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
2021-01-08关诗雯
■ 关诗雯,袁 野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为加强和改进包括农业院校在内的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2019年6月28日,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了新农科建设的目标和使命[2]。新农科建设指向农业科技经济产业前沿,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性举措。“三全育人”是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培养未来农业发展所需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可见,新农科建设与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在目标定位、路径选择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有机统一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共同服务于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探索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是新农科背景下推动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落实农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农业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确保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
(一)落实农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3]。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立德树人在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院校“三全育人”以培养什么样的农林人才为价值引领,以怎样培养农林人才和为谁培养农林人才为关键问题,其根本目标是通过统筹农业院校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服务管理各层级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打通农业院校在育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断点、盲区,巧妙地化解其在育人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发挥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功能,真正把立德树人体现在育人效果上,是落实农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二)促进农业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院校集培养农科人才、研发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应通过更好地发挥智力引擎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三全育人”能够充分整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育人资源和力量,形成以农业院校为枢纽的校内、家校、校校、校企、校地合作,改变传统意义上较为孤立、封闭的育人模式,更有利于农业院校针对国家和地区在农业领域的战略发展需求为其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以及开展重大农业科研项目深度合作与协同攻关。可见,推进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势必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从而在推动新农科建设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农业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三)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部分农业院校学生虽学农知农,但由于乡村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物质精神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导致其爱农为农内生动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培养造就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解决上述现实困境,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紧紧围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根本任务,通过形成全员合力、纵向衔接、立体联动的闭环式育人模式,构建课程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网络思政、日常思政“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打破高等农业教育中固有的学科边界和专业壁垒,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体现在知识与能力传授、教学与教材研究、日常管理与服务各环节各方面,促进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无缝对接,发挥“三农”价值引领和情怀培养功能,更好地助力农业院校培养出一批批理论强、视野广、能力优、情怀深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二、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三全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从坚持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农业院校与家庭、社会协同等三个方面,加强“三全育人”的联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以确保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落地、见功见效。
(一)坚持“三个协同”,加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联动性
1.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
新农科背景下,构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应在夯实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重要补充功能,从而推动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
首先,夯实农业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农业院校的独特使命,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所在。思政课作为农业院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是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课程载体。夯实农业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要在教师和教学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优化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在数量上,农业院校要根据《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新要求,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标准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在此基础上,农业院校还应积极采取聘任特聘教师等方式,充分吸纳乡村党政领导干部、农业领域专家学者、涉农企业家、农业院校书记校长作为兼职思政课教师,并在配足专职思政课教师的同时,辅之以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4];在质量上,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心怀坚定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基本要求,增强自身政治强、情怀深的政治素养,思维新、视野广的专业素养,自律严、人格正的道德素养,充分发挥自身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推进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在守正上,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创新上,农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思想特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农业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其次,发挥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重要补充功能。农业院校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农业院校主动参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适应新农科建设的关键举措。作为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专业课课程思政旨在通过形成全员参与、全课程融入、全方位渗透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培养能够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农业院校专业课虽然大多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中所蕴藏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范式,决定了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5]。专业课教师是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这意味着推进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务必要增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一方面,切实强化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责任自觉。受专业背景制约,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多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业培训,导致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天然不足,这无疑会在客观上弱化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价值认同感。鉴于此,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应努力走出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自觉激发自身育人主动性。同时,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还应自觉强化自身农林专业知识储备,主动了解和掌握农林行业动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在“三农”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农林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科学系统地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是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在熟练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通用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更要善于在课程中融入农业学科发展史、农业领域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生态文明理念等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思政元素。此外,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还应围绕新农科建设需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驱动知识创新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新农科知识体系[6]。
最后,促进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7]。这一论述充分表明,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应在课程中凸显价值引领,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不断向专业课拓展延伸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鉴于此,厘清思政课程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促进二者有效协同,构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题中之义。一般而言,思政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领航地位,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政治方向把控和思想价值引领,而专业课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延伸,能够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新农科背景下,促进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应在切实提升二者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支队伍在工作中协同融合。如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二者互进课堂观摩学习,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传帮带”制度,共同举办课程思政相关专题培训、课题立项、集体备课会议以及学术沙龙等活动。立足农业院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从教学理念、授课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探索二者有效协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彻底打破传统课程模式局限和学科壁垒。换言之,农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能够有效解决因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而导致的育人力量涣散、因思政课育人“孤岛化”现象而导致的育人链条断裂,以及因思政课育人方式单一而导致的育人场域缺失等问题,从而构建起全员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联动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2.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
新农科背景下构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应从切实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和全面提升实践育人水平两方面着手,促进校内与校外育人工作协同联动。
