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2021-01-08何平熊伟娟何克奎黎明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2期
关键词:协同队伍思政

何平 熊伟娟 何克奎 黎明军

[摘           要]  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都是高职院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二者都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因此,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具有必然性。基于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旨在探索高職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提供理论借鉴。

[关    键   词]  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2-0001-03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期待。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将夯实学生党建基础与强化思政教育实效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有着目标一致性、内容相似性、主体交叉性等契合点,这些契合点是两者协同发展的逻辑必然。

(一)目标一致性:协同发展提升育人实效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布局中,思政课是主渠道,党建工作是坚强堡垒,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分属不同的机构或系部,但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可以使两者朝着共同的目标同向同行,发挥合力优势,提升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效果。

(二)内容相似性: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也承担着学校育人的任务,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和考核,党员的发展及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内容因层次不同会有差异,但内容都包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学生党建侧重于提高党员的素质,使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思政教育则侧重于德育和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两者的教育具有相似性,这使两者得以协同发展成为可能。内容的相似性使两者协同发展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如可以将规范化的“三会一课”制度以及主题教育等学生党建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学资源,将素质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等教学内容应用于学生党建的党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主体交叉性:协同发展达成良性互构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以及教育对象都具有交叉性。首先,就实施主体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负责人主要是学校各系部的辅导员,他们中有部分人会担任思政课兼课教师,而思政课教师经常会被邀请为学生党员授党课或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训班开讲座。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教育培养对象主要是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思政教育的教育对象则是包括学生党建教育培养对象在内的所有学生。不管是实施主体还是教育对象,两者都具有交叉性,这也为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从主体上加强沟通与合作,使两者以一致的目标为基础,整合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和积极的相互影响。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以新媒体信息技术为依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两者已经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工作内容重复;协同合作不深入导致工作效果不佳;评级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两者的协同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阻碍,只有分析现状、认清问题才能够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高两者协同育人的实效。

(一)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工作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涉及多个部门,两者的教育内容很多都具有相似性,且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也相互交叉和重叠,若不能做好沟通协调,很容易导致工作内容重复。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没有做好,导致实施者不明确具体的要求,工作内容缺乏衔接性或者出现党课与思政课时间冲突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党建负责人和思政课教师就授课内容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易导致党课的授课内容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重复,学生面对重复的内容会失去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资源,也容易消磨学生的耐性让学生感到倦怠,最终导致两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被弱化。

(二)协同合作不深入,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两者具有功能的互补性,一方面学生党建可以引导学生将政治上要求积极上进的热情转化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动力;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侧重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可以借此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也可以在课堂中发挥已有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决定了两者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单一主体可以解决的,需要两者深入协同合作。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协同合作不深入的问题,导致两者协同发展的工作效果不佳。比如,多数情况下两者都在自己的领域着力于完成该领域的工作任务,学生党建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思政教育则将完成思政课教学视为固定的工作程序,两者都只顾着完成自身领域范围内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协同合作,使两者的合作脱钩。当遇到问题时,也是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没有协力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导致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影响工作效果。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缺乏动力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涉及多个不同部门的具体实施,工作量较多,内容也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评价或者激励手段激发实施者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比如,对于在两者协同发展中工作突出的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奖励、积极参与工作的又可以获得什么奖励等,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这些都没有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会导致实施者缺乏工作动力,在工作时只想着形式化、应付式地完成工作,没有致力于更好地完成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这使得工作效果不好,两者的协同发展也难以推进。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当前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两者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最終目的是为了推动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协同育人效果和创新发展动力等都直接影响着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队伍合作、完善评价机制来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沟通协调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要想科学有效地运行和整体系统地推进,必须把顶层设计做好,构建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首先,高职院校要发挥学校党委的统领作用。坚持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以系统性的思维将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各要素整合起来,协调相关机构部门,实现两者之间功能的互补,共同解决和应对两者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推进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科学有效地协同发展。

其次,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都有各自的信息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搭建两者可以信息共享的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可以及时更新信息、使两者互通有无以加强沟通协调。比如,可以建立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建部门负责人在内的QQ群或者微信群,也可以创建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官网网站,设计网页专栏共享课程信息、最新活动成果及学生工作进度等,大家通过这些信息平台能够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和进度,避免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

最后,要聚焦学生、着眼长远。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做顶层设计时要聚焦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聚焦学生要深入学生做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发展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好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不断创新和优化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工作方式,推动两者高质量地协同发展。

(二)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是两者协同发展效果得以彰显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队伍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党政干部、辅导员、学工队伍以及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等,队伍建设和管理也是两者协同发展的一个挑战。抓好队伍对于两者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提升两者协同育人的效果,必须抓好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协同育人“主力军”。首先,要配齐配强协同育人队伍。很多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都严重不足,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高职院校在配齐配强队伍方面可以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为协同育人队伍输入新鲜血液,通过招聘职场新人配齐队伍,并设置以老带新的师徒制,这不仅可以从数量上满足需求,促进新老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还能提高队伍的质量。高职院校配齐配强队伍还可以采取寻求外援的方式,比如,可以外聘兼职教师缓解师资紧缺,或者可以聘请校外顾问为协同育人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其次,要做好协同育人队伍的培训工作。除了要配齐配强队伍之外,还要注意做好队伍的培训工作,及时更新队伍的工作理念,使队伍持久保鲜。对协同育人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在提高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也要注重师德师风以及教师理论学习能力和讲政治能力的提升。提高专业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基础,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是保障,提高理论学习能力和讲政治能力是关键。提高队伍的理论学习能力和讲政治能力可以使队伍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保持与时俱进。比如,提高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种讲政治能力,可以使教师及时预见和发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创新发展动力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以激励机制为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激励队伍职业发展、调动队伍成员创新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应当设立过程性的评价考核标准,根据队伍成员的过程性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并通过开展年度人物、优秀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的评选,激励教师勇于创新、勇攀高峰。其次,要注重个人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高职院校在对协同育人队伍成员开展考核评价时,既要注重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也要尊重和认可团队中所有参与者的贡献,既鼓励先进个人也注重整体激励,激发整体创新发展动力。最后,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一方面从评价主体来说,可以采取安排第三方进行评价与工作队伍之间双方相互评价相结合,还可以采取教师之间评价与师生之间评价相结合,多方面综合考量,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从激励方式来说,要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物质激励方面可以因地制宜设置岗位津贴,也可以与职称晋升、工作量核算等方面挂钩,激励相关人员的工作动力。精神激励可以通过选取榜样,树立标杆的方式,让全体成员向优秀看齐,也可以适当设置目标,以目标诱发、激励工作人员,引导队伍成员从个人目标上升到团体共同目标,调动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朝着共同目标稳步前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重点在于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使之相互促进,通过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方式方法互通等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协同发展路径,做好顶层设计、抓好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鹏,孙雷.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互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4(4):73-76.

[2]任鹏,赵海男.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126-129.

[3]蒋文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99.

[4]赵登攀.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陕西教育(高教),2021(6):43-44.

[5]孙姣娇.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吉林教育,2021(17):11-12.

[6]李峰.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合作[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3):103-105.

[7]刘善景,曾旭红,陈卫东.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J].教育观察,2021,10(18):77-79.

◎编辑 孙彦君

猜你喜欢

协同队伍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雁的飞行队伍
还剩多少人?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