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维审视
2021-01-08李开庆
■李开庆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30004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进步、繁荣富强的动力。同时,创新创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增添了新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可以引导大学生突破教育资源限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解决其思想问题,锻造其在创业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导向,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发展为研究目标,进而创新二者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依据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发展的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两者融合是依据当前国家政策的要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提出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两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对两者目标和内容的确立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1]全面发展是人的个体性得到发展,进而获得社会性,人的肉体与精神都得到普遍、自由的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类活动,其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主要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第二,人所拥有的才能和品质得以充分自由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全面化,需要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学生既有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也有个体差异性。传统教育忽视了个体特点,教师往往一味用自己的想法来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把学生当作“两脚书橱”,从长远来看,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和提升[2]。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不仅弥补了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也为培育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其具体表现在:注重创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融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注重大学生在创业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我国要长期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的发展理念,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2018年1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政工作提升质量纲要中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4]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中指出:“高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双一流’培养目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5]这表明了“双创”教育、全民创业,以及“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突显了国家对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坚定信心,在全国各大高校形成了强烈的反响。由此可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是当今新时代教育的重点。只有能力过强、专业过硬的综合性人才,才能经受住时代的挑战,从而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从长远意义来看,这一系列政策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有效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和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2016—2017年度对中国的创业观察报告》分析:我国自主创业意识不高,大部分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倾向于上班时间自由,进而选择自主创业,仅仅小部分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锻炼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而选择自主创业[6]。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还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如果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以及社会不稳定等,进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取代了不少岗位,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难、社会劳动力过剩等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不但要培养胜任岗位的人才,还要创造就业的岗位。在现实中不少大学毕业生存在消极对待就业、创业迷茫等情况,这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创业就业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从而推动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此,必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外在推动力,激励他们的创业动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发展。
二、价值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优质人才培养。
(一)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为人民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做出了回答,是创新创业教育要处理好、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现着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懂得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把个人创业梦与国家富强相结合,为“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充分体现着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创业实践能力。由此可见,两者融合充分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
(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
当前,高校面临严峻的创业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导向较为严重,过多强调创业的利益化,出现盲目跟风、不切实际、过于急躁等现象。二是过于看重创业技巧,把创业技巧的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部分。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学生过于注重物质利益,仅仅把赚取更多的金钱作为他们的追求,严重违背了“双创”教育的本质。从长远意义来看,这种偏物质化、功利化的教育理念灌输,无论是对个人、高校、社会还是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注重发挥正能量,克服被动、消极的创业想法,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去转变和消灭它,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利益,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才能让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走得更远,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三)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自从201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导致求职毕业生人数和岗位数严重失衡。2020年以来,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结合,以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塑造积极乐观、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品格,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一名有创业理想、创业道德以及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劳动者、创业者。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大学生“毕业大军”的就业问题,突破就业资源的限制,实现高校毕业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反之,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只是单纯创业技巧的传授,这种教育方式是片面的,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二者深度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大学生只有转变就业创业观念,争做岗位的创造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
(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部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7]。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沟通、宣传、协调等功能,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优势,通过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快手短视频等宣传手段,提高人们对创业的认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创业,培养学生心系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怀,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进而形成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风气。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挥教育、宣传功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大学生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是二者融合的价值所在。
