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逻辑

2021-01-09孙国梁宋琳琳

桂海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新时代

孙国梁 宋琳琳

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建设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需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法宝,是锻造党性修养的主要平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法是讲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门“必修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立足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坚持严厉惩处和廉洁自律相结合。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4-0039-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1]48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党的建设迈向科学化的重要抓手和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根本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作出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和具体部署,赋予了党内政治生活新的价值内涵、逻辑理路和实践意义,凸显了党内政治生活在党的建设话语体系中的根本作用,对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确保长期执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的决议中,首次使用了“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错误倾向,部分党员进行党内斗争不讲证据地乱讲,不讲原则地互相猜忌,严重破坏党的组织。对此,毛泽东同志强调要让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这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认知,标志着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已初具萌芽。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出台,首次以制度化形式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12条规定,涉及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方面面,为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1989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党建理论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党内还存在着处理不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不够、集中不够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中的各项具体制度,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来指导我们健全党内政治生活”[2]13。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2]340明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从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四个方面开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反复证明,和谐的党内政治环境,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调和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组织活动,坚持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需要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进党的建设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砥柱中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组织成分、管理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党员的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思想观念趋于多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必然给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等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更高要求。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对新时代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党内,个别党员领导干部逐渐滋生山头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搞团团伙伙,企图把党变成自己的“私人政治俱乐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潜藏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堕落腐化,“四风”变异问题依然存在;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视自己为人民的主人,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干事创业的热情,对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势在必行,正如“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就散一尺。”[1]27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带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保证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坚定,步调上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号召力、领导力和感召力,凝聚起中华民族最为强大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拥有9500多万党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时刻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始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始终屹立于历史高点,立足于时代潮头的重要武器。新时代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也是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核心要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加强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

加强政治建设决定着党员执行政治决议、提升思想觉悟、把握职责定位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是广大党员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修养、站稳政治立场、筑牢政治信仰的多方面素質综合反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3]。2019年颁布和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第十二条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4]广大党员只有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5],才能增强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坚决抵制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错误行为,提高自身预判政治风险的能力,把握政治风险的走向,强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48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最为基础的一环,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质量和方向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只有抓住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牛鼻子”,才能在整个管党治党过程中做到真抓实干、敢于亮剑、勇于斗争,才能有效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时代里,广大党员要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党内政治生活合理化运行,使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有理有据、有叶有根,不断增强广大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1]48新时代里,广大党员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总体上还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些许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建设。在党内,个别党员缺乏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懈政怠政,在其位不谋其政,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喊空洞口号;个别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做选择、搞变通,落实大政方针不坚决,执行工作力度不到位;个别党员纪律松散,缺乏大局意识,党性观念淡薄。因此,“抓住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关键点,也就抓住了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钥匙。”[1]30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理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内在密切联系,充分认识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党员只有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代锻造党性修养的主要平台

