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困囿与路径: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1-01-08胡圣知
■胡圣知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当前诸多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劳模精神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学校教育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挚的劳动情怀,倡导向善的劳动姿态。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培育大学生的劳模精神也是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融入劳模精神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在需求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生动体现,是对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经典诠释。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职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的内在需求。劳模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体现的是劳动模范敬业爱岗、追求卓越、奋力拼搏的职业道德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展示的是劳动模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朴素、开拓创新的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则体现了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些丰富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努力创新创造、提升职业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同时,劳模精神的融入有助于修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虚幻化,有助于补充教学案例的不足,让艰苦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更丰富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地扎根的有效方式。
(二)培育劳模精神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培育具有劳模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具有劳模精神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品质。在高职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不仅能够无缝连接学生的生涯发展与工作岗位,更能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生涯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力。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则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能力提升、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塑造,进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三)弘扬劳模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与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大的社会作用。当前,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劳动领域的具体化,是凝聚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心力量。劳模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必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有力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3]。这一论述不仅鼓励了劳动与创造,更反映了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紧密关联。劳模精神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担当将成为社会发展强劲的精神动力。在高职学生中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劳模精神也激励着社会大众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斗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民众参与劳动与创造的奋斗热情,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囿审视
(一)认知之困:思想认识不足,价值导向偏离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尽管社会公众都能普遍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但对劳模的认识往往是刻板和片面的,认为劳模就是一种埋头苦干、不求索取只讲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老黄牛”形象,认为“劳模就是蓝领,蓝领就是做体力活”,这些重表面轻实质的认识使得劳模真正的含义被忽略,从而对导致劳模精神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劳模精神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凸显。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反映在高职教育中则表现为劳动教育的缺失、对劳模精神的理论内涵缺乏系统阐释、对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不够,使得劳模精神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仅将劳模精神融入课堂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
二是价值导向偏离。培育劳模精神依赖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价值导向。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影响,当前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使得社会价值导向发生了偏离,一些人好逸恶劳却希望一夜暴富,只愿投机取巧却不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踏实劳动的态度反而受到社会的冷嘲热讽,甚至出现劳模精神在当下已经过时的言论;部分社会群体认为当前的中国已经富起来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艰苦奋斗没有必要。受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和热情度不高,甚至出现“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等错误行为。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根深蒂固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依然影响着学生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对职业的选择以及对劳模精神的认可。
(二)实践之困:教学内容有待深化,教育形式亟需创新
一是教学内容有待深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劳模人物的挖掘存在导向的偏差,例如劳模人物的选取多停留在生产一线,劳模形象的塑造往往就是强调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牺牲奉献,敬业、一流、创新等元素被淡化,这易使学生形成劳模精神就是高大上、假大空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觉得劳模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太虚幻;受学生欢迎的文体界劳模、知识型劳模、创新型劳模的鲜活案例挖掘不够,未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多元、多样的劳模形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只讲故事、不讲精神的情形,过多讲解劳模人物的生平事迹,过分强调其牺牲奉献的形象,而忽视劳动本身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忽视了劳模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同时,对劳模精神的融入仅停留在思政课程,并未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思政课却往往只在课程中的某些知识点融入了劳模精神,使得知识点的讲解未成体系,在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够。
二是教育形式亟需创新。当前劳模精神的教育大多数依托课堂、以理论讲授为主,停留在说教层面,这种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既不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发展特点,也难引起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甚至会因为反感呆板的教育形式而对劳模精神产生排斥。部分院校机械地将劳模精神强加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使得劳模精神教育的深入程度和影响力得不到保证;尽管部分院校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但由于缺乏系统设计和制度保障,在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劳模精神教育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无动于衷,最终使得劳模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陷入了泛化和虚化。
三、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发挥协同效应的合力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推进劳模精神进高职院校,必须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发挥其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效应。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深入研究,系统设计能体现劳模精神的思政课程体系,深入挖掘鲜活的教学案例。例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英模人物、感人事迹,就充分体现了作为普通劳动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的职业品质、挺身而出的责任担当,这些都是当下进行劳模精神教育最生动的素材,应在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教学内容中充分融合,多维度地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劳模精神的价值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其次,要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劳模精神的培育不必是一味的理论宣讲,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认知需求,采取互动式、体验式、访谈式等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也可以尝试着“双师”同上一堂思政课,结合某一主题,由思政课教师和劳模分别从理论和实务层面进行讲解,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理论的深度,也能感触到现实的温度。再次,各类专业课程也应协同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注重对各专业相关劳模精神资源的挖掘,适时融入专业课程,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亦或是学生的思想困惑,可以邀请劳模或工匠进行解疑答惑,用他们自身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水准感染、打动学生。最后,注重劳模精神读物的编写。在大学生课外读物、各类课程教材编撰的过程中,将典型的劳模事迹及其所承载的劳模精神写进教学参考资料或校本教材,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二)以实践锻炼为抓手,创新实践育人的途径
在职业教育中,社会实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锻炼,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情感认同与行为理性。一方面,通过开展技术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课余生活竞赛等活动,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教育他们尊重劳动、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带领学生参观劳模主题的文化场馆;引导学生创作微文、微视频、微动画等,使学生对劳模的认知从抽象到具体、由具象到行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思践悟劳模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应开辟建设一批具有劳模特色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劳模精神教育基地,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模范的工作环境、聆听劳模的实践指导、真实感受劳模在平凡岗位上成长为劳动模范的艰辛历程,让劳模精神变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不仅有技能规范的要求,更有职业操守的要求,进而激发他们以劳模为榜样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内生性动力。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拓展精神培育的渠道
校园文化具有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它对生活其中的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宣传劳模精神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要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劳模精神的相关主题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首先,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为弘扬劳模精神提供物质载体。例如,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景观、特色网站、劳模人物雕塑;在学生出入频繁的公共区域展示与劳模相关的标语、图片、文字、视频;各院系增设行业劳模人物的文化长廊、宣传专栏,通过耳濡目染式的隐性教育渗透到师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潜意识,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的自觉。同时,注重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讲好劳模故事,拉近学生与劳模的距离感,通过微文、微动画、微视频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拓展劳模精神的培育空间,让劳模精神活起来。
其次,精心开展体现劳模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良好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在劳动节、青年节、入学教育、毕业典礼等关键的时间节点宣扬劳模精神;可以组织开展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学习和社团活动,将弘扬劳模精神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可以聘请区域范围内的劳模担任学校德育导师,定期开展劳模大讲堂或主题报告会,设置劳模校园交流日,创造大学生与劳模人物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近距离感受劳模,让劳模不再遥远、劳模精神更有感染力;可以多维立体宣传展示本校的优秀教职工、知名校友,让学生感知到劳模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进而起到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动劳模精神进学校、进课堂,在校园中营造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最后,建立起劳模精神教育的常态化机制,为促使劳模精神教育落地扎根提供制度保障。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来实现劳模精神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规约甚至强制教育客体接受劳模精神教育[4]。首先,在思政课程的设计方案中,要将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其他精神的培育相统筹,建立起长效的融入机制。其次,在课程思政的设计中,要对如何融入专业教学作出明确要求,将劳模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素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等。同时,高职院校可制定符合本校大学生实情和发展规律的管理条例和制度,积极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形成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良好职业素养打下基础,也为培育劳模精神提供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