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研究

2021-01-08王甜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想课程

■王甜甜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1]。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了提质增效的发展新模式,《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在此背景下,做好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做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既有助于加强高校对国际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增强国际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更有助于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一)有助于加强对国际学生的管理

随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学生的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在2018年,共有49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初期的差异化管理和特殊化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规模国际学生的培养和发展需求。依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在国际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等方面与中国学生实施趋同化管理,不断完善国际学生管理相关政策,提高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更快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二)有助于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国际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度普遍不足。而且由于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管理体系存在不同,国际学生无法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课堂学习是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部分国际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在趋同化背景下加强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加深认识和理解,熟悉中国历史和经济等中国方方面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理解主流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有助于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

加强对国际学生的管理,提升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一批知华友华国际人士,使他们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中华文化向外辐射的能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020年在华的国际学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斗争,我们要对此进行深刻的理论认识和总结宣传,通过国际学生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人民的抗疫故事,通过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量讲述历史的真相,从而弘扬中华精神,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现状

《留学中国计划》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然而趋同化并不等于等同化,由于国际学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与中国学生存在巨大的差异,且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在对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不能一以概之。目前,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度不够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中国学生的思政教育,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有一支从上而下建立的辅导员队伍和明确的责任分工,能够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来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引领。相比于中国学生,国际学生由于其特殊性,通常由国际教育学院或者国际处等相关部门来负责留学生的各项工作,各院系只负责学生的安排和授课。《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按照不低于中国学生的比例配备国际学生辅导员,但是在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和责任分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3]。

(二)思想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国际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不同的文化,高校普遍注重国际学生的文化教学内容,通过《中国概况》课程、第二课堂及举办各类文化体验和感知活动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高校也会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来规范国际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但是以上内容的开展通常仅局限在一个时间段,内容呈现碎片化,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缺乏贯穿国际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

(三)思想教育教师队伍需进一步加强

在趋同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教师是关键。随着国际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去,需要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国际学生思想教育需要由具有一定的国际学生管理经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背景且有一定课程思政能力的教师来进行,但是目前这样的师资力量较为欠缺。此外,由于国际学生事务工作繁琐,工作量大,辅导员队伍人手不足,从而也影响了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

三、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路径

在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做好国际学生思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结合国际学生的特点,为其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用春风化雨式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教育。

(一)加强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

高校国际学生管理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趋同化管理是必由之路。趋同化管理有助于优化高校国际学生的发展质量,提升其国际化水平,因此各高校一直努力争取实现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语言和国民教育体系差异、学生管理差异、国际化水平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目前很难实现完全的趋同化管理,需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来完成。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国际学生管理,不仅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上逐步实现趋同化,而且要结合全校各部门力量推动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以及服务上的趋同化,从而优化国际学生学习环境。高校各部门和学院紧密合作,建立国际学生工作体系,有序开展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及服务上的趋同化有助于推动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各高校通过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全方位引导国际学生了解中国,融入学习和生活,从而真正知华友华,成为中国和本国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全面推进国际学生课程思政

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必须将思想教育工作体系贯穿其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需结合国际学生的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要系统围绕中国概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推进。

2017年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指出,学校应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4]。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存在着差异,因此,加强国际学生法律法规教育,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国际学生的心理焦虑和不适,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概况应当结合中国发展的全貌,向国际学生真实、立体、全面地进行展示,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应结合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国际学生熟悉中国法律,了解中国概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强化国际学生思想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力量,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有别于中国学生,因此,需要培养一支熟悉国际学生管理业务,同时又能把握思想教育深刻内涵、领会思想教育重要意义,真正的能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的国际教育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对国际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各高校应注重思想教育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班主任机制,及时有效地对班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其次,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按照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的比例配备国际学生辅导员,因此高校应当设置并且足额配备辅导员,纳入与中国学生辅导员相同的管理体系,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丰富知识结构,加强校际交流。定期组织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培训,加强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学习,增强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推动思想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处理问题能力,全面提升教师育人技能,发挥育人作用[5]。

(四)构建多元思想教育载体

课堂是国际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概况》作为高校国际学生学历教育的必修课,是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和融入中国的平台。作为高校国际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变革传统课堂,夯实中国概况课堂教学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巩固和加强《中国概况》思想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想教育育人功能,从而形成育人合力,构建高校国际教育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将思想教育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吃准吃透教材,提炼与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相契合的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增加课程的亲和力和说服力,真正让国际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此外,充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网络体系,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模式。借助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内容和形式,通过慕课、微课课堂等方式拓展教学途径,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多元思教载体。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各高校从顶层加强设计,进行规划,在趋同化背景下,以点带面逐步开展。我们要积极探索构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教育中去,多维度全方位做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让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育人思想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