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探讨
2021-01-08高伟达
高伟达
(赤峰松山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医疗器械设备是医疗机构必备的现代化工具,是检测和监测医院患者生命体征和实时病症的必备工具。大数据时代下,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医疗现代化工具,而医疗现代化器械设备的使用期限和维修期限等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在规定期限必须实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才能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功能。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广,也属于一类需要及时维修管理的医疗器械,尽管它的质量和使用条件很好,但经过长时间运转后,器械设备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损伤和故障,因此,就以医用X线C臂机为例,医疗机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维修保养[1-2]。同时结合相关维修管理制度,建立具有完善性和规范性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的完好率。
1 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意义
医疗器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精准度是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性条件。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必不可少的,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是为恢复器械设备的正常功能,更换易损和已损的零部件;保养的目的是为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和使用功效。
2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2.1 维修技术手段落后
医疗机构未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规律和技术要求,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还处在传统式维修保养手段中,维修工具和检查、保养手段都是陈旧式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型医疗机构的维修保养人员大多都未受过高等教育,但对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收能力较差,其技术水平和知识面不高,导致医疗机构不愿在维修保养上投入经济和人力资源。
2.2 缺乏定期维修与忽视管理
医疗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因缺乏对于维修和保养的重视度,而导致医疗器械设备的报销率呈日渐增长的态势持续上升。同时也让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功效大打折扣,不仅加大了医院的经济负担,也使医院患者的健康安全失去一定的保障。
3 加强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3.1 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检查
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器械设备正常使用的同时,还需适当增加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检查时间,一般制定的维修检查间隔时间是2周(参照使用频率和质量增减)[3-4]。医疗器械设备中的小零件或关节处等维修检查时间间隔1周,并定期实行全套的维修保养,检查期间还需评测器械设备的标准性使用效能。维修保养检查内容包括:检查和润滑大型器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及时更换磨损或易损部件;检查水路、光路、电路的异常情况;检查精密或小型器械设备的接地和稳压情况等。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医疗及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针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检查和维修管理制度,改革传统式的维修体制,推动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必须有绝对性的实力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同时也必须建立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积极促进和推动医疗器械维修行业的协调发展。医疗机构改革后的规章制度包括:医疗器械设备检查评比制度;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设备操作规程。例如,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的维修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它的使用功效和重点检查点组织制订维修管理制度,监督和审批维修开支方案的同时,将高素质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分工,最大限度提高对于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的维修质量和速度,最大限度延长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的使用时间。
3.3 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高级且规范的维修管理方法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延长器械的使用时间是有重要意义的,能全面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质量和完好率[5-6]。但就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的维修保养而言,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真的是意见复杂且精细的工作,在制定和实行完善维修计划时,光有经验和脑力是不够的,还需配备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记录以及重点维修保养处,在维修保养的同时需实时记录维修过程,建立医疗器械设备状态库。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进一步健全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维修服务水平和素质、技能等,充分发挥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能力,激发积极性和注定性。
3.4 提高维修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医疗机构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要求都很高,因而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能力也需保持积极提高的状态。维修保养人员的基本能力是熟悉工程知识,了解医疗器械设备的基础结构和性能,能全面掌握医疗机构中的工作流程和工程技术等。医疗机构必须不定期的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培训,一有新购医疗器械设备就为维修保养人员讲解设备操作规程和保养等知识,或引入先进的器械设备,使维修保养人员掌握精密仪器的维维修保养技术,以便维修保养人员能运用新技术解决维修问题,提高维修保养技术[7-8]。
4 加强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办法
4.1 设备的保养方法
医疗器械设备在维修保养时参照以下三级保养制:(1)日常保养:建立健全维修管理制度后,每台医疗器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日常保养工作便是保持器械设备的清洁,检查大小型器械设备的关节运转处有无松动或者零部件是否完整。(2)一级保养:参照大小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计划实行内部清洁,仪器局部重点检查,检查湿度、声音、指示灯等异常情况。(3)二级保养:预防性保养,在规定维修期限内,由维修和保养人员共同执行,检查医疗器械设备的主体部分及重要零件部位,更换易损零件,调整精准度。
4.2 设备的维修方法
参照医用X线C臂机(型号Cios Select s1)的维修管理,对其需实行强制性或定期性、预防性的维修检查和保养。强制性维修:大小型医疗器械设备中,精准度、精确度较高且结构相对复杂的需要依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常规维修日期等先行制定维修保养计划[9]。定期性维修(有利于做好维修准备):依据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周期,系统性的制订维修计划和工作量。预防性维修:在医疗器械设备规定维修期限前,对异常情况进行维修检查。
4.3 加强岗位责任制
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设备种类繁多,且各类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时间、频率等各有不一,因此,科学化的维修制度便应参照医疗器械设备的标准性规律予以建立,加强岗位责任制。医疗机构的每一件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检查和保养工作都要细致性的落实到个人,全面参照一台一人或一台多人的管理原则,以此形成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
5 结束语
医疗机构在强化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是在彰显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改革,只能对其实行科学化的管理,从根本源头分析潜藏性问题,才能全面提高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以便发挥医疗器械设备的真实作用,降低故障发生率和医疗器械设备报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