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 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的调查与研究

2021-01-08王良优

职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开发与应用职业院校

何 叶 王良优

摘 要:为探索实用性较强的校外实习信息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笔者对中职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分析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程度和效果,梳理总结校外实习管理难点,为下一步形成一套将学校、企业、学生、家长有机结合,多位一体高效解决管理难题的信息管理模式与实用流程奠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校外实习管理    App平台    开发与应用

课  题:本文系广西技工教育“十三五”期间第二批立项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 App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JGZ06)的研究成果。

校外实习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习教学的延伸和实习教学体系的完善,是学生巩固发展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学生实习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人社厅等五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针对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实习的组织、管理、考核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实施细则》要求校企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双方共同参与管理,企业派师傅、技术员给予指导,学校派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和实习指导,实习结束由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评价,并鼓励职业学校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教育及实习过程管理。在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校外实习管理平台已迫在眉睫。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对校外实习学生、企业、院校等进行访谈调研,面向桂林技师学院学生、校外学生、企业以及兄弟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对职业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管理现状与App平台应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学生实习情况、学校实习管理情况、企业实习管理情况、实习管理App使用反馈与建议等第一手材料,并对实习管理平台App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功能模块。本次调研对象包含22家企业、22家学校、本校802名学生以及外校190名学生,涵盖近20个专业。

二、校外学生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通过对企业、职业院校、实习学生进行访谈与调研,总结梳理出校外学生实习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实习指导与监督缺位,应进一步加强适时指导与实习过程实时监督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院校均能贯彻落实《实施细则》要求,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实习,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考察实习单位并编制实习单位考察报告,组织实习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实习协议;制定实习教学方案并让学生知晓,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实习相关材料备案;外出实习前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实习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为学生购买学生实习责任险;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进入超过30人的实习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和管理。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企业虽然均对实习生开展了入职前培训以及员工业务提升培训,但仅有72.73%的企业会与学校共同制定实习教学方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工作时间正常班占40.91%,两班倒占59.09%。学生每月报酬为2000~3000元的占45.45%,有22.73%的学生月报酬为1000~2000元。86.36%的企业为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其余企业则为学生购买了工伤保险等其他险种。

本次调研有14家企业实习生少于30人,最少的企业实习人数是10人。与此同时,43.39%的学生在学校所在市实习,广西区内占25.56%,广西区外占31.05%。学生实习单位比较分散。

在实习期间,班主任每月通过QQ、微信、电话联系或亲自看望学生的次数:43.02%的学生选择1~2次;28.8%的学生选择次数为0;选择3~4次的学生有12.34%,选择4次以上的有15.84%。学生能安心实习的主要原因:第一项是实习单位领导关心,占42.64%;第二项是班主任经常耐心教育,强调实习纪律,占40.15%;第三项是带队教师能够认真管理,占21.45%。

在安排实习前,各学校要尽可能通过集中定点实习、合理安排实习点人数、不定期派驻教师指导、班主任密切联系学生等措施保障實习管理效果,但分散式的学生实习存在校、企、生三方沟通不及时、联系不到位、效率低等问题,实习指导与管理难度很大。因此,解决学生实习管理的实时性与及时性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实习过程的适时指导与实时监督,通过院校、企业、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等多部门合作联动,缓解管理及安全隐患的压力,进一步解决学生工作纪律涣散、情绪不稳定的问题,保证实习质量。

(二)实习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实习,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由直接变为间接,联系方式只有电话或QQ、微信,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也不利于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沟通,使教师无法客观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实习过程。

调研结果显示,使用App对学生进行实习管理的企业仅占27.27%,学校占40.91%,72.73%的企业和59.09%的学校未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而使用或尚未使用App的企业认为目前的实习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完全可以满足管理需求的有3家,占13.64%;希望使用实习管理App进行实习管理的企业达19家、学校有18家,总占比81.82%。显而易见,校企都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信息化手段对于实习管理有着推动作用。

在《实施细则》的具体指导下,学生实习管理信息化有待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实习指导、考核评价、信息化管理方面。梳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监控体系及出现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手段,从实习方式、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实习安全五个方面构建学生实习管理平台,进而完善团队、制度、信息化平台、资源及评价体系建设。此外,还可增加定位管理功能,把学生实习信息接入学院数据共享中心,以改进平台评价体系。

(三)校企同责培养,加快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进程

企业最看重的是实习生的职业素养,占所调研企业的81.82%。企业考核评价实习生的首要因素是工作态度,占所调研企业的81.82%。企业认为实习管理最难的是学生盲目离职,占所调研企业的72.73%;其次是工作纪律,占所调研企业的27.27%。通过分析可知,面对新的环境与角色,学生多会出现不适应、产生工作压力的情况,而学校指导教师又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帮助,这也是造成学生离职的原因之一。