党性修养好不好,关键要发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平台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1]31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上,要秉持党性原则,时刻进行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其中,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筑牢思想防线;加强政治修养,做政治上忠诚,立场上坚定的党员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项“基本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党员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境界,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义利观;加强纪律修养,严格把好纪律关,做到慎独慎微。只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好党内政治生活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过程中的平台作用。对此,“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1]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这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指南,也为新时代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指明了方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尊重党内政治生活的客观规律性,采取“靶向治疗”,找准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对症下药,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途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讲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门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1]35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敢批评,害怕自我批评,导致既怕“得罪”上级,又怕“伤害”同级,害怕失去“下级”,使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缺乏“辣味”,往往造成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流于表面,达不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如何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如何讲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门必修课?一是要勇于负责,拥有批评的魄力。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秉持负责任的态度,以出于公心,爱护同志为出发点,以不怕结怨树敌,惹火烧身为落脚点,旗帜鲜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二是要敢于斗争,树立批评的定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与违背批评和自我批评原则的行为做坚决斗争,提高自身的政治警惕性和鉴别力,坚决抵制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搞党内无原则的斗争,在批评过程中要出于公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三是要善于检讨,培养批评的能力。明确批评的宽容是有限度的,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态度,同时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检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不无原则地迁就自己,不毫无底线地包容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共产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阁楼”“海市蜃楼”,更不会像“土豆烧牛肉”那样唾手可得,实现共产主义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的,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滑坡,甚至“精神上缺钙”,导致“软骨病”的现象动摇着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和群眾基础,严重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活。要深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后避免还会发生相似的矛盾和问题,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6]18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决心和政治魄力。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懂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深刻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学经典、悟原理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不断学思践悟,淬炼思想。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抓手是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4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1]41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度保障,也是维护政党秩序和权威的有力支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化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刚性约束,以标本兼治的理念进一步规范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工具。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章的各项决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对照党章的基本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检查弥补自身的不足,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做到组织纪律严明、政治信仰坚定、理论水平高超,将党章的要求细致化、具体化,自觉遵守、学习和维护党章。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如果不严格执行,我们的干部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条“带电高压线”,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过程中,不触碰“红线”,不逾越“底线”。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原则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7]民主集中制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组织保障,只有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对民主集中制要知其意,自觉学习民主集中制。深刻把握民主集中制的本真内涵、要素机理和价值意义,明确民主集中制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6]189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将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面,对民主集中制要凸显其效,自觉维护民主集中制。继续深入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组织制度,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相关党内法规,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保障党的各项决议能够自上而下地落实并自下而上地反馈。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立足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作用。”[1]4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形式化、随意化、庸俗化、娱乐化的错误倾向,以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8]。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指南,为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党组织生活方面,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三会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党课专题教育、警示教育活动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站稳了立场,增强了定力。在开展方式上,由传统的采取集中学习、授课的方式,逐渐向运用互联网方式和信息化手段转变,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检索、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等,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一)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1]31有什么样的党员班子,有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的做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做到全面,也要注意抓住重点。党员领导干部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担当着“千斤顶”“顶梁柱”的作用。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做得好,就会树立起一支标杆,以上率下,推动广大党员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黨员领导干部如果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产生负面效应,严重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把“干部关”,尤其落实“一把手”责任。“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在党内处于关键岗位、关键位置,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要“发挥好‘一把手’在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上的示范表率作用”[1]52,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牢记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找准自身在全局中的定位,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棋局中考虑。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全面性,管好“绝大多数”。党员作为党的细胞,是构成政党的基础。党员队伍的复杂性决定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复杂性,管好“绝大多数”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广大党员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常同党中央对标对表,善于在提站位、顾大局、守规矩中做到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勇于突破;另一方面,树立全局观念,少打小算盘做小账,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全体党员要登高望远、高瞻远瞩,对“国之大者”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具体工作当中,而是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二)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

所谓激浊,习近平总书记从铲除腐败和改进作风建设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想根治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污染源”问题,就要着力铲除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烂树”“病树”“歪树”,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改进作风建设,“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1]31加强作风建设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抓常即为经常抓,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好风气的养成在于日常教化;抓细即为深入抓,深入到作风建设的细节中,勇于揭露作风建设中深层次问题;抓长即为长久抓,作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要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谓扬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在选人用人上正直清廉,“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1]142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形象的代言人,在選人、用人上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管子云,“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要避免任人唯亲,把好“自我关”和“人情关”,针对“跑官要官”,放任子女、配偶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求私利等行为,各级党委以及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切实拧紧选人用人上的螺丝帽,立身正德,干事创业。通过严格制定和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准入程序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真正选出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的责任意识、榜样意识和担当意识,打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党内政治生态。

(三)对腐败问题坚持严厉惩处和加强教育相结合

严厉惩处和廉洁自律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严厉惩处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基本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惩治结合、真抓严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1]187。严厉惩处就要对党内腐败分子起到惩治、遏制、震慑的作用,突出“惩”的功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健全党内监督体制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协调、互相发力,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地“打虎”“拍蝇”“猎狐”,有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

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效果如何,党是不是坚强有力,党的执政能力、水平能不能持续提高,最重要的是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强不强、好不好。只有每个党员干部都自觉重道德、讲操守,永葆个人先进性,始终保持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高尚品格和昂扬斗志,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得到广大人民拥护,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1]181“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1]185“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负起责任,敦促教育干部廉洁自律,不能放弃责任。”[9]新时代里,党员领导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履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度的规定》,做到严格修身、慎独慎微。在此基础上,通过做好本职工作,不跨越“雷池”,不触碰“带电高压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干、实干;通过提升自身的党性锻炼、党性修养,严以修身、严以律己;通过筑牢抵御诱惑的思想防线,严守规矩,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坚定理论自觉,保持头脑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而非糊涂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格局决定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严格的标准和特殊的逻辑,这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来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领导干部确保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重要遵循,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以刀刃向内、真抓敢管的气魄,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必然选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发挥思想建设的指导作用和制度建设的刚性约束作用,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0.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8(1).

[5]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N].人民日报,2019-07-16(1).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52.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

[9]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109.

责任编辑张忠友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新时代
浅析列宁政治遗嘱中的“党的建设”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