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形势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稳就业”对策研究
2022-01-11洪小英
■洪小英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持续的疫情防控造成一批企业生产和经营出现困难,招聘需求和招聘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原本计划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纷纷取消,毕业生们熟悉的、传统的求职场景和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加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基本都是年轻气盛的独生子女,而且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因此往往会对工作单位比较挑剔,眼高手低、个性化比较强,甚至一言不合就跳槽,或者是炒老板鱿鱼,让2020年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谓是雪上加霜、不容乐观。
由于疫情的影响,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就业去向的民营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疫情期间数据可视化分析的强烈需求催生和壮大了虚拟现实、移动媒体等行业,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了一丝曙光[1]。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稳就业”,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研究生扩招、专转本扩招等政策,增加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升学也成为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和提升更高学历的好途径,因此,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稳就业”对策研究刻不容缓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价值观的调研分析
对于当前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价值观的调研,一方面,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进行调查,在对学生的整体分析上有计划地发放问卷,包括学校各个年级的各个专业,对性别比例的调查也有合理的规划。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收取真实的数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极大可能的获取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充分地了解他们的就业取向以及目前学校所采取的各类就创业对策所产生的影响,为就业政策的制定、就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就业保障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深入长三角、江苏地区相关艺术类院校及单位、机构进行广泛调研,掌握目前国家、省、市、区、学校等层次为了“稳就业”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大量鲜活的素材,对以前已经积累的调研成果进行深度梳理。
(一)当前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就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言,主要存在着专业技能不能胜任岗位要求、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薪资水平差异分布明显、用人单位裁员或毕业生离职率较高、偏远地区就业意愿较低、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不均等问题,与往年相比比较凸出的是就业对口率有所下降,学生专接本、专转本的比例大幅上升,对于薪资待遇和就业城市的期望值也有所下降,这都是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就业形势的异常表现[2]。
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全校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5个专业的1800名毕业生在职业期待匹配度、薪资福利、专业对口度、就业职位和岗位的满意情况上,与往年98%的就业率以及85.5%的就业满意率来比较,2020年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都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为招聘活动大量取消、企业用人需求锐减、岗位薪资待遇降低、岗位技能要求提高等多方面的原因,为了就业而不得不降低就业要求。当然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无业可就”和“有也不就”、就业地区选择失衡、学生就业遇挫逃避就业等问题。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就目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言,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较好,但是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差距较大,很多学生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原因,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差[3]。并且作为艺术类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之外,还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各类设计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才能符合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从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开发技能等方面的就业能力偏低(如表1所示),这也是今后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表1 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统计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影响艺术类学生就业的因素较多,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学生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学生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自身所的职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就业价值观、职业规划、对于岗位薪资的期望值、公司属性和所在城市等方面,而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到国家就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学校老师和就业单位推荐、行业发展状况、岗位人才需求、社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态度、父母的建议和就业意向以及性别、生源地、父母的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突如其来的特殊时期,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就业扶持政策,但是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可度较低,不仅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大型集团企业对于招聘要求逐渐提高,就“本科以上”这一个学历条件就将所有的高职学生排除在外,而且一些民营企业、偏远地区等单位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在毕业生的户口、档案、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让高职学生在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压力剧增,使得很多的学生就业倾向发生偏移。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层面
艺术类高职院校目前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仍然比较传统,与实际的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要求仍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常规教学和特殊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长期规划、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意识、不能真正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艺术类高职毕业生自身层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基本都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其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小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辈的宠爱,让这代学生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择业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岗位薪资待遇较高的单位、经济发达城市具有较高的就业意愿,而对于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则敬而远之[4]。另外,学生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素养以及职业规划意识等方面的欠缺,也是造成目前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稳就业”的有效对策和应对机制
就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提出完善、系统的就业指导、创业培养、政策帮扶、学生价值观思想教育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稳就业”的对策和应对机制,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范式。
(一)政府要提高对于“稳就业”的重视,完善就业政策
需要加强政府、学校对于疫情特殊时期“稳就业”的重视,通过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项目的配套政策、健全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激励政策、健全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等,完善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帮助学生在就业困境下的就业创业。政府需要利用媒体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纠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于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帮助艺术类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和职业意向。
另外,在疫情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为了稳定就业,政府需要加强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高职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各企事业单位对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就业歧视。扩大对于高职教育投资的支撑力度,提高职业院校的地位和发展力度,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和社会知名度,提高用人单位对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认同感。
(二)学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需要学校做好充分的数据调研,尽快进行全面深入的就业调查摸排,提高就业与升学调查摸排的科学性、即时性和准确性。充分根据政策优势、地域资源、艺术类学生就业特点和个性特征以及当下企业经营和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当前严峻形势下的“稳就业”政策。并且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兼顾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就业素养的提升。比如通过开展项目化教学、网络学习、网络讲座、职前培训等方式,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让学生了解岗位职业素养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的精准性[5]。
其次,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就业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下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和教育者的首责主业之外,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规定动作”。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于就业的新认识,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另外,需要建立促就业联动机制,通过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好学生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人社部“职等你来,就业同行”、人民网“云端见”大学生就业服务等网络招聘平台和各类就业扶持政策,拓宽就业渠道。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途径。加强校企双方的信息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结合专业特点、学生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定向输送所需人才。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校友所在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毕业生到校友企业就业,稳定毕业生到校友企业就业基本盘。
(三)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首先,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在面对就业困境和挫折时,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国家需要自己的地方努力绽放,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奉献社会。另外,需要认清当前特殊时期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艺术类高职专业就业的趋势,认识到艺术类高职专业就业的方向,运用理性思维和科学就业观指导自己进行自我分析和就业心态的调整。并且要借助学校平台,提高自身就业安全教育和“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的就业素养,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6]。
其次,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毕业生无论是创业还是求职,都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良好的心态尽早投入到各项就业活动中。对于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美术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通过参加技能比赛、企业实习等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身的设计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才能更好地与行业对接,满足岗位需求。
特殊形势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稳就业”对策研究所形成理论体系,以及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就业教育理论等,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稳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和就业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另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的“稳就业”政策,以及为了“稳就业”而采取的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拓宽就业渠道、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提升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等各项措施,不仅对于提升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其他艺术类高职院校相关“稳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