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2021-01-08张萃艺张智伟杜宝新倪浩斌蔡汉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负相关面瘫水汽

张萃艺,黄 燕,张智伟,杜宝新,东 方,倪浩斌,蔡汉潮

[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东 深圳 518034;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周围性面瘫在现代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系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口眼歪斜为特点。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参与了周围性面瘫的发病过程,但研究结论并不统一。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体,尤其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等影响的学说,其理论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的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气象学研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气象与疾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根据中医运气学说理论,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应用运气学说指导周围性面瘫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200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第一诊断为“周围性面瘫”(中医诊断:面瘫;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的住院病例,采集病例信息,包括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入院日期、入院诊断等。气象资料根据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双龙自动气象观测站记录,于深圳市气象局收集,包括200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及日平均水汽压5个气象要素。利用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

1.2病例筛选

1.2.1纳入标准 符合吴江主编的《神经病学》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及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中“口僻”的诊断标准[2];年龄、性别不限;主要病历资料记录完整;因同一疾病多次住院患者只纳入第1次入院病历。

1.2.2排除标准 中枢性面瘫;手术、外伤性面神经损害所遗留的周围性面瘫;后颅窝病变如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肿瘤因素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莱姆病;耳源性面瘫;妊娠妇女。

1.3数据处理 参照万年历,将每位患者的发病日期转化为二十四节气,根据二十四节气推演六主气时段[3]。即初之气,从大寒开始,经过立春、雨水、惊蛰,至春分前夕,厥阴风木主之;二之气,从春分开始,经过清明、谷雨、立夏,至小满前夕,少阴君火主之;三之气从小满开始,经过芒种、夏至、小暑,至大暑前夕,少阳相火主之;四之气,从大暑开始,经过立秋、处暑、白露,至秋分前夕,太阴湿土主之;五之气,从秋分开始,经过寒露、霜降、立冬,至小雪前夕,阳明燥金主之;终之气,从小雪开始,经过大雪、冬至、小寒、至大寒前夕,太阳寒水主之。以六主气时段为单位,统计2009年1月—2020年1月各时段内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的平均值及逐年相应各时段周围性面瘫病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周围性面瘫在六主气时段中的发病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本研究在分析前做了散点图以观察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经散点图结果可知,发病人数符合泊松分布,气象资料存在周期性趋势,不是单纯的线形或曲线模型,故不可选择peason 相关分析;同时气象因素对于疾病发生的影响为非独立事件,存在滞后影响因素,故不可直接做回归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spearman 非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按α=0.05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周围性面瘫患者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周围性面瘫患者857 例,其中男性473 人,女性384 人,男女比例为1.23∶1;年龄11~89(41.81±13.59)岁;患侧:左侧418 例,右侧439 例,左∶右=1∶1.05。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六主气时段中的发病分布特点见表1,不同年份、六主气时段的证型分布情况分别见表2、表3。

表1 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六主气时段中的发病分布特点 (例)

表2 不同年份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例)

表3 周围性面瘫患者六主气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例)

2.2深圳市六主气时段的气象资料数据 深圳市 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气象资料数据见表4。

表4 六主气时段的气象资料数据 (±s)

表4 六主气时段的气象资料数据 (±s)

气候因素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0.1 m/s)平均水汽压(hPa)初之气17.31±3.95 74.52±13.36 20.40±6.84 151.40±49.47二之气23.37±3.14 78.76±11.40 20.70±7.31 229.26±56.83三之气28.30±1.66 80.45±8.11 21.90±9.63 307.17±31.58四之气28.62±1.40 78.51±8.67 18.71±7.31 304.38±28.31五之气24.75±2.95 69.57±11.94 20.72±8.07 218.03±53.24终之气17.10±3.51 66.03±16.11 21.20±8.41 132.52±49.06

2.3六主气不同气象因素与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由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初之气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ρ)=-0.75,P=0.01];二之气气温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1,P=0.02),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68,P=0.03);三之气相对湿度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3,P=0.02),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76,P=0.01),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90,P<0.01);四之气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4,P=0.01),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63,P=0.03);五之气相对湿度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5,P=0.01),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78,P=0.01),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80,P=0.01);终之气风速与周围性面瘫瘫呈负相关(ρ=-0.76,P=0.01)。结果见表5。

表5 六主气不同气象因素与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㖞”“口僻”等,其中“卒口僻”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灵枢·经筋》,其不仅记载了“卒口僻”的病位,还记载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从《黄帝内经》开始,医家们对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形成了诸多学说。总的来说,不外乎外因致病说、内因致病说、内外因综合致病说三种,其中外因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4-5]。周围性面瘫的发病与六气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六气”是自然界“风”“热(暑)”“火”“湿”“燥”“寒”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六气的运动变化称为六化,决定了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即春风、夏暑(火)、秋燥、冬寒、长夏湿。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六淫”。

本研究基于中医运气理论,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六气角度探讨同期气象因素对周围性面瘫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六气的基础上风速是影响周围性面瘫发病的主要因素,均呈较强相关性。部分主气时段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温、相对湿度及水汽压等气象因素相关,如二之气的气温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三之气相对湿度、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四之气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五之气相对湿度及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以上结果均说明周围性面瘫的发病与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等气象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国内外近年来进行了多项有关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之间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统一。陈礼锟等[6]的研究认为气象因素对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无明显影响。KOKOTIS 等[7]的研究发现夏天各月平均温度与每月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呈负相关,同风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认为风冷指数是一个新的、可靠的评估气象条件相关致病风险的指标。张伟等[8]的研究提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呈正相关,而月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风速、风冷指数等未发现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PETER 等[9]的研究认为大气压力和气温的急剧变化是周围性面瘫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EUN 等[10]研究发现周围性面瘫发病前日的风速增大可能与其发病有关。DIEGO 等[11]研究提示温度越低,周围性面瘫的发病率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六气的基础上风速是影响周围性面瘫发病的主要因素,均呈较强相关性。EUN 等[10]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深圳市所处地理位置(北纬N22°32′43.86″,东经E114°03′10.40″)及综合其他气候因素的影响,风速增大会降低本地区居民周围性面瘫发生的概率。深圳地处沿海,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7%,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部分主气时段周围性面瘫发病与相对湿度及水汽压呈正相关,考虑与深圳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均提示在不同地区,气候因素对于周围性面瘫发病的影响不同。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创新点在于基于中医运气理论,从六气角度探讨同期气象因素对周围性面瘫发病的影响,旨在发现促使周围性面瘫发病的气象条件,以期为临床运用运气理论预防和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理论依据,提高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效果。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气象因素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独立的分析可能会有偏颇。为得出更精确、更严谨的结论,拟扩大入选的气象因子,同时使用更多的统计方法来减少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精确和严谨的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负相关面瘫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水汽的时空演变特征
京津冀地区FY-4A水汽校正模型研究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区域MODIS水汽季节修正模型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