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系统翻译论解析《金匮要略》两英译本❋

2021-01-09邱嘉鸣王伊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用语子系统

邱嘉鸣,张 斌,王伊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00)

1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与中医药翻译的可行性

多元系统理论由佐哈儿(Even-Zohar)于1979年提出,最早是一种文学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不同等级而又相互转化的子文化系统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发展的集合”[1],也就是说,多元系统理论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且各个子系统地位不同,距离中心的位置也不同,子系统通过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向中心地位靠拢,影响力最大的子系统会占据中心地位,但这种占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会随着竞争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后来佐哈儿将其理论应用到翻译文学中,翻译文学自身就构成了一个多元系统。不同题材、风格、体裁的翻译作品按照不同分类均可成为其子系统。后人将其更加扩大化,应用到文化当中如政治、经济、文学、语言等,这些系统相互独立且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个多元系统,维持着文化的运行轨迹。

其实文化多元系统理论与中医目前在各国的发展进程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在当地文化系统里,西方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以及其他一些替代医学都代表着各自的子系统,它们相互竞争,不断向整个医疗系统中心靠近,以期占据中心的一席之地,同时有一些不断被边缘化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中医就是一个不断向中心靠近的子系统。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不了解,中医药以及中医药作品一直都处于系统边缘位置,随着国家与人民的不断努力,使得中医药逐渐向当地文化中心靠拢。与此同时,中医药翻译作品也在向着当地医药读物系统的中心靠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佐哈儿还提出了2种不同的翻译模式,即一级翻译模式和二级翻译模式。一级翻译模式是指当翻译文学处于系统中心时,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创造新一级模式,强调译文的“充分性”,如气翻译为“qi”,阴阳翻译为“yin”和“yang”。二级翻译模式是指当翻译文学处于系统边缘位置时,译者应采取保守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如消渴症翻译为更偏向于西方医学的“diabetes”。

图1示,在一级翻译模式与二级翻译模式的阐述中,佐哈儿提出“任何一级模式得以进入经典化形式库的中心并且持久化,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二级模式”[1]。以中医“阳”为例,最开始“yang”进入英美国家时处于文化系统边缘,被翻译为“masculine”是二级模式,在逐渐向中心靠拢后,进入一级模式翻译成“yang”,随后该翻译经典化并持久地处在该系统中心,再将“yang”翻译成读者比较熟悉的“sun”或者“masculine”反倒觉得不合适了,“yang”又由一级进入了二级模式。因此处二级模式重复出现,但2次有着明显不同的意义。为方便读者理解,笔者将这2次二级模式标记为初级二级模式与高级二级模式。

图1 “阴”和“阳”翻译模式比较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中医用语早已到达高级二级模式。但绝大部分中医用语仍处于初级二级模式或一级模式中。翻译不仅是一种语际交际活动, 也是译者思维的认知活动[2]。译者们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的中医用语得到模式跃迁,尽早进入高级二级模式。学者张斌[3]对中医古籍语法隐喻进行探析;曲琳琳[4]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金匮要略》衔接机制进行了研究;白杨[5]从翻译美学入手,力求译出中医古籍重言辞的艺术性。就多元系统理论研究中医药英译,奚飞飞[6]于2012年对《伤寒论》罗希文与黄海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对于《伤寒论》中不同类型词条(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和中药方剂)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李海珍[7]随后结合中医发展及其翻译史,从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出发对中医翻译思想进行梳理。杨丽雯[8]用多元系统视域对魏迺杰个人翻译思想进行分析。目前研究对中医药步入异国文化中心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缺少从多元系统理论本身对中医药原文进行分类而制定相应翻译策略的讨论,以下笔者将对两版《金匮要略》译本从该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2 《金匮要略》两权威译本翻译构式对比统计分析

表1示,笔者通过人工筛选的方法,对《金匮要略》前两章中涉及到中医理法方药症名等方面的两版翻译策略进行统计归纳。

表1 《金匮要略》中医理法方药症名阮本和罗本翻译模式统计

表1可知,在两译本中绝大部分中医用语均采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阮版63.2%,罗版60.8%),因大部分中医用语仍未走到当地系统的中心,该策略能让作品保持较高的“可接受度”。其次为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和一级翻译模式。比较而言,阮版中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使用较多占比16%,此翻译模式是将两者相结合,如甲子翻译为“甲子”(sixty-day cycle),有利于将新的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概念通过初级二级模式让他们理解,同时通过一级翻译模式命名以达到传播新概念的目的。而罗版中则采取一级翻译模式较多占16%,一级翻译模式可充分体现译文的“忠实度”,是上述翻译模式中能最大化地保留原文文化内涵的翻译模式。采用率最少的2个翻译模式为高级二级翻译模式与初级二级合高级二级翻译模式。因中医用语大部分仍处于系统非中心处,故高级二级模式采用不多,而初级二级合高级二级翻译模式则是将初级二级翻译模式与高级二级翻译模式相结合,如肺气译为“pulmonary Qi”,这样有助于高级二级模式词汇的应用扩大,使其能久立于系统中心,先知“Qi”而后知“Qi gong”再知五脏之气,同时也能为下一步将词汇全部采用一级翻译做好准备。表2示,笔者根据125个中医用语的所属类别将其分为7个大类,即中医基础概念、病因、病机、病证、病症名、中药名以及方剂名,归纳两译者对这些类别所采取的翻译模式。

