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珠心算与数学教学融合策略探究
2021-01-08李秋香
李秋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珠心算融合到课堂中,能够将课改的新理念真正落实下来,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本文探究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珠心算与数学教学相融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珠心算;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
一、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融合与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珠心算在存储运输信息方面有其独有特点,能够实现输入输出的一体化。虽然它的存储量比不过计算机,但珠心算在输入信息的时候,也就有了结果,这点是计算器所不具备的。珠心算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把珠心算融入其中,将其与数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
二、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与创新策略
(一)直观操作,合理运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以利用算盘以珠示数的直观特点,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数的概念。由于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物,再用珠,最后用数的方式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数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记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拨珠训练,教给学生拨珠指法,为珠算教学奠定基础。
(二)进行同步教学
小学生在一年级时,珠算就有了一定的训练和基础,能够对定数的加减进行比较熟练地回答和掌握,基本可以达到心算的水平。模拟拨珠练习能够为学生学习小九九奠定基础。乘法的含义是幾个相同数字的连加,根据这一含义,引入大九九口诀教学,在算盘上演示计算相同数字的加法时,其实也就是定数的连加。将小九九改为大九九,结合学生的珠算基本功,学生的兴趣会立刻被激发起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将珠心算与算理进行融合
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出,计算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儿童学完这所有的计算课程需要大约450课时,如果引入珠心算的话,大约仅需要332个课时,比新课标规定的课时节省很多,从中可以看出,将珠心算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速度。现行的教材中对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采用的是凑十法和破十法,珠心算也是使用这两种方法的。
(四)将珠心算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的社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珠心算结合了算珠的动态珠像和静态珠像,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速算,是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一条途径。珠心算是算珠图像在大脑中运动的结果,结合了空拨、看拨、想拨和实拨,从数字译成算珠再到珠心算,从静态的珠像到动态的珠像,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运算过程,然后再呈现在大脑中,这样能够突破教学的难点,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效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优化珠心算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陈高木. 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J]. 珠算与珠心算,2014(01):36-39.
[2]庾娟. 小学珠心算教学方法的训练和益处[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