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扁圆吻鲴群体主要形态特征分析
2021-01-09林炳明
林炳明
(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 龙岩 364000)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compressus),俗称鱼奄鱼等,隶属于鲤科,鲴亚科,圆吻鲴属,是一种淡水小型经济鱼类,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苏、台湾等地[1],在福建省分布于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木兰溪、交溪等水系[2]。其天然产量高,是江河中重要的经济鱼类[2],广泛分布于连城县各溪流、水库,有较大的种群数量,是主要经济鱼类。在河流中,其渔获物重量约占总重量的10%,偶见可达95%;在养殖水库的野杂鱼中,其渔获物重量约占总重量的20%~30%,偶见60%~70%[3]。该鱼食物来源广,饲养方便,可作为池塘、河沟及水库养殖的混养对象,即不与主养鱼类争饵,又能起“清道夫”作用,能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连城县姑田公社下堡大队和溪口大队已有数百年的驯养历史,早在康熙初年,《连城县志》便有鱼奄鱼养殖情况的记载,为当地传统的养殖对象[4]。
扁圆吻鲴下颌具很发达的角质边缘[1]。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石头上铲食硅藻、丝状藻、蓝绿藻和苔藓,也食用高等植物碎屑及泥沙中腐殖质[2]。受扁圆吻鲴特有的生活习性和在养殖中的历史表现启发,笔者于2014年始,在福建省龙岩市大力推广江河增殖,6年累计增殖放流2 600×104尾,已在清理河道,改善河流水质中取得一定成效。
迄今,有关扁圆吻鲴形态特征的文献资料较少。除《中国鲤科鱼类志》[1]、《福建鱼类志》[2]在相关章节介绍外,仅检索有《扁圆吻鲴的生物学及其养殖》[4]一文。
为详细了解连城扁圆吻鲴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及其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按照GB/T 18654.3—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的规定,对连城县3个水域的扁圆吻鲴进行了形态特征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查找其差异,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做一些浅析,以期为扁圆吻鲴形态学研究增添参考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7年12月,试验鱼分别采自福建省连城县后洋水库(闽江水系)和连城县新泉镇遥下村河段(汀江水系/支流)野生种群,以及莲峰镇南前村罗流锋池塘(闽江水系)养殖群体,抽样基数30 000尾,每个群体各采样30尾,个体规格体重在65.2~216.6 g之间。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按照GB/T 18654.3—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的规定,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mm)测量可量性状(图1),计算其可数性状。文中各参数测量要求:全长(Total length,TL)为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体长(Body length,BL)为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吻长(Snout length,SL)为自吻端至眼前缘的直线距离;眼径(Eye diameter,ED)为眼水平方向前后缘的最大距离;头长(Head length,HL)为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的直线距离;体高(Body height ,BH)为鱼体最高处的垂直距离;尾柄长(Caudal peduncle length,CPL)为自臀鳍基底后缘至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尾柄高(Caudal peduncle height,CPH)为尾柄部最低的垂直高度;眼间距(Eye spacing,ES)为头背部两眼间的最大距离。用X光复核背鳍、臀鳍不分支鳍条数。检测结果经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武汉)中心确认,并出具报告[5]。
1.2.2 比较方法
将检测结果与《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1]、《福建鱼类志》(上卷)[2]和《扁圆吻鲴的生物学及其养殖》[4]记载的扁圆吻鲴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查找其中的差异。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通过Excel表格进行计算,组间差异显著性通过新复极差检验[6]。
2 结果
2.1 主要外部形态特征
2.1.1 外观形态
体长形,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小,眼较大,吻部明显突出。下颌齿2行,口下位,横裂,下颌有很发达的角质缘。鳃耙短且扁薄,排列紧密,鳃耙数90~113。鳞小,侧线鳞71~86。背鳍硬刺粗壮而光滑。臀鳍不分支鳍条数为2。尾鳍深叉形,尾柄较长。体背部深黑色,腹部银白色,鳃盖前后缘各有1条桔黄色斑纹,体侧有10多条黑斑条纹。背、尾鳍灰黑色,尾鳍边缘黑色。偶鳍基部桔红或桔黄色,鳍条桔黄色,边缘灰白色。臀鳍淡黄色,鳍条黄白色[5]。
2.1.2 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
连城县3个水域扁圆吻鲴种群可量性状比值和可数性状如表1所示。3个种群可量性状的比值差异不显著;池塘种群的鳃耙数为90~98,明显少于水库种群和河流种群;而3个种群的背鳍鳍式、臀鳍鳍式和侧线鳞数等都存在交叉现象。
表1 连城扁圆吻鲴可量性状比值和可数性状[5]Tab.1 The countable and quantifiable characteristics of D. compressus in Liancheng
2.2 主要外部形态差异
连城县扁圆吻鲴与文献记载的主要外部形态差异详见表2。结果表明,连城扁圆吻鲴地理种群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与文献记载的存在一定差异:1)臀鳍不分支鳍条数为2,不同于文献记载的3;2)对各鳍条颜色的描述有所不同;3)侧线鳞数为71~86,与文献记载的68~74、67~72、72~74不同;4)鳃耙数为90~113,不同于记载的94~103、94~97。
表2 连城扁圆吻鲴与文献记载扁圆吻鲴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差异Tab.2 The major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D.compressus in Liancheng andD.compressus recorded of literatures
续表2
3 分析与讨论
连城扁圆吻鲴地理种群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与《中国鲤科鱼类志》《福建鱼类志》等文献描述的对比,虽存在臀鳍不分支鳍条数、鳃耙数和侧线鳞数及鳍条颜色等差异,但其他分类要素仍与扁圆吻鲴保持一致,符合扁圆吻鲴的分类地位。
鱼类的形态特征性状会随着体长的增加而有较大的改变,如头长与眼径的比值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增大,头长与眼间距的比值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减小[7]。本试验样本取自3种不同水域,且规格不一,出现部分数据偏差应属正常。侧线鳞和鳃靶数的变化可能与鱼体规格大小有关,鳃靶数的变化还可能与其长期栖息环境中的食物多寡密切相关[7],如本试验池塘种群的鳃耙数小于水库和河流,可能与池塘食物较为丰盛有关。
通过比较可数性状并不能够区分种内不同种群[8]。不同种群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进化潜能,其表型与遗传特征也往往存在差异,但种群间的个体交流会降低其进化潜能。因此,地理隔离及其程度对鱼类种群分化具有重要影响[8-9]。连城扁圆吻鲴地理种群臀鳍不分支鳍条数的差异,可能与文献样本鱼的不同有关,也不排除物种的进化因素。
由于环境因子、自然选择、遗传因子的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生活环境的同种生物会有形态表型上的种内差异[10]。鱼类形态变异是其对特定栖息环境条件最直观的适应性变化,鱼类形态特征除了受自身遗传因子影响外,还与所处环境有关[10-11]。栖息环境会影响鱼类色素的形成,鱼类也会通过体色的变化来适应其生活环境[12]。影响鱼类体色的因素,其分类依据并不单一,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遗传、自身神经内分泌和鱼类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外在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水温、光照、配偶影响、摄取的食物和鱼类自身视觉所见产生的影响等[13]。如舒琥等对大刺鳅(Mastacembelusarmatus)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认为生境的差异、水质的污染、人类过度捕捞和水电站建设等因素,均有可能对大刺鳅的形态分化产生影响[14]。水质的好坏往往影响鱼类的体色,连城扁圆吻鲴地理种群鳍条的颜色改变,可能与水环境的污染及人工养殖近亲繁殖有关,也可能与文献中不同作者对颜色的描述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