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

2021-01-08■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摄影思政

■何 敬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将景物、人物、情境,通过光影、线条、色彩进行有机组合、装配,以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主观情感,进而烘托现实生活的崇高与价值。摄影自诞生开始,就与“人”紧密相连。或许你在摄影作品中,只看到了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但它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与之关联的“人”的影子。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讲到:“摄影艺术无所不在的引发了一系列的美学问题和道德问题,人们愈是思考摄影艺术的深层含义,愈是产生相关的联想与情感。”此句箴言表明了摄影艺术离不开人的参与,且包含着人认识客观事物的美学观、道德观。说明摄影艺术,除了有反映客观世界的作用,还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即引导人类向善,与人为善。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通过摄影理论学习、拍摄实践和作品展览来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深入发掘“摄影艺术”课程的思政资源,并与之整合,通过课程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在增长知识见识的同时,还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等。摄影艺术,既依靠“美”的展示,也依赖于“哲”的表达。它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合,也是一种情感载体。本文以“摄影艺术”课程为载体,从道法术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一、“道、行归一”——实现价值引领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最终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将“德”深入人心、植于人心,促使人成为有道德、有德行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价值追求。在《管子·权修》中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是有意识地塑造人才、打造人才。总而言之,立德树人就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讲道德、走正道、行道德[1]。

“摄影艺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延续了美学与哲学的历史精髓,凝结了众多摄影家们在欣赏、创作中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朱光潜先生曾说,美是一种价值,个体的表现力、魅力和张力等都离不开美的塑造与构成。康德则认为美是一种道德的体现,是善良的本质,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哲学。摄影艺术的美,就是一种道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将人之美、物之美、情之美进行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价值引领[2]。因此,“摄影艺术”课程思政,要摆脱原来只重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的授课理念,应将摄影作品形式与内容进行有机统一,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统一,要借助于摄影技术手段、摄影艺术表达形式,将思政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最终实现“道、行归一”,即价值引领。

二、“以法施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其本质就是借助于“摄影理论、摄影实践、摄影展览”等课程活动,实现思政育人。它既有思政的特殊性,也有课程的一般性。因此,“摄影艺术”课程思政也应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要做到“遵法循理,以法施教”,让“摄影艺术”课程与思政资源进行有机融合,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循序渐进,从技术到艺术

摄影,本身是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审美性,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并不是生来就是摄影家,随手一拍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来学习和积淀,从认识相机开始,掌握基本的曝光技术、构图技术、相机的操作和维护技术;还要去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从中找到拍摄灵感,循序渐进,不断升华和提高。

回顾摄影发展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研究者们对于摄影师的探索,都是依据摄影术的真正发明者而展开的。在摄影术诞生的最初50年,谁能够透彻地说明摄影术的实验和技术过程,谁就更可能被认为是当前摄影术的真正发明者。当时的摄影史,主要讲述摄影技术的发展,包含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机械等相关技术。即强调怎么拍,而不是拍摄了什么。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摄影是一种艺术”才逐渐得到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如“画意摄影”的出现。著名摄影艺术家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在1937年编写的《摄影史》中抛弃了原来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讲述模式,而是按照文化的演变发展进行撰写,开始涉及艺术的讨论[3]。由此看来,对于摄影艺术的学习和认知,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首先应从基本的摄影术开始,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与拍摄技巧,然后再去寻求高阶的摄影艺术。

《论语·宪问》曾提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新知识,需要从零开始,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虽然一件摄影作品的形成是摄影技术与摄影艺术同时作用而形成的,但是一件摄影作品并不能保证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只有经过摄影家的创作才能算得上是摄影艺术作品。因此,摄影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先技术、后艺术,循序渐进。这里,并不是说技术与艺术是彼此分离的,它们是相伴而行,共同存在的,且不能只有技术或只有艺术。因此,“摄影艺术”课程思政,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含他们的学习基础与认识过程,而不是硬生生地就思政而思政。

(二)寓道于教,彰显人文关怀

“摄影艺术”课程教育,除了授教专业知识外,还应有思想政治的高度和人文情怀的温度。对于摄影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只是摄影技术的掌握,还应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与社会沟通等。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在摄影技术上精益求精,更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人类和社会的价值意义,即“"寓道于教”。

摄影拥有记录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表达功能、娱乐功能等。不难发现,摄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不仅具有客观的记录,还具有主观的表达。而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宣泄,它可能会出现在作品创作之初、作品创作过程之中,也可能出现在观者欣赏作品之时。当摄影作为一种媒介以符号或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时候,教育功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摄影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否具有社会的属性——人文关怀精神,这也被很多摄影艺术家们作为评判一件摄影作品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摄影艺术”课程思政中,教学项目的开发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依“道”而行,要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在摄影教学和摄影创作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并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在“摄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牢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点和学习兴趣,与时代紧扣,围绕学生学情、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等,从问题入手,深入挖掘,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摄影艺术的乐趣和创作摄影艺术作品的成就感,做到“寓教于乐”。