表2可知,在对中药名、方剂名和病机中医词翻译策略进行选择时,两译者趋向相同,即中药为求准确性使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方剂名为求准确性的同时适当保留文化内涵,多采用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病机为求让译入语读者准确理解,也选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区别较大者体现在中医基础概念以及病因部分的翻译,在对中医基础概念进行翻译时,罗版多采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和一级翻译模式(分别占比48.39%与32.26%),而阮版多采用初级二级模式与初级二级合高级二级翻译模式(分别占比38.70与22.58%),而在对病因进行翻译时,罗版初级二级翻译模式与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占比最大(分别为75%与18.75%),阮版比较而言更倾向于使用一级翻译模式(占比50%)。罗版能够让不熟悉中医文化的读者对《金匮要略》接受度更高,而阮版则更加忠实于原文,文化内涵保留度更高。究其原因,罗希文为英语科班出生,更善于通过原系统内已有的词汇来让系统内读者理解《金匮要略》,而阮继源为中医师,更希望在进行翻译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医文化内涵,以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此处笔者试结合多元系统理论把中医用语根据目前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分为三类:一是系统中心处中医用语,二是系统半中心处中医用语,三是系统边缘处中医用语。以《金匮要略》阮继源与罗希文译本为例,对不同分类下的中医药用语进行对比分析。

表2 《金匮要略》中医基础概念、病因、病机、病证、病症名、中药名以及方剂名阮本和罗本翻译模式比较(%)

3 两部译本译文系统构式译例赏析

3.1 系统中心处中医用语

3.1.1 例1[9]4: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阮版[9]4:The disciples said:“When the pulse on the Cun site is submerged, big, and slippery wherein ‘submerged’ signifies blood firmness and ‘slippery’ Qi firmness, the firmness evils are interacting forcing blood and Qi into the viscera. This condition results in death or recovery depending on the viscera involved. Why is the condition called ‘sudden faint’?”

罗版[10]8:Question: The pulse under the forefinger is deep, gigantic (grand) and slippery. Deep pulse indicates a syndrome of an excessive nature. A slippery pulse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the Vital Energy. When the Excess and the Vital Energy intermingle,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invade the Viscera, the case will be fatal. This is called“Cu Jue”.When they invade the Bowels, the case will not be serious.Could Master explain this?

分析:“寸脉”和“气”,其中“气”早为世界熟知,因此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与《WHO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对于“气”的翻译都直接采取二级模式“Qi”,阮版与此法相同,但罗希文采用是一级模式“Vital Energy”。根据现行状况来看,“气”的概念在大部分国家已靠近当地文化系统中心地位,为促进“Qi”更好地占据中心地位,高级二级模式则更有利于达到该目的。另一个概念“寸脉”,阮依旧采用高级二级模式,而罗将其翻译为“the pulse under the forefinger”,即食指下的脉,笔者试析其义是指在切诊时食指切寸脉,该译法能够更形象地体现该脉的位置。此类用语选用高级二级能够最大化的保留中医文化内涵。

3.1.2 例2[9]5: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

阮版[9]5:The disciples asked: “If the patient occasionally shows a sudden absence of pulse, he will die, the evil has entered the solid viscera. If the evil has entered the hollow viscera,he will survive and recover. Why so?”

罗版[10]9:Question: “The pulse suddenly disappears. When the syndrome invades the Viscera, death results. But the case will not be fatal if it invades the Bowels.Why?”

分析:此段对于脏和腑的翻译两位译者均采用初级二级模式,阮版采用意译法,根据脏与腑的形态特点,将其翻译为实心器官与中空器官,罗版则将其翻译为内脏与肠道,与《WHO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中对于脏腑的翻译更为接近。《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则将其翻译为 “zang-organs and fu-organs”。究其原因,因阮版与罗版出版时间分别为2002年与2007年,距今已10多年,10年间中医在国外发展迅速,其国际化与走出去取得了十足的成效。如今中医在各国系统中距中心位置更近了一步,其翻译也要有所体现,“zang-organs and fu-organs”这一翻译对于中医走进系统中心最有利。

3.2 系统半中心处中医药用语

3.2.1 例3[9]7: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阮版[9]7:While the disease is affecting the Viscera, attacking or purgative therapy is appropriate only when corresponding symptoms and sign are observed. For instance, if the patient is thirsty for water, Decoction of Polyporus Umbellatus(Zhu ling-tang) can be administered. Similar treatment can be applied for all other cases.

