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对策建议

2021-01-08王宝良张强张惠远高梦洋张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地青藏高原文明

王宝良,张强,张惠远,高梦洋,张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青藏高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 年7 月21 日—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科学内涵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凸显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之“高”,重点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化弘扬、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的“高地”建设。

1.1 生态环境质量高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维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持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城市治理与农牧村建设,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以降碳为总抓手,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减排,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坚守环境安全底线,全面实施“三线一单”,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监测预警体系以及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机制,为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1.2 生态安全屏障高地

青藏高原拥有几乎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周边国家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要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强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态治理修复,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1.3 生态文化弘扬高地

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藏高原居民以藏族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和发展了别具一格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艺术文化,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和利用青藏高原文化中内在的生态价值,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1.4 绿色高质量发展实践高地

青藏高原涉藏地区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又注重利用生态资源反哺民生,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实践探索。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现青藏高原绿色高质量发展。

1.5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地

青藏高原作为少、边、贫困地区的代表,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必然会对国内外相似条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借鉴,也将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有力支撑。

2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与成效

2.1 生态文明制度日益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印发,明确了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结合高原实际,制定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办法。如: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等;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云南省制定了«迪庆州“两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青藏高原诸省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2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在青藏高原加强类型多样的生态保育工程部署,通过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川西涉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青藏高原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有所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趋于改善。优等级的森林、灌丛和草地面积比例提高了3.9 个百分点,良等级面积比例提高了1.5 个百分点,较差等级面积比例降低了6.6 个百分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增加了4 个百分点。生态退化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高原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2.3 高原特色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地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 年)»,重点围绕高原生物产业、特色文化旅游、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七大产业,推进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农业、天然饮用水、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青海、云南两省则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经济试点产业园、绿色产业园区等建设,初步构建绿色产业框架。统计显示,相较于2012 年,2019 年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四省涉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1.42 倍、0.27 倍、1.08 倍、1.21 倍、0.96 倍,青藏高原经济总量均实现了持续增长。

2.4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带动作用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全面启动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创建工作。涉藏地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有8 个市县(地区),青海、四川、甘肃涉藏地区各有1 个县,先后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和平利县、四川省九寨沟县先后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3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诊断

3.1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气候交汇区和敏感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青藏高原对气候变暖反应剧烈,是我国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地区之一。据有关资料分析,近50 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为0.26℃/10a~0.46℃/10a,高于全国0.25℃/10a 的升温速率。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近30 年来,冰川雪线的退缩更加明显,退缩最快的冰川年退缩量高达23 米。区域内水资源的变化引起了植被生长环境及分布范围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造成了林—草—水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也导致出现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水质恶化、盐碱地面积增大、沙漠向绿洲逼近的威胁,自然资源的约束日趋紧张。

3.2 青藏高原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属全球重要的水源供给区,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对维持其水源涵养功能最为关键。然而,由于20 世纪初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利用,以及过度放牧、矿产资源开采等,导致大量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森林下线已由1900 米退缩至2400 米,浅山森林大部消失,深山区的森林也逐渐分离呈现片块状分布。在农林、林牧交错地带,开荒、放牧、砍伐木材、盗猎等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植被退化,黑土滩和正在沙化的面积已接近2%。由于过牧超载、鼠虫害猖獗、沙漠化扩展以及毒杂草蔓延等造成草原退化;由于对乔木林的过度采伐利用、灌木林的樵采和毁林开荒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林分质量下降,涵养水源和栖息野生动物等生态功能降低。

20 世纪末,依托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水电资源,小型水电站建设较为迅猛。由于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调配方案,部分河道形成脱水减水段,河道内基本的生态基流难以保证,使河流水文、地貌形态、生物栖息地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河道水生态系统失衡。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聚集度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河流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的降低,不仅造成了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恶化和水环境质量的下降,而且使陆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3.3 青藏高原是当前受经济活动影响较为敏感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地处内陆地区,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加之相对贫穷落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受体制机制约束,存在着部门各自为战,治山、治水、护田分割进行,没有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综合整治,造成生态修复、治理资金的分散、重复利用,没有发挥资金的应有效益,也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近年来,青藏高原经济发展速度和资源开发强度显著提升,主要表现为水电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过度旅游、道路建设等对保护区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包围、蚕食和侵占,致使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增加,自然生态系统被切割成不连片“孤岛”,脆弱性加剧。同时,区域内砂金矿、煤矿等的无序开发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美观度,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研究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各植被类型斑块密度远大于裸地,平均分维数较低,景观整体破碎化水平较高;草地和灌丛边界密度和破碎化指数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反映出自然植被景观主要受放牧活动的影响;森林多以小面积零散分布,其中青海云杉林景观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异质性较低,斑块形状趋于单一,显示出较高水平的破碎化。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系统的连通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显著影响,对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4 青藏高原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是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区域经济相对落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方财政拮据,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地方自身难以承担高额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专业人员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极其匮乏,科研监测能力薄弱,科研监测设施、宣传教育设施以及办公及附属设施严重落后,长期以来科技力量薄弱是有效支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短板”问题。

4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

围绕“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中心任务,高标准谋划«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纲要»,以规划引领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打造高地,要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统筹考虑国内现代化布局和国际形象展示,设定目标指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省际协作,统一工作目标和行动,共同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形成一批突破性进展和亮点性成果。

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结合起来。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筑牢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基础,守护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样板。

4.2 持续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增加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和有关基金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加大中央财政、绿色金融等生态环境政策的支持力度。探索新机制,用生态资源价值收入反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助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动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资本投入体系。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长江、黄河流域实行跨区域生态综合补偿,实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推动将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各省涉藏州县全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处于高水平且连续稳定县域的生态补偿力度。

4.3 强化生态文化培育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培育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深入挖掘高原、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支持开展以雅砻文化、象雄文化、康巴文化为代表的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引导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品牌。弘扬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生态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引导筑牢生态文明意识。加强集生态景观、文化遗产、公众参与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宣传,鼓励相关社会力量以文学、影视、诗歌等形式传播高原优秀生态文化。鼓励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广,努力营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良好氛围。支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择优纳入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生态文明奖、中华环境奖等评选。

猜你喜欢

高地青藏高原文明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请文明演绎
燕晗高地
高地
漫说文明
高新区“三十而立”——高新区成全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