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组曲《巴蜀之画》艺术特色的民族性论析
2021-01-08
黄虎威先生作为我国优秀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长期致力于我国传统民族民歌的研究与传承,在融合中西音乐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黄虎威在四川地区的长期生活使他对巴蜀风光和当地民族风情有着独特的视觉感知,这也成为其创作《巴蜀之画》的重要思想源泉。《巴蜀之画》创作于1958年,是黄虎威融合六首四川汉藏两族民歌素材后,重编乐曲标题而成,包括《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六首小曲对四川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族风情进行了描绘,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传达出作者深厚的民族乡情。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艺术风格特色、民族内蕴以及演奏进行分析可以为中国钢琴音乐教学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一、《巴蜀之画》彰显的民族文化底蕴
(一)音:画面感的灵动之美
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将作为听觉感受方面的音乐艺术与视觉感受方面的美术艺术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感,将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抽象思想利用美术语言具象化地表现出来,从而通过两种不同美感的结合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1]。在《巴蜀之画》中,黄虎威通过钢琴音乐中淳朴的民间音调及丰富的音响色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及民俗风情画面,这是听觉与视觉艺术的高度融合,作曲家成功地通过视听艺术通感创造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对于演奏者及听众都赋予了较大的艺术想象力。如第二首《空谷回声》的旋律采用一强一弱的重复乐句,形象地表现了山谷中的回音效果,展现了四川特有的山川自然风貌。第三首《抒情小曲》第一段高声部旋律悠扬舒缓,低声部切分节奏的持续低音营造了旋律在大山间回荡的音响,中段低音部旋律宽广浑厚,高音区分解的五声琶音模仿了流水音响,结尾处主旋律渐慢渐弱直至消失,余韵袅袅。第五首《蓉城春郊》中在钢琴的高音区有多处的长颤音,模仿了我国的民间笛子,且全曲充满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五声分解琶音,并通过和声的不断转换,表现出春天绚丽多变的色彩,从而展现出蓉城充满生机的盎然春意。
(二)韵:杂糅感的氛围之美
音乐中的“神韵”是玄妙之音,弦外之音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精神境界。中国钢琴音乐的线性思维方式、淡景重情的美学倾向,是“神韵”美学思想在钢琴音乐思维的典型体现[2]17。“神韵”一直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创作以及民族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传统美术、文化作品,都将“神韵”作为至关重要的审美境界追求。因此,我们在鉴赏《巴蜀之画》的民族性时,也不能忽略其中的神韵去单纯探析音乐技巧。作者黄虎威一直致力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对民族音乐经典中神韵的把握可谓出神入化,他在吸收西方音乐创作技巧的同时,也将中国民族神韵糅于其中。这六首小曲都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韵味,如第一首《晨歌》旋律自由舒缓,高亢悠扬,并加入了模仿民歌唱腔的装饰音,表现出四川山歌特别的韵律。第四首《弦子舞》和第六首《阿坝夜会》具有浓烈的阿坝藏族民间舞蹈的韵律。《弦子舞》的主旋律模仿藏族乐器弦子在低音高音声部交替呈示,而伴奏声部的和弦跳奏是模仿弦子舞的节奏和跺脚踢踏声,展现豪放粗犷之韵律美。《阿坝夜会》低音部快速有力的节奏及和弦跳音,则表现了锣鼓的节奏和欢乐的节日气氛,表达出浓郁的藏族风格。演奏者对音乐中“韵”的表达同样需要把握诸多方面的技巧与内涵。
(三)乡情:质朴无华的挚爱之美
《巴蜀之画》描写的是四川一带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作者以先秦时期四川的称谓代替现代名称,给人以浓郁的乡土之情和民族情怀。从巴蜀之地的发展历史来看,著名的“巴渝舞”就源于此地,不仅如此,川剧也是当时重要的地方文艺。因此,早在四川被称为巴蜀之时,该地的音律歌舞艺术就已经十分成熟。这也为作者取材巴蜀之地创造了可能,实际上黄虎威的故乡就是四川金堂县。作者从小生活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巴蜀环境当中,对当地多彩的山川秀景和浓郁的歌舞风情有着独特的感知与情怀。可以说,《巴蜀之画》除了表现巴蜀之地秀丽的山川风景之外,还蕴含着作者浓郁的乡情。六首小曲《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均从四川汉藏两族民间歌舞当中取材,来源于当地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其中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这六首小曲所描绘的自然风景,所表现的人文风情、歌舞文化均以四川本地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值得一提的是黄虎威在处理民族乡情时巧妙地把握好了力度,使得整个钢琴曲情感细腻而又不失大雅。作者对音调、和声的使用同样恰到好处,突出表现了钢琴曲的民族性和乡情。
