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

2021-01-08武萍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武萍萍

【摘要】目的:分析有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88例AM I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有效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率、OT离散度、OTC间期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心率、OT离散度、OTC间期等指标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对比两组数据发现明显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相较于参考组更为突出,带给了患者优质的护理体验,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AMI患者采用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诊介入治疗;有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1-0121-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heartstem,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发生或者持续发生缺氧缺血的情况导致的心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症发生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临床中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剧烈疼痛与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临床相关研究证明急诊介入手術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但因介入疗法易引发心律失常,因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同时,病症具有病发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一般来说,采用药物治疗无法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而血清新肌酶活性的上升则会改变心电图的表现,从而引发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该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过于激动、饮食不均、嗜烟酒、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1]因此,在临床对症治疗中,为有效改善病症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能够对心律失常的表现发挥纠正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对此,本文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这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88例AMI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效护理干预在AMI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间内我院收治的88例AMI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参考组与实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AMI诊断标准,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无法配合的患者、排除并发其他先天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两组各44例患者,参考组24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5±3.5)岁;试验25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3±3.9)岁。就上述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2]。

1.2 护理方法 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关注患者病情的改变,有效预防各项并发症;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

实验组基于上述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在介入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病症情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说明病症相关内容,如病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并发症护理、家属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上述内容。面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同时,明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促使患者能够逐渐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积极应对治疗。[3]此外,护理人员需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建立经脉通脉、清洁皮肤,指导患者术前避免进食饮水,以免诱发不良反应。同时,指导患者术前排空膀胱;针对失去意识的患者则通过使用导尿管的方式排空膀胱。术前完善抢救设备和抢救药物的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②术中护理: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即刻停止治疗,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胸外按压,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相对的,针对出现心室细颤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治疗;心室粗颤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注射治疗。③术后护理:术后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密切监测患者心率,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此夯实治疗效果;实行输液管理,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保持管道通畅,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查看是否出现血肿、渗血等表现,一旦发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水,保持4h 1500mL的摄入量,从而促进造影剂的排出,避免血容量不足的发生[4]。就饮食而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根据患者喜好、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禁食烟酒,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少吃多餐,指导患者多摄入新鲜果蔬,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充分的营养摄入。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适当按摩,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同时,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家庭护理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率、OT离散度、OTC间期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成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未发生并发症情况;显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临床指标趋于平稳;无效,患者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效果显著+有效)/例数×100%[5]。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展开数据分析选用统计学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使用x2检验;数据分析P值如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心率、QT离散度、QTC间期等指标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对比两组数据发现明显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25例、满意17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45%;参考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16例、满意19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9.55%。实验组护理效果相较于参考组更为突出,带给了患者优质的护理体验,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相关资料表明:导致AMI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并非只有并发症,还包括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介入治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该病症的方法,能够及时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介入治疗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非常关键[7]。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有效护理干预具有以下优势:①有效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会关注患者病症情况的变化,还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有助于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该干预措施能够全面监测患者身体机能和各项指标,能够辅助判断病情变化以及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同时能够及时处理心律失常[4]。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更是充分展现了护理服务的全面性、人性化,能够夯实治疗效果,辅助患者康复,从而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②有效护理干预从饮食、病情、运动、心理等多方面进行,能够促使患者树立信心;饮食指导则能够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避免病癥恶化发展。辅助运动指导、药物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则能够为患者康复做好准备,促使患者迅速恢复健康[8]。分析原因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术中的严密监测与及时的抢救措施能有效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术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饮食、饮水、用药及活动的各个方面的干预,有利于生命体征的改善,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护理,不仅改善了患者心率、QT离散度、QTC间期等指标,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夯实治疗效果的同时带给了患者优质的护理体验,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韩艳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38-139.

[2]王亚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11-212.

[3]庚丽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3):68-70.

[4]陈莉艳.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236,244.

[5]王芳.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4):139.

[6]蔡淑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探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3(6):477-479.

[7]王秋菊,钟颖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7-139.

[8]郭春花,郭宣佐.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12(5):46-47.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