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及策略分析
2021-01-08陆禄
陆禄
摘 要: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数学思维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小学生思维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生;数学思维; 作用;策略分析
一、课前准备挖掘操作机会,培养发散思维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情况巧妙运用教材,给学生更多地动手操作的空间,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学习《圆柱与圆锥》时,为了让学生对圆锥和圆柱有初步的认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胶水和卡纸,动手制作一个圆锥和圆柱体,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地观察每个物体的特点,从而发展学生的联想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感受物体的外形特点,这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課堂参与注重操作过程,培养逻辑思维
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知识,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在动手操作当中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分析物体所蕴含的知识点,进而在推理和判断过程中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计算,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先画一个圈,之后把这个圆进行平均分为七个部分,然后拿出两种颜色的画笔,将其中的一份涂一种颜色,其中的三份涂一种颜色,让学生指出这个圆里面涂了颜色的共有几个部分?就能有效得出答案。在学生积极动手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探究分数相加的方法和规律,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升。
三、课中实践体验动手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学生将相应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学习《圆:确定起跑线》时,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绘画出一个简单的跑道图。学生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会一边测量和描绘,从而有效地总结出跑道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在进行绘制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会对跑道进行常规化的绘制,也有的学生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们会把跑到惠城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圆和两条直线。绘制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发现跑道的一圈长度为等于两条直线相加,再加上一个圆的周长,如此就有两个弯道可以合成一个圆。这种创新的观念下,学生对跑道的认识更加的立体和直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参与中实现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李侠.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智力,2020(26):73-74.
[2]肖美红.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孩子天地,2020(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