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

2021-01-08左方敏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学风建设

左方敏

(安徽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安徽 芜湖 241002)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人才培养和优良学风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和培育优良学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各高校也千方百计的抓学风、育学风。本文坚持在“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研究高校学风建设,为高校培育优良学风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高校学风建设的关联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1951年在哈佛教育学院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倡议高等学校“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高校也加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步伐,尝试将“以学生为中心”贯穿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全过程。那么,“以学生为中心”和高校学风建设之间有何关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是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人得到自由、解放和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阐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思路转移,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中存在的“教者很努力,听者无收获”的尴尬局面。挖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含义,一是以学生本身为中心;二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学生在校期间,求学求知是第一需求,那么,学习的需求自然成为高校首先必须要提供的。而每个学生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与个体的需要既有相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需求,存在个性化和差异化。目前,大多高校提供的是模式化、大众化的教育。高校学风建设解决为谁建,怎么建,其中解决的对象问题,显然是学生,那么只有适应学生这个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高校学风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

从高校学风建设的定位看,一所大学的精神贵在这所大学的文化,贵在这所大学的学风,一所大学的学风好坏直接能够反映这所大学的质量和教育理念。所以,高校都会把学风建设当成办学治校的首要任务。而培育优良学风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目标明不明确、态度端不端正、方法不得当,等等都会影响学风建设。这些都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高校学风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和具体表现;从高校学风建设的内容看,高校学风建设一项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部门。从涉及部门和工作内容看,关乎教学、学生、后勤保障等部门,教学主要是第一课堂,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学生工作主要是第二、三课堂,解决第一课堂外的学习,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服务等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后勤保障部门更多是给学生提供什么保障和条件,满足学生学习所必须的。这一切都需要凸显学生中心。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文章通过安徽省某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对学生学风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823份,回收有效问卷5669份,有效率为97%。在性别分布上,男生2093人,占37%,女生3576人,占63%。在专业分布上,文史类和理工类各占40%左右,其余为艺体类学生。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1671人,占29%,大二学生1909人,占34%,大三学生1381人,占24%,大四学生708人,占13%。基本涵盖全校各年级学生。重点对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和学生学习能力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有待提高

表1中,持3分(一般态度)以下的:“目前所学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为34.5%,“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为47%,“当前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为55.20%,“学校的学习氛围”为37.9%,“学校提供的学习设施设备”为48.4%,“学校提供的学术报告及讲座”为56.2%。1/3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满意度持一般态度,说明我们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的学术报告及讲座还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表1 学生课堂学习满意度情况

2.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满意度有待提升

表2中,可以出来,对调查项目持3分以下(一般态度)的均在50%以上,持一般态度的近40%,这就说明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以及自己主动学习还不够满意,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业成绩。

表2 学生自我学习满意度情况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针对以上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上两个方面剖析原因。主观上,普遍认为高校优良学风尚可,学生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规律,自运转良好,制订学风建设方案,创新学习建设举措等工作可以放一放、缓一缓。这种思想导致了学风建设没有具体规划、学风建设举措相对陈旧。

客观上,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一方面大多部门是方便自身或者教师怎么教、怎么管的角度去建学风建设,没有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另一方面部门联动和协作不够,学风建设缺少整体设计和谋划。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务、科研、学团等部门。

目前相关部门各自管各自一块,相互配合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较强的合力。其次是教师与辅导员、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协调联动机制不够通畅。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是班级风气不好,辅导员管理要求不够到位。辅导员认为课堂纪律应该是教师的责任。这些导致了课堂教学管理还不够严格。最后,个别课程设置不合理和课堂教学水平不高。这些导致学生对一小部分课堂教学兴趣不大。