首先,切实增强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校园文化育人是高校“三全育人”建设的关键一环。然而,校园文化作为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极易成为育人工作中的短板盲区和薄弱环节。因此,切实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关注的核心命题。学科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织基础,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育人指向。农业院校从事农业科学研究,较为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这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感知力和参与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鉴于此,农业院校必须立足新农科建设,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特点,打造能够彰显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文化育人生态。如在校园内张贴悬挂农业学科发展史、农业领域杰出贡献者等内容的海报,播放农耕文化、“三农”时政热点等题材的校园广播等。在此基础上,农业院校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环境优势,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打造为生态农业观摩区、园艺观赏区和果树采摘区。二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农业院校应提炼其办学理念和校史、校训中蕴含的文化精髓,积极弘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等农业领域杰出代表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增强农业院校学生爱农为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培养他们树立“大国三农”情怀。三是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筑牢文化育人根基。农业院校可依托“三农”问题研究会、绿色环保协会等校内精品社团,开展“知农爱农”系列社团活动。如举办争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主题演讲比赛、“学习院士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报告会、“三农”惠民政策宣讲会、“稼穑书香”读书会、“三农”文化节、生态校园作品展等活动。四是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农业院校应针对校园文化育人建设需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统筹校内各级各类的文化育人资源和力量,切实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全面提升农业院校实践育人水平。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要充分发挥课程、文化、实践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育人资源,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实现”三全育人“目标[8]。可见,实践育人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推动高校“三全育人”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农业院校要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必须更加突出实践育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彰显”爱农、为农、助农“特色,全面提升农业院校实践育人水平。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构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应从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入手。具而言之,在实践教学方面,农业院校应积极与农村社区、乡镇涉农企业、农业展览馆、农林生态发展园区等联系,建立“三农”实践教学基地[4]。在社会实践方面,农业院校可尝试构筑“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在涉农企业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机会,并将涉农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促进实践向教学反哺,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同时,农业院校还应常态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乡村志愿服务以及“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实践活动等,通过组织田间观摩、设立田间学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方式,培养具有“三农”情怀,能够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综合型、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农业院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持以“三农”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将学生农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农业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融入实践育人环节,实现“产学研”的融汇与贯通[9]。
最后,促进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农业院校要切实改变以往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启发渗透的育人老路,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融合,打好三全育人“整体战”和“组合拳”。鉴于此,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立足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校内积极推进校园文化育人,校外深入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整合育人资源、强化联合攻关、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在育人理念上,农业院校应结合办学实际、聚焦学生需求、满足成长期待,在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强化价值引领,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在育人队伍上,农业院校应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等牵头单位协调推进,各院系团委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积极落实的联动工作格局。在育人模式上,农业院校应主动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研判国际农业发展态势,紧扣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对标国际农业院校发展现状,聚焦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新兴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多元多样、个性特性的育人模式[10]。概言之,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协同,能够推动农业院校充分整合校内校外各种育人资源和力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提升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实效。
3.农业院校与家庭、社会协同
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范畴,而要树立系统性、整体性思维,统筹农业院校与家庭、社会协同,形成“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一般而言,农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之外,还源于家庭和社会的综合影响与合力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切实推进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务必要统筹协调农业院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确保以上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努力形成强大育人合力。首先,应发挥家庭在“三全育人”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起点,家长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以身作则、树立典范,营造良好家风、家教,努力成为“三全育人”的一支有生力量。其次,应发挥农业院校在“三全育人”中的主导性作用。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农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培养农林人才的专门场所,应紧紧围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办学使命,整合各部分、各领域、各层级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成为联结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的构建。再次,应发挥社会在“三全育人”中的支持性作用。全社会都应围绕“三全育人”,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以光辉典范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育人大环境。最后,应推进农业院校与家庭、社会协同。以农业院校为圆心,向家庭、社会辐射,形成“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通过全面展现学校育人水平,努力提升家庭育人能力,深入挖掘社会育人资源,形成最优化的育人合力,构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11]。
(二)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
长效机制的构建是确保农业院校“三全育人”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生根的有力保障。为此,农业院校可从领导工作、协同育人、培训研修、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确保“三全育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首先,领导工作机制。农业院校党委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其着眼于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的办学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校具体实际组建“三全育人”领导工作小组,制定“三全育人”工作推进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发力、院系落实推进的“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因此,农业院校党委应统筹谋划、全盘考虑,明确学校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职责使命,在明晰责任边界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协同合作,既设定工作责任清单,又达成育人价值共识,切实增强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的建设力度和工作效度。
其次,协同育人机制。农业院校各职能部门应对标对表新农科建设需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各自为战的单一化工作模式,形成“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的协同化工作新模式。如教务处可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具有农林特色的“三全育人”教学案例,修订各类课程教学大纲,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农业院校课程教学全过程;校团委可联合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等部门共同设计开发实践育人工作方案,探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学分[12];人事处可联合各院系,深入了解和掌握全校教职工对于“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将其作为岗位要求和考核内容,纳入岗位聘用考核和教职工年度考核。
再次,培训研修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3]。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培训研修机制是助力农业院校教师内涵式成长,推动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之举。为此,农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客观实际,采取理论研习与实践研修相结合、专项辅导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针对“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盲点,分层分类开展“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培训工作。此外,农业院校还可通过选树一批“三全育人”先进典型,为其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育人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动员思政课青年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博士学位等方式,切实强化广大教职工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
最后,评价激励机制。农业院校要将“三全育人”工作实效作为考核评价的首要指标,聚焦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在沿用以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尝试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等考核评价新方式。同时,农业院校还应采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从考核内容、形式、方法、结果等四个维度,构建可考核、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形成“三全育人”考核评价闭环[14]。此外,农业院校还应尝试实施“内引外压”的激励机制,激活广大教职工投身“三全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内引”就是将设立“三全育人”专项奖金、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等物质奖励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予以倾斜等精神奖励相结合,强化广大教职工对于“三全育人”工作的内驱力。所谓“外压”,是指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未能达到“三全育人”工作考核要求的教职工给予相应的批评和处罚,通过外部强制力等约束方式,增强农业院校教职工育人意识与责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