象对实验材料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静态”呈现方式对高中生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

该研究由于实验设计的现实问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为了贴近高中生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该研究采用的是准实验研究设计,而且内隐记忆又具有稳定性、无性别差异性、年龄独立性等特征,因此挑选被试时仅考虑了“微信行为偏好”一个因素,其余因素未考虑并加以控制。其二,动态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形式,该研究仅将“逐字呈现”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态呈现形式,这种动态呈现方式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适合被试的认知习惯并无科学依据,所以“静态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更大”的实验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三,将实验材料的学习时间设定为14天,只是源于已有相关实验研究的启示及推测,并无其他更加科学的依据及论证,但学习时间同样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该研究在学习时间的确定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六、研究启示

1.对于内隐记忆的启示

首先,内隐记忆的存在给予了高中生学习更多的信心。内隐记忆的存在说明了任何学习材料、学习方式对学习者都是有用的,只要学习者接触到了学习材料,即使并未有意识地去学习、去记忆,但这部分材料依然会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于他们的记忆系统中。1而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即前一次学习总会对后一次学习的启动起作用,这无疑也使高中生们保持较高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其次,内隐记忆的存在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内在动机。传统教学更多的是引导高中生进行有意识记忆、有意识学习,导致高中生厌恶或抵抗学习、悲观学习的局面发生。内隐记忆的存在,为改进这种消极、非期待的学习局面提供了可能,采用一些隐性课程的设计,使高中生通过知识载体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益智、染情、添趣,提升学习效果。2

最后,内隐记忆的存在为深化高中生的全面评价维度提供了依据。当下各级各类学校对于高中生的评价多以再认、再现的方式对高中生的有意识提取(外显记忆)知识及知识应用水平进行测量,忽略了对高中生内隐记忆、内隐学习等内隐加工能力的测量。因此,学校应该在评价维度中增加“高中生内隐加工能力”的相关内容,只有评价内容丰富和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才能得以保障。

2.对于微信学习的启示

微信作为目前国内使用最为普遍的社交工具,随着微信的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小游戏、电子书),生活功能(购物、生活缴费)越来越丰富,微信的使用时长也越来越久。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微型学习活动,并将其作为混合式学习的有力补充形式。微信公众平台是国内第一个率先通过订阅号的账号类型,帮助组织或个人创建移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编辑、发布、检索等智能化管理,以及基于知识内容的双向交互功能。1 该研究的实验研究结果论证了高中生即使无意识浏览微信材料,也存在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换言之,微信可以帮助高中生有效提升记忆效果。微信作为知识载体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高中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困难及状态,还可以帮助师生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实时交互、反馈、评价。故该研究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微信作为知识载体、學习及交互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实现多元有效的师生互动,灵活创设微信学习环境。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具体操作如下:课前,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划分,针对课程内容分解课程任务,并将相关的辅助性知识材料(文本、视频、音频)分享到课程学习群聊小组中,组织学生认领预习任务并进行实时讨论;课中,考虑到学生或因注意力不集中遗漏知识点,或因教师的讲授方式难以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将课件、学习素材实时共享,学生可以随时翻阅课件,并进行实时提问。教师还可以在微信课程学习群聊小组中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课后,教师可以将作业要求、考核形式等内容与学生共享。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群聊里的聊天记录、自动回复的记录,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群聊小组向教师请教问题。通过课程学习群聊小组,师生之间不仅可以随时沟通,还可以有效地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进而达成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共识。

猜你喜欢

高中生微信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微信
微信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微信
微信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