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陵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强哭强笑的临床观察
2021-01-08孙文珂王东升孔令丽
孙文珂,王东升,丛 宇,孔令丽,黄 靖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中风后强哭强笑症状为患者出现不能自主控制的哭笑,且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无法预计,是比较常见的中风后情感障碍的表现。既影响患者中风后期康复,也给其家属带来护理上的困难。本文观察掀针埋针大陵穴治疗中风后强哭强笑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脑病科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中风后强哭强笑病人58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1995年)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随机数字分组,偶数者为对照组,奇数者为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4~7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 年;患者均为脑梗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6~7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 年; 患者均为脑梗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30~75岁;3)患者或家属知情并同意参加临床试验。
1.3 排除标准 1)非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精神失常;2)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及护理,及时检测体温,对出现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给予药物营养神经及抗凝,并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每次针刺治疗结束后,采用云龙牌一次性揿针(规格:0.22 mm×1.5 mm),在大陵穴埋针8~9 h后,每隔1 d进行1次,嘱病人及其家属尽量减少穴位针附近沾水,并不定时按压埋针以给予穴位一定刺激。
2.2 疗效标准 治愈: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后症状消失;显效:能配合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基本上能配合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不能配合治疗,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2.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8周每天强哭强笑发作的次数。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各时段强哭强笑平均每天发作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强哭强笑平均每天发作次数比较次/d)
4 讨论
强哭强笑为中风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后导致的神志类疾病。《灵枢·本神》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类经·脏象类》中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陵一穴,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处于大陵。”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灵枢·邪客》曰“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精神异常之症,多由邪所致,邪犯心,首先侵犯心包络,取心包经之穴,可祛邪外出,直中病所[1]。同时,大陵穴是十三鬼穴之一,对精神神志疾病的疗效确切。古人将变幻莫测者谓之神,阴险为害者谓之鬼,故一些发病突然、行为怪异的精神、神志病症归为有鬼怪作祟。十三鬼穴对此类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
埋针疗法为古代针刺久留针的现代发展,现代皮内针针具进一步发展,外形如极小的图钉、针体直径仅为0.25 mm、针长仅为2 mm,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很难直接刺及痛觉神经末梢,痛觉较低,皮下出血较少[3],为患者减轻痛苦。《素问·离合真邪论》曰: “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中风本质为气血逆乱,阴阳不和所致,穴位埋针可起到针刺长久留针的作用从而调节全身气机,以达到人体阴阳平衡;同时中风患者大多肢体活动不利,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掀针久留针因其针体短小不会影响患者肢体的康复训练,并可在患者发病之时嘱患者或其家属按压以缓解症状。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在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强哭强笑平均每天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穴位埋针可能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经长时间治疗后效果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表明,用大陵穴埋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强哭强笑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操作简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