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充分,不能深度解析企业的用人需求与管理标准,在人才培养上无法做到无缝链接,放松了实习过程的指导教育与思政工作,进而导致校企合作脱节。各院校使用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平台多为学校单方或联合第三方技术公司开发构建,设置信息发布、资料上传、定位签到、数据收集汇总、总结评价等基本功能,因构建过程中缺少企业的主动参与,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系统框架看似全面却不实用、评价机制不完善且滞后等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有效管理。因此,要实现校企协同管理,双方首先要加强联系,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技术优势,共同构建实习管理平台,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架起桥梁。此外,还要注重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建设过程中,参与实习过程指导、实习考核评价;学校要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管理与发展的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深度合作。

(四)实习管理App平台的架构功能要实用好用

用人企业认为使用App进行实习管理较传统方式有优势的前三个为:一是交流互动方便,占72.73%;二是预警监控到位,占63.64%;三是操作使用便捷与查询统计功能完善,占59.09%。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使用的系统平台存在缺乏理性系统设计、不能较好满足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管理需求的问题。企业希望实现的功能为管理监控(实习管理、上传下载、数据维护、考勤签到、GPS定位),占90.91%;交流反馈(通知公告、咨询回复、即时通信、在线交流、工资查询),占81.82%;指导培训(岗前培训、上岗培训、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占77.27%;评价鉴定(实习评分、实习考核评价),占59.09%。由此可见,学生安全问题永远是校企双方最重视的环节,其次是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学校对实习管理App的功能要求为:系统稳定,界面简单易操作,功能实用,便于监控安全、沟通指导、实习管理、汇集资料;要有学生每日安全日报项(可以定位)、每月自评项;考核评价方面要有学生自评项、企业评价项、实习管理教师或班主任评价项,以及职业指导、思想教育项。学生可以在平台考勤签到,上传实习日志、实习周报、实习总结,校企、教师与家长可以在平台实现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学生实习状态。

校企合作管理实习、教师实习指导与教育、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与平台。因此,实习管理App平台的业务流程需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实习计划管理、实习课程管理、实习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管理和系统数据管理,平台使用对象要涵盖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实习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和家长。只有具备以上要素的实习管理平台才能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有效培养技能人才。

(五)以校企为主,多元模式协同管理,合力实现实习管理目标

现有的信息管理平台使用角色有双方(学校、企业)共管、三方(学校、企业、学生)合作、五位(学校、教师、企业、学生、家长)一体等管理模式。经调查,使用或尚未使用App的企业认为目前的实习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完全可以满足管理需求的仅占13.64%。如何才能使实习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就需要根据实习管理的业务需要、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进行角色划分,科学设置使用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初步确定系统的总体需求及运行模式。

第一,安全需求。这是信息管理平台架构设计要满足的第一要素。学生安全涉及交互沟通的顺畅度、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因此,基于大数据的诊断与预警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功能需求。要求总体架构设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对学生的实习管理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实习全过程,做到将实习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到位。

第三,业务需求。要明确角色划分,学校管理部门可细分出系统技术管理员和实习工作管理员,系统技术管理员权限最大,对平台进行统一操作、维护、管理;实习工作管理员对师生实习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也可将此两种角色合二为一;实习主要参与对象有校内指导教师(班主任或实习驻厂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企业指派人员)、实习学生及学生家长。根据职业院校实习流程,结合校企合作实际,最终确定“七位一体”角色划分与对应关联(见图1),使实习管理平台的系统角色划分与学生校外实习管理规定相符合、相适应。

第四,设计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渐增型开发方法分阶段实现设计开发目标,降低开发成本,优化软件生存周期。首先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其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模块之间的关系,并主动寻求与软件公司的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开发进程,以满足关键需求和实现核心功能为基础,根据设计目标,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软件开发与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实习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从实习前的企业宣讲,到实习过程中日志、周记、月报的提交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再到实习结束的总结提交,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实行个性化实习指导,运用集中化過程监控,帮助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学生,家长参与指导学生,实现全员化立德树人,有效解决实习目标不清晰、实习指导不得力、实习内容缺乏有效载体、监控手段滞后及实习过程思政工作缺位等问题,实现学校实习管理模式全程信息化与多元化,形成实习管理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巧军,徐啸涛.基于“互联网+”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6).

[2]任薇.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以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3]钟修仁,郑超文.中职生实习指导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9(12).

(作者单位:桂林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开发与应用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温度场模型在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微课在小学音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
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食品工程专业实习多媒体辅助教材开发与应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