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2021-01-08格日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精神病舞蹈

格日勒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1 舞蹈疗法适用的领域和对象心理领域

人体要保持健康状态,首先要保证身体、心理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果这三方面的动态平衡关系被破坏或者发生障碍,就难以保证人的健康,一旦身体、心理和环境失去了平衡的状态,身体上就出现各种生理疾病,而表现在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更难解决。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潜意识与思想行为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挑战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人类行为[1-2]。他们的理论被当今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疗师加以修改,通过对患者引导性的谈话和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到了现在的心理治疗方法。现从精神病(器质型、功能型)、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和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现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对舞蹈疗法在心理领域的适应证进行分析。

1.1 精神病

可分为功能性精神病与器质性精神病两种,功能性精神病多数为在临床上称为精神分裂症的病患,更确切的名称是意识分裂症或意识混乱症,以及情感性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而器质性精神病则是因为大脑明显的病变或者外伤引起的精神障碍,例如俗称的癫痫病,以及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阿兹海默症等。精神病患者必须以药物治疗为主对病情进行控制,对于功能性精神病,发病时通常伴有妄想和幻觉的表现,并产生恐惧、愤怒、焦虑、悲伤、担忧的情绪[4]。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的症状各不相同,因此难以治愈。疾病的病发周期较长,有的能够滞后数十年,患者主要出现的精神衰退和人格的改变,通常表现为行为举止古怪、神情呆滞、语言组织能力下降等。通过舞蹈疗法对其进行引导,以音乐与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动作相结合,可以对此类人群的情绪和情感起到迅速和强烈的刺激影响,能够促使患者的心理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力,改变患者不良的思维习惯,使精神分裂症变得更容易被治愈。舞蹈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社会能力、新鲜感和思维能力,对于压抑的状态可以进行改善。舞蹈动作舒缓的过程,可以减轻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损害,结合患者的兴趣所在,可以辅助药物进行康复性治疗和长期巩固性治疗。器质性精神病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障碍、思维能力减弱等,对于这类病症舞蹈疗法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舞蹈疗法在其非发病阶段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对舞种不需要明确的限制,以能引起患者兴趣并不产生排斥情绪为主,轻柔欢快的舞蹈,如民族舞中的蒙族舞、藏族舞等都能对其不安的情绪起到安抚作用,或者康复阶段起到些许舒缓情绪与健身锻炼的作用。

1.2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多数是因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例如神经脆弱、过份敏感等,也有部分因为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引起,另有小部分来自遗传[5]。心理素质较弱的人群受到外在的社会因素影响,也会引起神经官能症,可以被认为是当心理负担能力超过了能够承受的极限数值时,产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诸如抑郁、焦虑、强迫或厌食等病症,这些病症可能存在于有精神发育迟缓的成年人中,系统来讲可分为癔病、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恐惧性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舞蹈疗法可以帮助神经官能症者减轻症状,特别是焦虑,在一篇报道中,有23例参与者在超过16周的时间里接受了舞蹈心理治疗,在第3周左右,参与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就开始减轻,工作效率提高,并且保持着积极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研究结束。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舞蹈进行交替治疗,如节奏欢快、气氛愉悦的维族舞,以及优美的古典舞等,并可与观赏相结合,舞蹈疗法可以转移社会环境对机体的刺激,使其集中于感觉而非症状,从而使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和缓解,在审美与感受美的过程中也可以使这部分人群的消极心理得到很好的调节。

1.3 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人格缺陷或变态人格,由于人格是精神的核心,因此人格障碍的本质就是精神障碍,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多数由遗传引起,并在成长期逐渐形成,是在理想、信念等人格精神现象问题中与社会常理背驰的症状,主要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表演型人格障碍等[6]。正常的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接收到外界刺激时做出的反应也迅速和积极的。而人格障碍经常会出现各个方面不协调或者精神与环境不协调的状态。常见的症状有暴躁、妄想、兴奋等,具体表现在被害妄想症、夸大症、罪恶感症。这类患者人格严重偏离正常轨道,有部分具有攻击性,如在患者抗拒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要求其配合治疗,并且此类患者的思想大多较为顽固,很难发生转变,所以无法达到打动其内心世界的目的,并且也很难根据动作对其情结作出判断,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对此类人群,舞蹈疗法只能起到比较轻微的作用,缓解其消极的情绪。

1.4 精神发育迟滞

是指由遗传或者环境因素引起的人体在发育阶段,以智力发育不全、无法适应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症状。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精神发育不全等名词都是指此类人群。也可能会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导致,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较弱、躯体功能异常、缺乏自理能力等。对于此类人群,舞蹈疗法或许能将其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在运动中表现出来,可以进入患者内心世界,并帮助其恢复躯体的运动功能,舞蹈的过程可以促使人的兴奋度增加,改善长期压抑的心理状态,使舞蹈的感觉深入患者身心,有序地调节压抑和兴奋指数,提高脑部的含氧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现在也有很多智障儿童所表演的舞蹈节目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从中不难看出舞蹈疗法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帮助,但也因其有缺陷的精神本质,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2 讨论

在舞蹈中,欢快的音乐、优美的动作都可以直接感染患者的情绪,使其从压抑的精神状态解脱出来,进入到和谐的氛围中,从生理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都得到舒缓。通过治疗师对患者动作的观察与分析,也有利于找到其情结所在,帮助其正视自己内心的困扰,从而对其情绪状态、情感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使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得以缓解。充满活力的舞蹈动作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状态更加积极向上,有规律的舞蹈动作可以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减轻思维障碍的状况。治疗师以及其他团体成员的行为也会对患者产生影响,通过治疗师优美的动作和良好的行为方式,会使患者在治疗中模仿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习惯,使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具有的紧张情绪与不自然的动作习惯得到改善[7]。治疗师和善的情绪,渐入的引导,以及团体成员间共同进行的动作会使患者感觉自己没有被差异化对待,从而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改善敌对猜疑的情绪与对外界环境过分敏感的状态。舞蹈心理治疗利用的是患者情感的外化,藉以理解其心理状态,如果对舞蹈不感兴趣,只是单纯的跟着众人比划动作,那就失去了情感意义,因而无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长期的住院生活已经使其形成了不与他人配合、长期压抑的性格和冷漠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因素。舞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强人的身心素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人体健康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现代科学、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发展,为舞蹈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舞蹈促进人体健康的功能更为直观,更为具体。在实践中也可以证明舞蹈对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都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使人的整体状态更加积极向上。

舞蹈疗法作为舞蹈学和医学的交叉点,在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关系协调统一,及心理疾病治疗这几个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功效,所以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还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更多地应用于治疗行为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使治疗行为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使舞蹈的应用拓展至更多的领域,让更多的人能接触舞蹈并热爱舞蹈,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广舞蹈疗法,既是对舞蹈本体健身修身功能的强化,也是用舞蹈独特的艺术形式去美化生活。作为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疗法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学习更多的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编创一些有益人体健康并利于推广的治疗性舞蹈,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用在舞蹈表演和教学方面,也让舞蹈发挥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精神病舞蹈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完形填空专练(五)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都有精神病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