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背景下高校语言服务人才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08常丽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外语人才

■吕 双,常丽坤

(黑河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践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把自贸区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布局,自贸区发展是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的结果。自贸区语言环境多边、多维和多效,良好的语言沟通和现代化翻译技术是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和效率提高的保证,语言服务由此为对外贸易各个业务领域所需要,懂语言、懂国际贸易、懂技术的语言服务人才成为自贸区人才需求增长点。

语言服务是翻译与行业结合后服务属性外化的体现,这种服务不仅限于笔译和口译服务,还包括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业务形式。例如,本地化服务和国际化服务,语言服务人才比翻译人才的服务属性和职业属性更突出,这就要求语言服务人才要懂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吴岩[1]指出:“深化专业改革,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加强传统文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建设新兴的文科专业。”因此,外语学科应主动应对社会新需求,拓宽翻译人才培养思路,融合其他学科和技术,提升人才服务社会水平。

一、语言服务人才跨学科培养趋势

(一)对外贸易催生行业需求

当今,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各经济体国家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自贸区数量和随之产生的语言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具备谈判、翻译、窗口服务、志愿服务、培训服务中一项或多项能力的多语和双语人才需求旺盛。对外贸易谈判人才除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要通晓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通行法则相关国际贸易知识;翻译人才要有较好的口笔译能力,完成政府、企业、组织的日常事务、法规、宣传等的口笔译任务;窗口服务是自贸区形象的代表,服务人员在业务办理和服务中提供咨询和帮助,除一定的外语能力外,还需要熟悉服务领域的相关业务知识;志愿服务由具备一定外语口语能力的人士提供,包括引导、接待、陪同、紧急救助等;培训服务人才主要负责以上人员外语能力的提升,包括讲座和中短期语言培训。这些需求是外语学科知识与专业、行业知识结合才能满足的需求。

(二)高教改革带动学科转型

2019年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谈及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改革发展时提出“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改革理念[3],即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认识、应对和谋求变革,勇于承担学科使命,响应国家号召,构建新型文科,拓展外语教育内涵和外延。面对国家战略、技术革命和教育强国使命,外语学科的新文科思路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即精通一门外语、熟练一种专业、掌握多种相关技能,这为高校语言服务人才跨学科培养提供了政策指引。

(三)语言技术丰富专业内涵

科技的迭代更新使得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语言技术的发展赋予了语言行业新的内容。在语言服务领域,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翻译正在逐渐被机器翻译、语料库、桌面翻译软件和语音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边缘化,这些技术手段在译文质量、效率、一致性和协作性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语言工作环境也正在由单一的、平面的工作形式转化为多维的、立体的智能化工作环境,商务谈判交互平台、翻译项目管理平台、翻译众包平台、虚拟学习平台、音视频网络会议、远程口笔译等已经司空见惯;语言处理系统已经实现拼写、词汇、语法、句法的检查和分析。这些技术上的变革给语言服务带来了高效、便捷,但从业人员也因此面临技术能力的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随之转变,即培育除外语专业能力外,还要拓展计算机和语言技术使用能力,开设相关课程,才能使高校输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二、语言服务人才现状

(一)行业从业人员现状

目前,我国自贸区语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语言环境国际化程度低,一些企业不够重视所提供的语言服务质量和水平,缺乏专门的语言服务人才,临时聘请的翻译人员对行业不够了解,服务质量可圈可点。一些语言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也相对薄弱,专门的语言服务人才少,相关的行业、企业、机构提供的在职人员培训机会少,技术更新慢。就提供语言服务的个人而言,很多具有外语专业背景在从事外语相关工作同时兼职翻译,由于缺乏行业知识和相关技术水平,产品推介文案翻译不到位、单证材料不合格、同一名词不同译文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甚至是法律风险。

(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阶段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体系中,在本科阶段,很多院校设置翻译方向,但教学注重文学翻译,学生毕业后从事文学翻译和教学工作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行业和企业,而课程内容能够和企业对接的应用型翻译较少,翻译项目管理和行业知识等欠缺。在硕士阶段,目前翻译硕士培养与语言服务人才契合度最高,一些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本地化课程,但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方向还未确立,技术型师资、软硬件教学资源、实践基地和协同育人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翻译硕士专业背景多样,本科阶段无论是否是外语专业都可以报考,这有利于实现外语知识的专业化转向和满足行业专业化需求,但其外语专业素养欠缺,语言基本功薄弱,即使通过语言等级考试,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和行业、企业实践任务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崔启亮[4]从语言需求角度把脉英语专业教育,认为:“当前绝大部分语言服务企业重视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结合,需要应用型、实践型、专业化人才,并不是理论研究的人才。”而上述培养的外语专业人才和翻译人才在招聘阶段直接被淘汰,或进入企业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专业所学和市场、社会需求矛盾显而易见。