罗版[10]12:While the disease is affecting the Viscera, attacking or purgative therapy is appropriate only when corresponding symptoms and signs are observed. For example, if the patient is thirsty for water, Decoction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can be administered. Similar treatment can be applied for all other cases.

分析:此段中有一方剂名“猪苓汤”,是大部分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们学习过的名方。阮罗两版均采取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易于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并准确使用该方。因为“猪苓汤”这一方剂目前处于系统半中心处用语,通过一级保留文化内涵,初级二级更加注重提高读者理解准确度的方式,一级与二级捆绑能使中医用语更快进入系统中心。笔者试译作“Zhu-ling tang”(Decoction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3.2.2 例4[9]5:师曰: “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

阮版[9]5:The master said:“This rule applies not only to evil illness but to all diseases. Take for example, spreading skin sores……”

罗版[10]9:Master: This is true of all diseases. Take jinyinchuang, a form of sore, as an example.

分析:此段中浸淫疮一词为中医病证名,其发病时浸淫全身,故名为“浸淫疮”,阮版采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描述出浸淫疮发病时的特点,译为“spreading skin sores”蔓延性皮肤疹,能让译入语读者迅速理解。而罗版采用的则是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一级“jinyinchuang”,再采用初级二级进行解释a form of sore,不失中医内涵又能让读者大概了解此病为一种皮肤病。笔者在罗版基础上,试译为“jinyinchuang”(a kind of spreading sore),这样能使读者明白此病特征,更好地让该词向系统中心靠拢,同时不失其文化内涵。

3.3 系统边缘处中医药用语

3.3.1 例5[9]2: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阮版[9]2:The immediate practice of Qi guidance exercises, tuin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r unguent massage prevents obstruction of the nine cavities and thus relieve feelings of heaviness and torpidity.

罗版[10]3:If there is heaviness and uneasiness in the extremities, Daoyin, Tuna, acupuncture and Gaomo therapies should be practiced to clear the nine orifices.

分析:“导引”阮版采取高级二级翻译模式,将其译为“Tuina”,二者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导引”为自我式“推拿”,故此处能够借“Tuina”将“Daoyin”更好地引入读者的系统中心,如若加上对于导引与推拿关系的阐释便更加清晰。而罗版也采用一级翻译模式“Daoyin”,对于该词进入经典化形式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膏摩”,阮版采用初级二级翻译模式翻译为“unguent massage”,而罗版采用一级翻译与二级相结合将其翻译为“Gaomo therapy”,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并易于运用,都利于该词走向系统中心。根据多元系统理论,采取初级二级模式试译为"traction therapy(which applies traction on different parts of human body to relieve syndrome)"和"unguent massage(which combines medicines with Tuina together)"。因此类用语处于系统边缘,应采取初级二级模式,在译入语本土文化中寻找相近的词或采取意译法并加注,适当增译以提高可接受度。

3.3.2 例6[9]4: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阮版[9]4:The mater replied:“Exactly at midnight on the winter solstice, the lesser yang period begins, that is, the yang phase is setting in;thence the weather gradually warms.”

罗版[10]7:Master:On the midnight of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Jiazi (sixty-day cycle)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Lesser Yang begins to germinate and the weather gradually becomes warm.

分析:甲子为天干地支之一,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词汇,在翻译此类词汇时若文化差异极大,难以找到对应词或难以解释时可以考虑省去不翻的方法,阮版即采用此法,而罗版则采用了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模式,先采用一级“Jiazi”,后通过二级注解“sixty-day cycle”帮助读者理解此处甲子的文化内涵。这样可帮助该词进入系统之中,但由于该类词文化负载量大且适用范围局限,故在翻译时不做硬性要求,只能尽力而为,力求让其立足于系统之中,不强求其在系统中地位的进步。故在碰到该类词时可采用“初级二级合一级翻译”,以初级二级为主,一级为辅。若对系统中读者理解起来太难,可不译。

4 总结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译者应结合沿线各国文化系统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翻译策略,即该用语若处在系统中心处,为普通民众广泛熟知,则应选用高级二级模式以最大化的保留中医文化内涵;若该用语处于系统半中心位置,为中医学习者所熟悉,尽量多地采取一级模式或初级二级合一级模式,以期在保留中医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读者能够理解;若该用语处于系统边缘,仅为中医专家所知,则应采取初级二级模式或初级二级合高级二级翻译或省略不译,在译入语本土文化中寻找相近的词或采取意译法并加注,适当增译以提高可接受度。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到系统的动态性,即不同系统中、不同时间下,子系统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切不可生搬硬套,使“译”有所为,以“译”促“医”,帮助中医药“走出去”,不断向地球村这一大系统中心迈进。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用语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关键信号设备检修自动盯控子系统研究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