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初探
2021-01-08管永兰
管永兰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处于7—8岁之间,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尚未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理解和记忆比较吃力等情况。结合小学生发育规律和学习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是提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育教学;有效策略
一、设置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问题是学生质疑和思考的启发点,科学问题的巧妙设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对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应当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设置问题以优化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数学教材课本的重点、难点出发,来设计启发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再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制造教学悬念,提高数学教学的吸引力,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二、使用直观教学法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光靠口述或者板书是无法让小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因此数学老师要重视直观教学的方法,不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将知识通过改变教学形式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教授减法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利用木棍等教具,向学生进行演示,直观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直观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但是直观的教学法只适用于最初级的数学教学,一旦知识难度开始上升,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出现弊端。
三、积极组织分组竞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
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为了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创造力和竞争意识的好方法。例如在学生学习背诵乘法口诀表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既枯燥又浪费时间,也很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改变这一死板的教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之间先进行比赛,组员们以接龙的方式背诵乘法口诀。然后由教师记录每一组学生背完所用的时间,比较之后用时最少的即为最终胜利的小组。
四、给予学生鼓励有效开展小学数学低段教学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教师的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还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的现阶段乃至日后长远人生的重要向导。对此,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必须要眼光敏锐,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学生加以鼓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讓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对于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必要而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征,采用多方面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实现学有所得。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王晓艳. 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5):41.
[2]董萍.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