2.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起步

十多年来,语言服务行业标准、行业委员会、资格认证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在行业发展的带动下也逐步起步。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都对翻译专业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改革,尝试了学科交叉和增设语言服务类课程,构建了相应的培育体系,开展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实践。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成立,这是将语言服务研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率先向教育部申报开设“语言服务”专业,计划开设标准化语言、语言本地化、语言技术、国际会展语言、法律语言等服务方向[5]。这些尝试实现了外语专业与计算机技术、其他学科专业的结合,人才培养具备了一定的职业化和行业化特征,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初具形态,但专门的国际贸易类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还未有涉及。

三、语言服务人才跨学科培养构建

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高教改革锐意创新的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应主动把握发展机遇,跨越学科藩篱,克服专业弊病,面向语言服务行业和翻译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外语专业、翻译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构建语言服务人才跨学科培养模式。

(一)以行业引领培养目标

语言服务行业业态已经形成,单一能力结构的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高校外语专业应转向培育具备语言能力、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文化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6]的应用型、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外语专业培养方向可细化为经济贸易、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服务类别,加大实习实训比重,使语言教育在获得其他专业技能加成后,其人才真正具备职业化和专业化能力。例如,针对自贸区所缺乏的懂国际贸易的语言服务人才,外语翻译专业应进行专业扩容,与国际贸易专业合理嫁接,删减文学性课程,增加语言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类课程,将“翻译+国贸+技术”作为外语学科语言服务人才能力养成目标。

(二)以语言支撑跨学科融合

外语学科的工具属性使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成为可能,语言是跨学科的媒介和对象,也是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对于“翻译+国贸+技术”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所跨学科为翻译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外国语学院侧重强化语言基础、翻译技能和翻译实务等翻译核心能力训练,经济管理学院侧重于以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提升语言应用的专业度,信息工程学院侧重于以计算机专业技术解决语言翻译问题。通过跨学科搭建语言学习、应用和技能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科交叉融汇中理解语言服务内容,形成语言服务能力,解决语言服务问题。

具体而言,“翻译+国贸+技术”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可分为五个主要模块:语言基础模块、翻译模块、国际贸易模块、技术模块和本地化模块。各模块之间需合理分配,内容衔接,讲授有序。语言基础和翻译基础是学科的基石,在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后,进行口笔译训练和跨文化交际等翻译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高年级时突出专业化方向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育,开设国际贸易相关必修和选修课程,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和电子商务等,使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业务流程、掌握相关术语和懂得一定的操作规范。开设语言技术类必修和选修课程,例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与本地化实践、网站设计与开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语料库建设等,使学生掌握语言服务相关技术,提高未来行业服务水平。这五大模块作为专业和技能引领,可以实现语言从知识到能力到服务的转化,是语言与专业契合的模式之一。

(三)以实践提高培育效能

实践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载体之一,语言服务行业具有大量的实践属性,因此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须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增加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丰富课内外实践形式,夯实实践细节,加大实践执行力度,完善实践考评方式。首先,按需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明确实践要求。把不同的语言服务项目设置成不同实训课程或实训任务,例如,翻译软件流程实操、企业单证申请等,让学生了解行业分工和业务能力要求。其次,丰富实践主体。除师生参与实践外,聘请行业和企业语言服务从业人员走入课堂,向学生介绍行业服务细节,帮助学生分析和把握专业方向以及明确能力提升目标。再次,拓展实习基地。在校内,充分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师生的帮助下实践网页设计、小程序开发、初级编程等;在校外,联系外企、对外贸易公司、互联网公司、翻译公司等,定期派送见习和实习人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对语言服务行业性质和内容的认知,锻炼基本的从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细化实践考评。在语言服务行业个人资格认证尚未出台的情况下,院校可参照语言服务行业、企业认证标准,设置语言服务能力考评量表,涵盖上文所述跨学科知识、能力和技术目标,对学生的语言服务能力进行初级评定,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和业务需求。

(四)以协同创新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绝大多数仍是以外国语学院为独立培养主体,各专业方向由有外语专业背景的硕士和博士任教,虽然也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养成,但这种能力也仅限于语言沟通和翻译的单一能力,这是由学科性质和培养方式所决定的。吴岩在谈及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时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校内交叉培养、校外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加强院系间、学校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7]创新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需要携手各院系、其他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实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各主体的课程优势、办学优势、行业优势或政务优势,协同培养语言服务人才,把语言服务现实引入学科教学,缩小学生能力水平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把人才培养做到实处。

四、结语

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向世界各国展示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和服务水平成为吸引外资和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贸区建设推进引发多语和双语的翻译人才、服务人才、经贸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因此各高校应明确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增强人才跨学科培养意识,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色和行业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协同培养机制,提高语言服务人才专业、职业和技术素养,在实现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我国对外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国家经贸战略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跨学科外语人才
人才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