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生成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模式研究

2021-01-08张开翔

高考·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课堂模式高中信息技术

摘 要:对于当代高中生来说,他们就是诞生在互联网时代中的群体,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操作技巧,能进一步挖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潜能。动态生成是一种新理念下诞生的以生成性为主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在于,如何合理、科学地实现动态生成。文章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特点;二是现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三是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动态生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是由活跃的生命体组建成的动态过程。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进行精心预设,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生成的概念比较好理解,就是生成新的概念和契机,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虽然生成理念早就被大众接受,但是如何选用生成教学资源给高中生们构建一个更好的动态生成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充满生气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生成性学习,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

一、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

(一)异步性

一般来说,学科教学的规律都是先产生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然后再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互相同步。然而目前,信息技术早已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无法在短期的时间内沉淀,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信息技术这项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是很难像其他学科那样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统一的,所以异步性较为明显。

(二)互动性强

在常规的学科中,课堂教学都是由学生、教师、书本这三点构成的,能够与学生产生互动的对象只有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因此教学内容和信息传递上速度是较慢的。然而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课堂上,信息的传递主要建立在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二者的“沟通”是相对独立的,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这种人机的互动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效率。

(三)合作性强

新课改之后,最为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积极、合作探究”的方式,这一方式已经被融入了多项学科中,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主要依靠于学生是否通过计算机完成一系列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独立难以解决、需要外界帮助的操作问题,于是学生群体中能自动发生学习合作,每一名学生在深入接触的同时也能达到与计算机的深度接触。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是每一名新时代高中生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得到学校、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但是从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给予信息技术相应的重视,甚至不清楚我国目前对计算机人才的迫切需求。主要原因在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备战高考中,虽然很多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对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高考的压力犹如一座大山,所有事情都要给高考让路,学生的当务之急就是日夜奋战、备战高考,没有学生可以抽出大量时间思考自身的能力提升问题,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始终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不是高考中的考试科目,和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二)教学模式过于抽象

从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抽象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很多知识是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的,学习起来可能会更加的枯燥和乏味。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着理论化教学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只重视了信息技术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意义,却忽略了实践上的重要性。对于这种偏向理论化的教学,使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变得比较单一、生硬,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很难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接触过的信息技术较少,难以把理论性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实践性知识,甚至很多学生对理论性教学内容也一知半解,这样传统理念根深蒂固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很难激发高中生学习欲望的,导致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迟迟达不到预期。

(三)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高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趋近于成熟,而且高中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比较鲜明,对于他们来说,在学习方面的动力完全是取决于某些动机的。一切与高考成绩相关的学科,可以说都能激发他们的动机。然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而言,他们会认为和高考不会发生太大的关系,所以常常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只是敷衍了事,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动机,缺少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再加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青睐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教学,使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排斥心理,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动态生成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造生成条件

总的来说,好的动态生成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保留疑点、难点,还要准备能够刺激学生思维产生兴奋的点。第二,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根据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弹性空间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性化差异的空间上。下面逐一展开探讨。

第一种,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例如:在学习到有关于“音频加工”的内容时,有学生想要自己创作录制歌曲,有的学生想创作MV。然而学生如果想要完成各自心仪的作品,那么就需要选择不同的创作工具和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创作需求,在学习相关的音频加工知识之后,选择自主探究的方式制作自己的作品,所以教师最好在课前的预设环节中不要留出过多的时间,要给生成留出大部分空间,让学生形成自我探究。

第二种,学生合作交流空间。例如:在学习有关“引擎的使用”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分小组竞赛的活動。要求1:填写活动记录表;要求2:介绍引擎的使用方法,以及所选用的关键词;要求3:搜索最准确、最快的一个小组取得胜利。学生之间能形成小组内的相互沟通、合作,每个小组都能展现出积极的一面,热情地为组员进行示范、指点,互相帮助。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会得到升华,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培养,特别是团队合作意识和良性竞争精神方面,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三种,给学生群体之间的个性化差异留出空间。例如:在学习“图像的处理”时,教师可以用各种形状拼凑出图形,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一些有含义的图形。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完成创作,创作作品中肯定会包含简单图案和复杂图案的。这时教师不要要求所有学生的创作作品都需要达到某一标准,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他们实现自由创作,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质疑探究促进生成

对于思想独立的高中生来说,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的同时也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讲解到“透明背景格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格式,然后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结果有学生指出“tif格式无法支持透明背景”这一话题,甚至怀疑教材和教师是不是弄错了。学生提出质疑后,全体学生的探究精神都被激发,需要教师引导给出一个正确答复。教师可以让提出质疑的学生为大家演示一下操作过程,在演示过程中,保存选项的环节。很多学生都发现“勾选复选框”这个问题,原来tif选项的对话框当中,有个与透明度相关的复选框,需要勾选才会透明,学生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还有一些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复选框的透明选项是灰色的不可用状态,然后全班学生一起探究,最终得出来的答案是图片中根本就不存在透明区域。这个教学环节虽然远超了“预设”,但是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以及团结合作意识却被激发出来,这种课堂生成资源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三)利用错误促进生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包括很多可以利用的错误教学资源,来促进信息技术知识的生成,以错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和掌握程度,让学生换一种方式实现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用Excel分析处理数据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找出表格中三年二班的期末成绩总分第一记录。结果有几组同学找到了,也做出来了,但是还有几组学生做出来的记录为零。这时,教师要在找出和未找出小组中抽取两名学生,回答自己的操作方法,结果两名学生的操作方法一样,都是先筛选班级,随后筛选总分。这时在座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同样的方法为什么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是方法错了还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个记录呢?”这时,教师要利用这个错误结果和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解释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因为两组的最高分就在三年二班,另外两组的最高分不在三年二班。随后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最高分果然在三年二班的数据都是正确的,不在三年二班的甚至找不到记录。在学生的诧异声中,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每次筛选数据操作时,是在所有的记录中筛选,还是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呢?”话音刚落,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方法用错了,随后对出现错误结果进行探究,很快就找到了正确方法,可以先筛选三年二班的,然后再开始排序,或者以班级为关键字,再以成绩为下一关键字进行排序。总的来说,学生之间出现的“错误”,其实可能是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比起教师直接传授操作方法,学生自己感受错误、尝试错误、摸索探究的结果会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

结束语

总的来说,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以往传统信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还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从有序变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需要教师提供灵活的教学策略,同时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信息技术课堂因动态生成而变得精彩。

参考文献

[1]桂卿,李勇.高中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J].江西教育,2019(30).

[2]于海民,唐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设计:以《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2).

[3]董俊.基于K6KT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2).

[4]沈锦泉.基于翻轉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

作者简介:张开翔(1982—),男,汉族,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硕士,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大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课堂模式高中信息技术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