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湾区背景下非遗传承与高校旅游人才培养融通研究

2021-01-08王琳霞梁江川谭丽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湾文化遗产物质

■蒋 薇,王琳霞,梁江川,谭丽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宝藏和文明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表征着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和认同。高校是国家重要的文化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国高校一项庄严而紧迫的任务革命。把握国家战略,在高校主阵地培养有职业能力、理想信念、人文底蕴的非遗传承人,具有深远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人文湾区建设背景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人文湾区的建设逐步深入推进,凝聚人心共识。大湾区以岭南广府文化为底蕴,中西文化相继交融荟萃,既有源远流长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还有中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为建设人文湾区提供了肥沃土壤。“9+2”城市要融入大湾区,必须以优秀的岭南传统文化作为粤港澳三地的文化纽带,在城市文化中寻找与构建大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资源的整合度。

人文湾区坚定文化创新自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域相互充分接近、文化一脉相承的资源优势,塑造大湾区的优秀人文精神,从“兴人文、强文化”的战略角度出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和大力弘扬以表演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传统文化项目为主的岭南经典作品及其代表的优秀岭南文化,共同努力塑造大湾区的优秀文化内涵,合力共同促进优秀的岭南文化“走出去”,用优秀岭南文化给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增添新的赋色功能,使大湾区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精神魅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现状和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自己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经济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一种完全不可逆转的非物质文化精髓,它具有重要的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发展价值,它时刻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特殊身份、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和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近几年,我国在非遗保护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发展除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外,大力推动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文化进高校等传承保护方针,使得非遗传承群体在不断扩大。

为深入了解非遗项目传承的现状和瓶颈,课题组以广东地区的粤剧、粤绣、铜艺品等代表性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观察、访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实地考察广州粤剧博物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传承基地如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雅居廊手工艺术生活馆、非物质文化铜艺品店、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等企事业单位。通过一手、二手资料分析总结得知,其一,非遗项目的消费群体受限,影响范围小,大部分产品无人问津;其二,粤剧表演故事陈旧,内容形式与当代年轻人美学欣赏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新鲜血液;其三,手工艺品市场经营不如人意,例如铜艺品制作店铺经营惨淡、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技术与工具不成熟限制铜艺品设计等现实问题。在体验文化兴盛的当今,迫切地需要我们加强对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提升非遗文化“软实力”,借助“互联网+文旅IP”的新模式,实现非遗的融合、系统化文化传承和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筑平台、兴产业、促交融,深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经济价值的整合转化,使得非遗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结合。然而,要实现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培养专业人才。

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

(一)广东非遗资源

广东省是非遗保护的大省,现居于全国前五名之列,有国家级非遗遗产保护重点项目147项、省级非遗遗产保护重点项目60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者90多位、省级非遗项目传承者有500多位。其中,岭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的岭南粤剧、古琴、剪纸和岭南皮影戏等是目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最具有人类非物质文化历史意义的、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保护项目。

在深深植根深厚岭南传统民俗和深厚人文文化底蕴下,潮州地区培育了一批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潮州醒狮、粤剧、茶艺(中国潮州传统工夫艺术茶艺)、粤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有五羊传说、八音锣鼓、龙形拳、庙会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广州、中山、江门、佛山等地,呈现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粤西、粤东和粤北零散分布的格局。

(二)香港非遗资源

自2009年8月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对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普查和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普查发现,在这片繁华但是地域范围小的大城市里仍然隐藏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编制了一份共计包含480个重点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要包括了诸如南音、道教音乐、献祭白虎的仪式、木偶戏等表演性的艺术,诸如螳螂拳、点灯、太平清隍等各种社会实践、礼俗、节日等活动,诸如蒸笼、凉果腌制、龙凤木雕、染布工艺做法及加工工艺、篆刻、藤编等传统手工艺,涵盖了非遗所有种类。这些非遗项目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艺等研究价值,它们具有世代相继传承、活态相继传承的优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很强的认可度和民族归属感。

(三)澳门非遗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同根同祖,四百多年来西方外来文化和本土人文在澳门这个文化大熔炉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造就了澳门特殊的民族风俗异彩,形成了澳门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特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专门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发布《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于2020年6月进行了更新,目前共有包括土地信俗、苦难好善耶稣圣像出游、葡萄牙土风舞及葡萄牙瓷砖绘画制作工艺等70个项目被列入,其中也包括广东省粤剧、南音说唱、道教科仪乐曲、妈祖信仰、木雕的神像印刷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

