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行业中危化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对策

2021-01-08李瑞英上海欧萨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化工管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危化品化工企业储存

李瑞英(上海欧萨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0 引言

从2020 年发生的危化品安全事故来看,全年共发生了超过1 300 多起危化品事件,造成300 多人死亡,对社会的平稳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危化品包括天然气、汽油、液化石油气以及各种化学试剂,这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点,因此需要重视危化品储存的安全管理[1]。危化品储存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危化品储存中需要进行全面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储存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并妥善处理,避免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1 目前化工行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

虽然危化品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看立法仍旧滞后于实际发展的需求。虽然化工行业发展中与城市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相融合,但是却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2]。例如化工厂的选址通常是由城市规划部门负责,且相关管理条例也仅对危化品的废弃处置进行明确要求,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很难有效实施。同时由于现有法律法规都缺乏明确的要求,并且主要是集中在事后管理,对于事前、事中管理的具体措施要求不够清晰。以危化品储存为例进行分析,相关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危化品的相关储存场地以及八大类场所的安全距离,但是很多工厂并没有充分落实规定,保证安全距离。所以必须基于相关规定,将建筑防火间距转化为危化品安全间距,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从实际情况看,必须严格遵循要求转化建筑防火间距,保证安全距离,避免建筑防火间距不达标,导致危化品重大事故发生后对工厂、周围居民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3]。

1.2 相关部门间沟通不畅

虽然我国有多个部门都承担着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较少,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交流不畅的问题,使得监管时发生部门职能交叉或者是监管空白的情况,导致在发生事故之后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导致管理工作混乱。同时由于事故发生的突发性,部门间的沟通不畅问题在事故处理的初期较为明显[4]。虽然北上广等地提出了由化工企业牵头与各部门协作,但是由于行政管理的特征,各部门都更愿意优先处理职能范围的事务,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交流较少。

1.3 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目前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危化品储存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缺乏危化品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与工作技能,很可能无法发现潜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各种危化品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危害个人及企业的人生财产安全。同时从安全设施来看,化工企业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消防设施的应用,能够在事故发生早期尽快进行妥善处理[5]。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缺乏消防设施、安全设施的使用知识与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使用消防设施快速处理,导致事故影响不断扩大,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消防知识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并掌握各种应急救援设施的操作方法。

2 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对策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高且毒害性强的特点,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将引起严重的后果,虽然部分安全隐患很可能不会直接诱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若不及时干预,当安全隐患不断发展最终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化工企业需要关注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进行强化教育(如:危险特性、安全设施、应急救援、出入库管理等方面等),只有在完成岗前培训且合格之后才可进入岗位工作。对于不合格的人员需要再次强化学习,在考核成功之后才可入职。同时危化品储存管理的装卸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从而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危化品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化工企业需要重视内部安全教育工作,并对危化品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从而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储存管理

危化品存储应采用“定品定量、有序周转”的动态定置管理,落实定品、定量、定库,做到定置管理手册与存储匹配、“一库一册”,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危化品储存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化工企业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危化品储存管理。首先可以利用实时监控技术进行管理,传感设备、无线感应器等设备能够对危化品储存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同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来监测其状态,并通过预警功能提醒管理人员有异常情况的发生。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从而对危化品储存状态进行合理把控,从而有效提醒管理人员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最后通过监控摄像头能够对储存仓库进行动态监控,并且利用通信网络能够与监控中心、消防部门等部门相联合,将系统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并且不断完善相关监管功能以及应急处理功能。此外,还可以开发移动APP,让管理人员对危化品储存状态随时进行观察,并且对一些特殊的危化品设置自动监控功能,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理、

2.3 基于物联网支持下的优化危化品储存管理

物联网是一种新型技术,在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使得危化品储存管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感应到危化品储存的温度、压力、液位、pH 值以及有毒气体浓度等数据,在发生相关安全隐患之后,可以通过实时报警以及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例如危化品储存管理储罐液位过低时,混入空气且遇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风险,而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示管理人员液位过低的发生,从而为实际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随着手机、平板等设备的推广应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推动了危化品储存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云空间技术等信息视乎能够为危化品管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构建不同的服务平台,从而确保危化品储存的安全性。

2.4 加强立法

虽然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目录》,对纳入其中的化学品需要按照相关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产品不断创新,不属于目录中的化学品也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避免事故发生后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同时要对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储存管理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企业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从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原材料是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的特点,如果没有做好储存管理很容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很多工作人员由于安全意识不高加上存在侥幸心理,忽略了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没有对危化品的理化特性进行深入了解,实际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危化品的理化性质改变,出现了较多的危险因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员工和企业的人生财产安全。因此化工企业需要重视危化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加大惩处力度,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危化品储存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减小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从而确保实际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危化品化工企业储存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危险物品储存和运输安全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