三、“教亦多术”——打造三维一体有效课堂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既要教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思路。《孟子·告子下》提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就是告诫我们,教育培养人有多种方法和技巧,不能一成不变。本文提出了“摄影艺术”课程思政点线面三维教学改革之术,即找准“切入点”,德技共融;抓住“中心线”,知能共进;扩大“覆盖面”,校社共促。

(一)找准“切入点”,德技共融

摄影职业技能包含摄影知识、摄影技术、摄影规则三个要素。知识要素要求摄影从业人员应掌握必备的摄影知识;技术要素要求摄影从业人员能够将摄影知识和技术转变为解决生活、生产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摄影规则则要求摄影从业人员能够在运用摄影知识、摄影技术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准则。摄影职业技能解决的是与摄影相关的“工具性问题”。而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资源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机整合,有效的切入点就是“德技共融”,即将职业道德素养融入到摄影技能的培养之中。职业道德包含价值、品质、规范三个要素。价值要素是整个职业道德要素的核心部分,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学生采取什么原则、什么态度,到底为谁而服务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摄影从业者应该坚持何种价值追求和政治信仰;品质要素,则要与社会、服务对象、共事者进行一定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引学生从事摄影活动或创作中,要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规则要素要求摄影从业者正确处理与生产对象、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摄影知识、摄影技术、摄影规则秉持正确的价值追求。“摄影艺术”课程思政要将摄影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进行互通互融,尽管两者内部构成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职业技能的实践主体是人,人具有社会属性,而职业技能的实现,反映的是人的价值追求,承载着人的阶级属性[4]。

(二)抓住“中心线”,知能共进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是依托于“摄影艺术”课程而进行的思政育人活动,需将思政资源与“摄影艺术”课程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围绕“摄影艺术”课程活动的开展才能有效实施。因此,要牢牢把握专业课程的目的就是传播专业知识与传授专业技能这一中心线,即“知能共进”。在三维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首要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它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既要满足专业知识的传播,还要注重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活动中,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化学习,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项目主题,如:水与我、工匠精神、战“疫”等,学生根据主题进行作品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专业能力,还可以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摄影竞赛,近年来摄影竞赛活动比比皆是,级别各异,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摄影竞赛,最近几届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主题:浙·水、家园、新时代、诗路浙江等,对推动思政育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学习和竞赛学习都是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提高的方法,但要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主题选择至关重要,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紧密联系新时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三)扩大“覆盖面”,校社共促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不仅仅只有课堂这一个阵地,应该向外扩展到学校、地方、社会,扩大其覆盖面,做到校、社共促。2017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联合衢州日报启动了“为百对老人拍摄圆梦婚纱照”活动,参与拍摄的人员全部是来自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老师与学生,其效果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好评;在2019年又启动了寻找和祖国同生日的你、我、他“衢时代肖像”拍摄活动,此次活动历时半年多,参与的学生扩大到了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各个年级。两次活动均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活动主题都是结合区域地方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第二,开展的活动都是利用摄影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感恩地方、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第三,都有学校与社会的参与,共同推动了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校、社共促的作用。这种主题性的区域地方摄影艺术活动,带有典型的区域性和社会性,它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著名摄影家傅拥军老师曾在“中国摄影之乡”——丽水做了一个“在地艺术项目”。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以艺术的名义,搞点好玩的事情。他利用个人资源,在全国招募了21位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摄影师、艺术家,开始在当地的一些胡同、巷子拍摄照片,最后以实物照片在当地进行展览。这种在地艺术项目相比主题性摄影活动,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历时更长,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它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参与的人员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生,还可以是摄影爱好者、艺术家等。两种方法都可作为“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扩大覆盖面的选择,但要结合具体情况,包含课程的需要、学校的条件以及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等。

四、“利器善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使课程思政实现教育信息化,即欲善教,必先利器。摄影作品可视化程度较高,数字照片与打印实物都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摄影多媒体课件资源外,还可以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在MOOC平台进行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PC和移动设备进行泛在学习,将拍摄的作品上传到平台供大家欣赏、讨论和分析,教师也可以对作品进行线上评价,增强师生交流的互动性。另外,一些典型的公众平台比如:报纸、杂志、博客、微信公众平台、H5内容制作平台等也可以展示摄影作品。利用公众平台,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启动的两次活动,正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衢州日报进行线上宣传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引领更多的摄影人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摄影艺术”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学习摄影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不仅要考虑课程思政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的重要性,还应考虑到不同技术手段的特异性。因此,技术手段的选择应遵循“择优而不择强”的原则。

“摄影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是高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有力探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育人的效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和职业操守的同步提升。本研究立足于“摄影艺术”课程,从道、法、术、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摄影艺术”课程思政,应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将课程思政资源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价值引领。本研究对高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摄影艺术”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未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摄影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