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路径研究
2021-01-08黄金亮
■黄金亮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高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的意义
(一)创业导师的概念及能力要求
“导师”一词源于希腊史诗《奥德赛》,主要是指有丰富经验、值得信赖的人。创业导师应在创业领域具有较高成就或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较好地指导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从情感态度认知而言,创业导师应从内心深处认可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工作充满积极性,愿积极投身于创业教育事业,乐于花费时间与精力在创业指导方面。从专业技术能力而言,创业导师应具备相应能力结构,能对创业教育开展提出针对性建议,熟悉相关创业知识、创业政策,能对创业资源进行整合,进而为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的作用
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效的创业指导能有效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创业导师的引导和支持是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1]。创业指导的效率越高,创业成功率越高。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入围浙江省示范性创业学院的十三所高职院校均十分注重创业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从政策层面为创业导师培养出台了大量的鼓励性政策。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遭遇瓶颈,往往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向创业导师寻求相关帮助。创业导师能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把脉”,能为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二、高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来源较为广泛,缺少专业的从业标准
在调研基础上,课题组将高职院校创业导师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日常工作与创业教育较为紧密的教师,主要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等职能部门教师,各教学单位对接创业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等[2]。其二是相关商务专业类教师,创业教育与商务类专业联系较为紧密,商务类教师在专业知识储备上与创业教育较为紧密。其三是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教师,该类教师是创业教育的“狂热支持者”,对创业教育充满热情,愿意主动参与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实践指导、创业理论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工作。
创业教育在高校地位日益提升,已成为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当前各院校都积极培养创业导师[3]。一些院校由于创业教育工作基础薄弱,为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活动,对创业导师不做硬性要求,教师只要想成为创业导师,报名即可被直接认定为创业导师。课题组以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共有550名教师(统计范围局限于编制内,不含雇员制、外聘教师等),其中62名教师被学校认定为创业导师,比例为11.3%。62名教师,从专业背景而言,有38名(61.3%)从事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商务专业,其他24名(38.7%)从事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从工作属性而言,专任教师为45名(72.6%),从事专职行政工作的教师为17名(27.4%);从职称系列而言,高级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为5人(8.1%),中级职称(讲师职称)教师为38人(61.3%),初级职称为19人(30.6%)。
(二)专业能力不强,难以提供针对性指导
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相比,创业导师尚属于新兴事物,其概念出现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较为薄弱,教育界对创业导师的专业化实践探索时间也较短,这严重制约了创业导师的专业化发展[4]。课题组对温州两所高职院校300名选修过创业类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研,201名(67%)学生认为,创业导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让学生能掌握创业大致过程,对创业有一个基本认知;159名(53%)学生认为,创业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等现象,创业导师所讲授的大部分内容来自教材。在50名正从事或曾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有26人(52%)认为,创业导师针对性不强,难以提供专业化的创业指导。
课题组在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各选取12名创业导师进行访谈。在访谈的36名创业导师中,21名(58%)教师认为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在学生的创业实践指导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16名(44%)教师认为创业导师应具有真实的创业经历,才能从技术层面更好地帮助学生[5]。此外,三所院校均已通过座谈会、专题分享等方式来提升创业导师的专业技能,但大多数培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限。
(三)缺乏激励制度,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教师在主观上不愿意从事创业指导工作,且创业导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在创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院校,甚至还未开始创业导师的认定工作,一些院校甚至出现“轮流或抽签担任创业导师”等怪象。以杭州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每年9月初会对创业导师进行认定,创业导师的聘任周期为当年9月1日到第二年8月31日。根据该校人事档案,该校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创业导师的流失率超30%,每年都有教师退出创业导师队伍,也有新老师补充到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团队需及时补充新鲜力量,但团队的频繁更换不利于创业导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题组在调研基础上认为,高职创业导师流失率高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创业导师在职称聘任中优势不足,教师担任创业导师热情不强。当前职称评聘主要突出专业技术成果,考察教师个体在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造诣等[6]。由于思政教师、辅导员教师的特殊性,一些地区、一些院校尝试对思政系列教师、辅导员系列教师实施单独评聘。而创业导师单独评聘难以体现,上级政策文件也未对其予以明确。其二,创业指导属于全新事物,创业教育不是作为一个专业而存在。在创业导师的评价中,现在也没有建立统一标准。行政教师平时工作重心在行政事务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指导工作中;专任教师需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技术上不断提升自我。一些创业导师想要在创业指导方面专业化发展,但缺乏相应的专业化发展标准。其三,创业导师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创业指导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一些教师在从事一段时间创业指导工作后,会产生本领恐慌,认为自身难以胜任创业指导工作,会主动选择放弃创业导师身份,选择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三、高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设定甄选标准,逐步明确创业导师的入选要求