三、实践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从本质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理念,通过二者融合不断开拓学生创业视野,培育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一)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创业规划的自主性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主动性较低,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方面。这说明了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尚未引起学生的重视。即使学生参与各类就业辅导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但受以往学习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态度保守,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和内在动力,于是毕业后只能被动就业。与此同时,“90后”“00后”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斗志,害怕吃苦,处于优越的成长环境当中。为此,引导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高校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转变教育模式,着力强化大学生创业的主体意识。首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角色定位,使其有针对性地确定自身的人生奋斗目标,之后按照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并且规划内容要细化到时间和步骤;其次,提升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在充分调查他们对创业热情的基础上,挖掘其创业潜能。二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向,却无从下手,再加上缺乏创业的知识背景,导致他们创业不甚清晰。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术沙龙和专业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积累相关基础知识,奠定良好的理论功底;邀请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取向,使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创业策划方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三是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行相关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考评体系”,转变评价机制,进一步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业综合素养。只有使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了实践教育,才能真正感化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队伍强化: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8]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思创”融合成效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构成力量包括:教育活动决策的行政管理层人员、中坚力量的思政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以及作为师资队伍的辅导员。当前,针对创新创业教师缺乏创业和企业管理的经验,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一是思政课教师从事德育方面工作较多,在岗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内容渗透于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因此,可以挑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要通过培训、平台实践等方式,使他们掌握融合教育的方法,进而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鼓励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深入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深入市场参与调研,了解企业从最初开始运行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遭受的逆境,体验创业的整体过程,感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成功人士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收集关于创业实践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并提炼出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的例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升“思创”融合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担任“大创”和“互联网+”的项目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由此积累更多的创业实践知识和经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育,需要教师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通过创新创业理论的培训、师生亲自实践经历等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洞察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内容支撑:将“双创”教育纳入课程教学内容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运用时事政治和不同类型的课程特色。一是在思政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针对教学目标,可以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完善自身创业知识结构,为未来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做准备。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内容蕴含着创新思维。一方面,体现了创新思维的变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处于变化状态,不断产生新的特征,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为人们发挥创新思维的变通性提供了基础。如大学生创业遭受困境时,应学会变通,寻找不同的路线和方法;当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处于良好机遇时,在谋划下一步发展的问题上,此时人们需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能墨守成规,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体现了创业思维的独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如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敢于突破项目的束缚,开发新项目,在创业活动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权。在“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授中,呈现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分析“我为什么创业、我怎样才能创业成功”等问题,引导其在创业过程对事物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质疑,通过创业来创造新的成果。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国家在创业就业方面的新政策,引导大学生学会判断创业时机,敢于创新创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国内创业形势和先进生产力相结合,着力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批勇于创业的大学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开发以企业精英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企业精英是弘扬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群体,学校可以组建思政课程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深入整理本土企业家文化资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发独具校本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三是打造“专创红”课程体系,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各个关节。例如,在高校以选修的形式开设“红色经典解读”,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并将其与创业精神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通过上述三种课程形式,创新了教学内容,充实了“双创”教育课程教学,开拓了大学生的创业视野,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平台构建:搭建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感,实现二者理论与实践的协同育人。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创建有效的实践平台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平台。由专业人士或者学生自主撰写创业计划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纳入实践中,这样的实训既能训练学生创业方案思维,又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进行衔接,组织不同层面的具有正面价值引领的创业比赛,如2020年我国举办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几百万大学生参与,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走进革命老区,服务边远地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一大批老区人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不仅为国家脱贫攻坚助力,还让大学生们得到思想上的洗礼。在团队建设中,增长大学生的智慧才干,在农村艰苦环境中锤炼其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群众中为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10]。二是搭建线下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观企业生产,了解创业的艰辛,学习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经验。三是鼓励学生尝试网上创业。这类创业方式门槛资金较低,创业风险也相对较低。高校校园电子商务是目前普及比较快的方式,如开网店、网络购物等,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热情追捧。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科学分析和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创业行为,加强培训大学生创业的网络法律法规以及电子商务知识,这不仅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繁荣,还能提高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构建系统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效性。
(五)环境优化: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良好发展环境
“优化大学生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是影响思想和激发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11]推进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陶冶个人情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首先,在教学教风方面,要着力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思维,转变教学作风,带动学生愿意创业、乐于创业、敢于创业,把这类思想观念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其次,在精神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要加大文化载体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校园创业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建筑风格、周边环境、景观、教学设施等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视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在校园建立优秀企业家校友文化橱窗、树立创新创业宣传标语、教学楼道悬挂介绍企业家的牌匾、设立相关政策制度解读墙、增设创新创业含义的雕像、命名创新创业相关的道路等方式,使大学生在校园内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家精神与美德的熏陶,将其内化于心。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校园创业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创业精英榜样宣传学习。新时代,新媒体作为校园思想的主流导向,对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建设,需要积极利用校内有效舆论工具,官方微博、易班以及传统传播工具,如校报、校园广播,宣传创新创业政策,给大学生提供相关创业信息的帮助;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