三、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状况

新时期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进程中,旅游逐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消费选择,呈现服务优质化、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随着科学技术创新、消费模式变革及“互联网+”为旅游体系建设赋予新的变化,大湾区文旅融合、数字化旅游体系建设、创新旅游服务、研学旅行、个性定制化旅游和旅游扶贫等旅游新模式层出不穷,行业发展新形势对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等学校尤其职业院校应思考在产教融合与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充分契合市场需求。

非遗与旅游具有天然的联系,它们都具有活态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生产和生活的衍生产品。旅游,从体验角度来说,就是对异地生活的体验,可以上升为对人文生活的高品质追求。在文旅融合的政策和市场支持下,两者是一种资源的搭配,也是一种产品的绝配。目前市场上的非遗研学旅行、非遗文创产品、非遗文化演艺、农耕文化体验等都是热门的“非遗+旅游”的业态形式。虽然近几年国家对非遗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且岭南地区文化气息浓郁,但由于专业人才匮乏,文旅融合的非遗项目寥寥可数。在种种问题的冲击下,市场对“非遗+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解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力,课题组面对大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1)对非遗了解、非常了解的占80%,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占16%和4%;(2)超过50%的同学是通过电视、书籍和网络影视等途径了解非遗的,少部分同学是通过社区、朋友介绍等其他途径了解非遗的,只有2%是从未了解;(3)有36%的同学非常想听非遗传承人的教导,有40%的同学比较希望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只有4%和2%的同学不希望,对此没有很大的兴趣;(4)有82%的同学对传统美术、书法、音乐等感兴趣,有68%的同学选择传统礼仪、节庆、医药等民俗和传统技艺,34%的同学对传统体育和游艺感兴趣;(5)超过90%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建设非遗大师工作室、学徒制人才培养、组建社团、组织非遗研学、建立生态博物馆等方式来宣传和学习非遗;(6)超过80%的同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继承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度、认可度不够。根据调查可知,学生群体对非遗有较强的感知力和需求力,为非遗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非遗教育需要更多创新内容和形式,有必要在学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非遗传承与旅游人才培养融通策略

(一)“非遗+学”培养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用“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激发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新时代与时俱进思维活跃的技术技能型非遗传承人才。高校开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如非遗企业运营与管理、传统手工艺技艺制作、非遗研学旅行、非遗文创开发、非遗市场营销、非遗智慧化开发等兼顾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引导非遗大师工作室落户校园,签订合同引进企业非遗工作室,聘请非遗传承人为导师,搭建课程开发、非遗传承、项目调研、实践体验等高技能人才研修培养平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传统精华和现代化课程体系,培养能从事非遗开发、设计、外联、销售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非遗+研”培养创新人才

非遗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创新则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高校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为着眼点,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鼓励设计类、旅游类、体育类、机械类等多种交叉学科与行业、企业共建非遗产业科教园,引进企业导师带领同学们通过非遗艺术品展览、非遗文化讲座、非遗创意集市、非遗时装周专场、毕业作品设计展示和电商平台销售等多种实践方式,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融通”学生,让非遗传承创业项目落地实施,鼓励支持学生们创新创业,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率,实现资源共建、优势互补、市场导向、技术革新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政校企长期合作典范。

(三)“非遗+产”培养应用人才

利用非遗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非遗项目产业集群化,对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家居产业等,实现非遗文化价值得到最大转化。采用品牌化战略,对非遗项目进行市场细分,促“非遗入生活”,进行品牌搭建,生产销售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产品。响应国家政策,“非遗+扶贫”对口帮扶国家部分非遗贫困县,建立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组织专业科研人员及学生团队实地考察,充分挖掘贫困地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对口帮扶,组建研发团队助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品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鼓励和支持当地特色工艺品与知名旅游景点、企业及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对接,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拓展销售渠道,拓宽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主动迎合产业转型发展需求,让非遗“活”起来,促非遗在多元化、市场化中赢得新生。以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潮品”——故宫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设计者深度挖掘故宫特色文化底蕴,将其文化内涵与现代技艺巧妙融合,通过精巧设计,让传承千年的优秀遗产“活起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让文物与群众“零距离”。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诸多“伤不起”的现实困惑,导致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非遗文化为核心着力点,用文化创意赋能产业、教育、科研,构建产学研平台,集人才培养、高端生产、展示展销、成果转化、文化研究与教育体验、非遗保护传承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非遗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综合效应。

猜你喜欢

大湾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