为更好强化创业导师的团队建设,一些院校开始尝试建立专业化标准,不断尝试构建创业导师专业化的评价标准[7]。与专业教育相比,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创业导师的概念出现相对较晚,目前各院校均无创业导师相关专业。在创业导师专业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各院校均无专门的创业导师。为鼓励创业教育发展,一些院校对创业导师门槛可不作硬性规定,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工作,将其默认为创业导师,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创业导师“从无到有”的困境。
在解决好“从无到有”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高职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还应“从有到优”,只有符合条件的教师能成为创业导师,进而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多保障。高职教师在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个人知识存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培养创业导师过程中进行综合化的考虑,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业指导的专业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需要对创业导师进行专门的分类培养,鼓励创业导师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对应的指导范围,从而起到专业培养的效果。
在甄选创业导师时,院校应以“公开遴选、择优支持”原则进行选拔。在创业导师具有一定数量前提下,一些院校开始对创业导师设定相关门槛,不断完善创业导师的门槛。在设定标准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可将创业导师分三类:其一是课程教学型教师,该类教师通常负责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等理论教学,向大学生普及创业基础知识,讲解国家及地方的相关创业政策,组织在校内外进行一些创业“模拟”活动。其二是实践指导型导师,该类教师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诊断指导,把握大学生创业的大方向;此外,还对大学生创业竞赛项目进行指导。其三是理论研究型导师,该类教师主要进行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根据学校实际状况,为学校创业政策的出台等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在对创业导师设定甄选标准的基础上,可对三类创业导师设定不同的入选标准。针对理论教学型导师,应鼓励其参加SYB、KAB等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及创业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培训,能较为熟练地完成沙盘模拟训练等,确保其熟悉最新的创业政策。为规范其教学行为,应在正式开课前开展相关试讲活动。针对实践指导型教师,通常应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或创业竞赛指导经验,可鼓励教师从事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担任创业工作室负责人、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创业竞赛中获奖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针对理论指导型教师,通常应从主持厅级以上创业教育课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创业教育论文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尤其需注重的是,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基础存在差异,应结合院校实际,出台相应政策。
(二)增强身份认同,实施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计划
各院校普遍情况是创业导师来源范围比较广,很多教师具备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等多重身份,多重身份使得创业导师在专业发展上缺乏认同感[8]。由于创业指导相对独立,各院校难以将创业导师组织起来进行相应教研活动。因而,构建教研活动能有效地推动工作进行。一些院校尝试组建专业教研室,组建相关教研室后,可以把相关功能进行融合,从而以教研室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创业课程教学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创业导师开展相关活动,进而更好地提升创业导师对创业教育的归属感。
为确保创业导师能专业化成长,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计划》。为促进团队专业化建设,针对有意愿成为创业导师的人员,院校应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进而不断提升其创业指导能力[9]。院校应将创业导师培养列入创业教育发展规划,从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提供相关支持,不断为创业导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相关支持,通过内设机构开展相关活动。在《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创业导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完善《创业导师个人成长计划》,由学校相关部门与创业导师共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为确保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计划能落地,各院校应提供创业导师专项经费,用于创业导师的专业化发展。院校应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参与SYB、KAB、创业大赛指导、创业教育课题申报等系列培训。各院校还应积极借助外部资源来促进创业导师专业化发展,高职办学与地方、产业的联系较为紧密,创业导师要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进而不断增强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在专业化培养中,应突出实战型创业导师的培养。当前,高职实战型创业导师极为匮乏,加强实战型创业导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高职创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关系密切,其对高职创业导师,尤其是实践指导型创业导师提出更高要求。实践指导型创业导师应具备创业实战经验,最好能跨界担任“老板”,具备指导学生创业,甚至带领学生创业的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组建一支“混编”创业导师队伍,将学校创业导师、当地企业家、优秀创业毕业学生代表等纳入其中,进而促进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创业教育的指导成效。
(三)健全激励制度,加强对创业导师的考核力度
为提高创业导师积极性,院校应健全激励制度。为提高教师积极性,应不断健全高职创业导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以分层分类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侧重点来加强对创业导师的考核力度,建立创业导师“进入与退出”机制。各高职院校在职称评聘方面要向创业导师倾斜,尝试将创业大赛与专业技能竞赛同等看待,参与创业竞赛获得成绩等同于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得的成绩,可纳为职称评聘材料[10]。
为健全激励制度,高职院校可尝试构建创业导师荣誉体系。院校可尝试设立优秀创业导师、十佳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激发教师积极从事创业指导工作。鉴于创业指导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创业导师实施“课时互认”制度,创业导师每周教学工作量可减免6个课时,确保创业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去从事创业指导工作。
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健全高职创业导师的考核力度。院校可尝试以学年为考核周期,根据创业导师的分类发展原则,对不同类别的创业导师实施不同的考核细则,课程教学型创业导师应侧重其理论课程教学的考核,实战型创业导师应侧重其辅导创业学生的成效,理论研究型创业导师应侧重其相关科研成果。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进而形成数量充足、能力结构合理的创业导师队伍。
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是提升高职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各院校应明确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强创业导师专业化培养的力度,进而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