二、《巴蜀之画》的创作特色
(一)广泛采用民族民间素材
黄虎威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研究的经历使得《巴蜀之画》中处处充满着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特征,这也是黄虎威音乐作品最具典型的艺术风格特色。他说,“音乐创作的道路和方法是多样化的,每个作曲家都会按照自己的美学观点、写作目的和兴趣爱好去进行写作。我在写这些钢琴曲时比较注意的几个方面之一是,让作品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3]。《巴蜀之画》中的六首曲子全部来源于四川汉藏两族的民歌素材,并在曲子中借鉴四川藏族舞蹈的特有节奏。黄虎威选取四川省人口数量最多的汉藏两族为创作对象,《巴蜀之画》六个小曲中,汉藏两族民歌素材各占三首。其中,《晨歌》《抒情小曲》《蓉城春郊》分别取材于汉族的《割草歌》《隔河望见姐穿青》《大河涨水》《空谷回声》《弦子舞》《阿坝夜会》则取材于四川藏族的《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以及阿坝藏族地区民族歌舞。黄虎威将原作中对山水风景和人文情怀的描写引入到了《巴蜀之画》当中。作者在引用民间素材的同时,根据创作的内容和旋律需求,以更贴合四川风景山水和人情生活的标题对原有素材重新命名,巧妙地将民间素材的经典性与音乐的创造性结合起来。
(二)模仿民间自然音响
在我国传统的民歌旋律当中,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是较常见的音色处理方式,集中表现为对自然音响和自然景物的模仿、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以及对民间舞蹈音响的模仿等方面,这在《巴蜀之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黄虎威在《巴蜀之画》中大量模仿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将民族风格旋律和五声性和声有机融合到民族民间素材的整合创作当中,并大量使用传统转调手法,使得《巴蜀之画》蕴含着浓浓的民族特色。如对原始自然生态之音的模仿。《晨歌》的第2、6 小节高音区旋律清脆悦耳,爽朗动听,模仿的是露珠滴落的声音;《抒情小曲》左手低音部和右手高音部旋律具有鲜明的五声性和声特点,模仿溪水淙淙流过的声音,听起来生动形象;《弦子舞》模仿的则是跳舞时的踢踏的音响与节奏;《蓉城春郊》用颤音与琶音惟妙惟肖地模仿出鸟儿的鸣叫,也由此映射出春日鸟鸣的复苏景色。
(三)大量借鉴民族器乐特征
《巴蜀之画》除了在旋律和音色方面模拟传统民歌特征外,作者还大量借鉴了民族传统器乐特色,利用钢琴的不同音区和节奏变化再现了民族乐器的音响,富于民族性和地方风格,生动地描绘出不同的民俗画面。《抒情小曲》中段的高音区流动的五声性琶音仿佛是古筝的刮奏;《蓉城春郊》多处高音区明丽的颤音,由慢渐快,好似一曲悠扬的笛声,而波浪式的琶音则是古筝的演奏,从而描绘出了一幅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春景,给人以独特的听觉享受。《弦子舞》低音区的主旋律模仿了藏族乐器弦子的演奏,《阿坝夜会》低音伴奏的断奏显然是在模仿鼓的敲击声,再结合小曲的主题,听众可以由此感受到藏族人民热烈奔放的情感以及夜会现场的舞蹈表演气氛。
(四)采用民族意象式标题
标题是受众感知一部音乐作品风格和主题的第一要素,同样也是作曲家创作的核心导向。黄虎威在创作《巴蜀之画》时,引入大量的民族民歌题材,并对原有标题作了意象式改编,使之具有描绘性,产生诗情画意之感。首先,从总的题目来看,《巴蜀之画》带给人的印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作者以巴蜀代替通常的四川称谓,用一个“画”字传神地表达了钢琴组曲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同时将巴蜀之地的山水风景、人文风情比作成画,可谓传神之至[4];其次,从六个小标题来看,《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这几个小标题都具有很强的意境,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各个小曲的主题和内容。从每个标题中听众可以整体感知到小曲的情境,例如《晨歌》描绘的就是巴蜀之地早晨的风光,而《抒情小曲》则重点强调一个情字,很显然该小曲的主题就是情歌,再如《蓉城春郊》就是在表达巴蜀之地春天的美丽风景。这种意象式、描绘性较强的标题风格是我国民歌常用的手法,受众不仅可以准确地感知乐曲的主题和内容,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了解到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巴蜀之画》的演奏技巧
(一)敏锐把握钢琴组曲的民族性旋律
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传达音乐情感的主要媒介。黄虎威在创作《巴蜀之画》时重点强调了以旋律变动来塑造和突出视觉形象,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敏锐把握作者塑造出的旋律特点,从而在整体上对《巴蜀之画》各个小曲的内容和情感有所感知。由于《巴蜀之画》中的旋律大量借鉴了当地汉藏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演奏者应对当地民歌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演奏时要密切结合旋律主题,塑造出节奏鲜明的旋律线条。