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优良学风的培育路径

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风建设路径,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导向,问问学生希望教师怎么教、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和保障。通过多年的调研和实践,文章提出“五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模式,即教风带学风、教育优学风、管理正学风、榜样领学风、组织保学风,力求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一)以教风带学风,增强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针对当前媒体曝光处各类师德师风问题,高校须严格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标准,为教师划红线划底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具体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只有教师这支队伍正了、强了,才能教出人品正、能力强、勇担当、讲奉献的好学生。其次是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简单以学生的喜好就开什么课?而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同时,高校要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最后还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了好课,不是什么老师都能上的好;有了好老师,也不是可以上好每节课。所以,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实施“优秀教师传帮带”工程,切实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让教授到教学一线,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积极推进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核心的各类比赛;另一方面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二)以教育优学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应该放在首位。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是随时间和经历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所以,不能一味的根据学生所谓的喜好和兴趣,为其提高大范围的转专业。有的学生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高大上的专业,“随大流”现象比比皆是,缺乏认真的分析,这就需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坚持把专业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要通过开展学术研究、科技文化、专业技能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一年级,要强化专业认知,注重规范养成和学习方法的转变;二、三年级,要强化专业知识,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四年级,要强化专业思维,注重考研深造和就业指导;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职业生涯教育,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学生在大学学习,按照时间和不同学习阶段分,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年级,各学院要加强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确立发展目标;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行为素养;强化学习诚信教育是前提。考试诚信、学术诚信不仅关乎学生人品道德问题,现在已经是违法行为。学院要加强学生的学风诚信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不断强化学生诚信意识,自觉抵制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捏造实验数据、剽窃他人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积极营造“学生不敢作弊、不能作弊、不愿作弊”的氛围。

(三)以管理正学风,抓牢学风建设基本环节

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是首要的。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管理主体责任,要完善点名制度,做到“逢课必考勤,违纪必记录”,严格执行“无手机”课堂制度,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带入课堂;实施辅导员听课制度,学工团队不能置身事外,要加强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重点检查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纪律;完善学生课外学习制度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学生课外学习是培育优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要整合资源,严格执行一年级“晚自习”制度,制定《自习室管理制度》,动员并挖掘优秀教学资源和学团人员进自习室,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发展咨询等服务,重点关心学业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学业帮扶;同时要完善本科生科研制度,广泛开展学科和技能竞赛,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作为校园文化活动,要规划好学风建设素质拓展活动,打造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学风建设活动品牌,继续完善“本科生科研论文大赛、动漫及数字艺术大赛、专利发明大赛”等三项大赛,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投入;加强课程考核管理是关键。严肃考试纪律,杜绝任课教师考试“划重点”“留后门”等违纪现象,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校院两级要成立“考风考纪检查组”,对学生考试和监考教师进行检查,辅导员原则上不参加监考,具体负责班级考试巡考工作;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落实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严格学士学位标准和授权管理,严把学位授予关。强化学风建设考核激励。改革教师教学激励制度,修订本科教学突出业绩奖励制度,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展演等工作,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落实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学工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推进学生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学院,要出台政策将课堂教学质量和年终绩效分配结合,鼓励支持教师用心上好课,用心育好人。

(四)以榜样领学风,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是培育优良学风重要载体和阵地,要完善班集体建设制度,积极开展“十佳班集体”。要积极创建优良学风班,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班纪班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集体的感召力、凝聚力。班级要建立学业帮扶机制,组建学习兴趣小组,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创建优良学风寝室将会促进优良学风培育。从调研和实践看,一个寝室学习好不好,直接会影响每个个体的学习情况。要完善文明寝室评比办法,积极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要结合实际,制订文明寝室评比细则,增加学习风气、学习成绩等考核指标,对学风好的宿舍,其成员在各类评奖评优中给予奖励;对学风差的宿舍,辅导员要及时谈话,帮助整改。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对学生学风建设有示范引领作用。各类学生组织,要把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作为是否选拔、留任和发展的重要指标,打造一支“政治强、成绩优、作风实”的学生干部队伍;要做好“十佳大学生”“十佳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开展“校优秀学子报告团”巡回报告活动,举办1-2场全校性报告会,并安排赴学院巡回报告。要广泛开展典型选树、宣讲活动;要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骨干的模范作用,实施“学生骨干亮牌工程”,开展“带党徽亮身份”“学生党员宿舍亮牌”“考场亮牌”等活动。

(五)以组织保学风,构建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组织保障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既可以系统的规划设计学校学风建设方案,又可以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能够保证各项制度举措落到实处。校院两级要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统筹安排和协调全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督促检查各学院开展学风建设,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每年要召开全校学风建设工作会议,统一谋划和布置新学期学风建设工作。学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领导为副组长,由各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组成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学校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措施和任务,并结合学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学风建设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注意课内与课外、班级与宿舍、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周密部署各项建设活动,尤其要注重结合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才能培育优良学风。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学风建设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