首先,演奏者应广泛涉猎地方语言特色,当地民歌中旋律的塑造手法以及创作者本人创作的旋律个性化,为演奏《巴蜀之画》的民族性奠定文化素养基础。其次,在划分旋律乐句时要注重彼此之间的连贯性,尽量将多个句子连接起来,避免因句子过短,气息不连贯而导致的旋律间断。再次,演奏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指尖的力度以及触键的深浅和频度,在弹奏渐强部分时不能用力过猛或起伏过大。这是因为四川汉藏两族的民歌当中大多包含着当地人柔中带刚的民族性格,如何把握好柔与刚的度量是演奏者重点关注的地方。最后,演奏者要着重分析、区别乐曲旋律中装饰音的不同特色,注意在不同小曲中装饰音对民歌唱腔或民族乐器的模仿性[5]。由此可见,演奏《巴蜀之画》时,为了准确把握旋律,演奏者应提前深入研究地方民歌和方言的音律特色、音节变化以及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并将音乐与作者要表达的情境、情感结合起来,这是演奏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功素养。
(二)灵活控制踏板和音色变化
《巴蜀之画》的六首小曲分别从六个不同的侧面对巴蜀之地的风景和人文进行了描绘和表述,在作者对民族民歌素材的巧妙处理下,呈现出情境惟妙惟肖、情感真挚朴实的特征。六首曲子在音色和表述对象之间存在不同,演奏者需要通过不同触键的音色变化和灵活控制钢琴踏板来准确表达各首曲子的主题。
第一首《晨歌》,一个重要的音色特征是作者对露珠滴落声音的模仿。整首曲子的变化主要集中于mp 上,右手标有ppp 的三个地方音色糅合而空灵,清脆而洁净,描绘出一幅天色空蒙、柔和暗淡的清晨风景。演奏者要灵活控制触键和踏板,以抓住曲子的主题。第二首《空谷回声》,演奏的技巧在于mf 和ppp 之间踏板力度的对比,演奏者重点要控制好左踏板的力度和起伏空间,在una corda 和tre corde 的地方,踏板的动作要明显快于音符弹奏的速度[6]。同时要保持音色的干脆、清爽,以集中的触键精准表达音符和音色。第三首《抒情小曲》,曲中传递的情感细腻而悠长,演奏者要控制好右手的六连音五声性音型,模仿出溪水潺潺的自然之音,带给人亲切、柔和、自然的情感体验。第四首《弦子舞》,演奏者在开篇部分要感知作品中对男性舞蹈步伐的表达,以充足的力度和活泼的跳音来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到了7∼10 小节,演奏者则要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将女性舞姿的柔美轻盈作为表现重点。第五首《蓉城春郊》,在情绪的表达、风景的描绘方面是六首曲子中最强的一部作品,对演奏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整体考虑力度、速度、音色以及踏板、触键之间的协调。第六首《阿坝夜会》,演奏者要用左手跳动的连续和弦来模仿鼓点的音色特征,并表现出藏族舞蹈的奔放热情及晚会现场的热烈气氛。
(三)准确把控触键的力度
乐曲中力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f、p、mf、mp、ppp、fff等记号当中,《巴蜀之画》中六首曲子之间的力度记号各不相同,给演奏带来了更高的触键声音要求。
第一首《晨歌》,作者大量设置mp,每个mp之间又有着细微的变化,演奏者在处理这些节点时要特别注意手指的轻柔、缓慢,准确地表现出薄雾弥漫、露珠滴落的视觉感受。第二首《空谷回声》,作者以乐曲前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声音在山谷中的回荡之感,演奏者在第1、2小节的演奏中要保持力度的中强水平,而到了后面的两个小节则要相应减弱。要求演奏者在中强阶段时保持手指的干脆、连贯,在极弱阶段时要在力度上有所缓冲,保持手指的起落舒缓。第三首《抒情小曲》,曲子开始的mp 要求演奏者下键轻盈、柔和,在表现中段的溪水潺潺声音时则要保持力度的均匀、连贯,左手的演奏要保持力度的逐渐加强,慢慢推向高潮。第四首《弦子舞》,演奏者要在前6 小节和7∼10 小节中以不同音区和对比鲜明的力度来代表男性与女性的舞蹈特征,分别表现男性的粗犷有力和女性的轻柔曼妙。第五首《蓉城春郊》,曲子中有大量强弱对比明显的节奏,乐曲开始的mp,以及14小节出现大的sfz,最后一小节的ppp,整首曲子充满着力度的强弱起伏与变化,对演奏者的力度控制要求较高。第六首《阿坝夜会》,乐曲节奏欢快、活泼,演奏者要保持手指起落的干脆、以合适的力度来表现鼓点的节奏和音色[7]。在演奏mf 时,要控制好左手的力度,并强调舞蹈的节奏感,弹奏时指尖保持稳定性,利用手臂的力量,臂腕保持弹性,不可僵硬。
四、结语
《巴蜀之画》钢琴组曲融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浓郁的民族乡情内蕴。既有对巴蜀风景风情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地方民间歌曲歌舞的传承与表现。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是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洋创造技巧成功结合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走向民族化[7]。也正是因为其中浓郁的民族性及高度的艺术性使它自创作以来被广泛演奏与流传。黄虎威的钢琴音乐为后辈的作曲家创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钢琴演奏者除了掌握良好的演奏技巧,还要不断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体验民族艺术的深厚内涵,真正地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在演奏中融入民族情怀,才能更好地演绎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与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