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1-01-08闫宇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统一

■闫宇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18)

新时代思政教育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即思政显性教育“过显而泛”、思政隐性教育“过隐至无”的非统一困局[1]。党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主持召开历史上首个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提出“八个统一”,特别强调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创思政良好氛围[2]。这一论断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实践路径。

一、理论应然: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教育内在规定

(一)思政教育为教育之首,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办学育人全过程,引领知识教育。教育包括狭义的学校教育和广义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者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教育活动,即显性教育,后者是内隐的间接的有渗透性、广泛性、持续性等特点的教育,即隐性教育。作为教育之首的思政教育更内在地规定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于其各环节。

(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于学校、教师、课程、学生等各环节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既要明确和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显性教育;又要营造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制度体制等思政教育的软硬环境和“三全”育人氛围,形成隐性教育。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承担着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职责。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作为课程都是显性的,但对思政教育而言,思政课是显性的,专业课和通识课则是隐性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显性和隐性相统一表现在各方面:学习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内容有课程知识和课外知识,学习阵地包括学校内外、互联网线上线下;学习过程包括需要通过意志努力、策略使用完成的外显学习,及无意识习得环境中复杂知识的内隐学习。

总之,思政教育内生规定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于学校、教师、课程和学生等各环节。然而相统一的理论应然受制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呈现出非统一的实然。

二、现实困境: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非统一

思政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是“两张皮”,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非统一。

(一)高校的价值导向和思政教育重显性轻隐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为首,但国内几乎所有层次的高校仍存在浓郁的功利化、行政化氛围,在价值向度上更重视排名、科研、就业、校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等显性名利,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多滞于形式主义的文件、会议等层面。在思政教育上重显性教育而轻隐性教育,宣传部、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教育部门分工明确,且与其他部门同向同行的格局尚未形成。

(二)教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技能和意愿不足

思政教师,多以课堂讲授、理论灌输、按部就班讲完思政课章节内容为主,思政方法、手段、魅力等隐性教育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教师思政能力和意愿不足,要负起思政责任,他们既需精通专业知识,还应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无疑是新增负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也会使他们望而却步。甚至有教师常通过对贪腐等阴暗面的过分渲染、对思政教育不合时宜的评论,就把经由思政教师“苦口婆心”培养的学生的“三观”轻易撼动甚至摧毁。

(三)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不够

长期的洪堡式专才教育使思政课和专业课各自为营。思政课,基本目标是追求“真善美”、基本方法是规范分析法,重点研究“应该是什么”,长期以显性教育为主,而被固化为意识形态课,其知识性、逻辑性、实践性等被忽略或虚置,呈现“过显至泛”甚或“至反”的态势:被认为是对自由意志、思想多元、思维创新、信仰自由乃至人权的限制等。专业课以“求真”为目标,专注于技能和知识传授,秉持只关注“是什么”而不关注“应该是什么”的实证方法论,以客观中立为基本立场,自然科学的这种传统已深刻影响至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乃至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文艺术课、通识课开设不足,教育部2006年就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直至新时代才正式在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些课程。隐性教育课程体系未形成。

(四)学生被隐性的互联网“俘获”,削弱显性的思政教育

学生视与就业和收入直接相关的专业课为“干货”。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其思想更面临互联网的空前“俘获”:学生遇到问题,随时随地上网求解,教师的作用大为削弱;大数据通过算法,实现一对一精准推送,用无所不包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图文视频等吸引并垄断着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以致所有层级高校的思政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三低”问题,教师的成就感、积极性大为受挫;网络自媒体催生出“新闻客户端靠标题党、洗脑文,视频直播平台靠‘人咬狗’、擦边球,公众号靠‘咪蒙体’、撩人性”的既圈粉更圈钱的新媒体生态,消费主义、民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相对主义侵蚀着价值之锚。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践路向

辩证地看,思政教育诸环节的非统一困境,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供了有的放矢的实践抓手。

(一)学校:深化运行体制改革,坚定显性教育自觉,优化隐性教育环境

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应坚定思政显性教育的自觉,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发扬“思政工作是各项工作生命线”的党的百年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指导地位的制度。从体制上打造党政领导、院系、职能处室同向同行、“三全”育人格局:教务处将思政列为课程规划与建设、课堂教学与规范、教学评价与督导的必备内容和首要权重;人事处在聘评与培训等方面加大对教师思政素养的考核;各二级学院在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评优评先等方面突出思政标准;学工部加强对学生教育和服务;后勤等设施管理部门优化多媒体等教学环境;网络通信部门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最大合力保障。

(二)教师:坚定显性教育自信,提高隐性教育技能

思政教师关键在提升隐性教育的水平和技能。既要形象“正”:信仰正,即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格正,即刚正不阿、言而有信、作风正派等;立场正,即爱党、爱国、爱人民,关爱弱者;态度正,即待学生亲切诚恳、感情真挚,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公正公平平等对待每位同学;风格正,即打造仪表整齐、干净得体、文明优雅、端庄大方、言语流畅的形象。还应形式“多”:授课方式丰富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微视频创作等,积极组织和参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等。

非思政教师重在提升显性思政的自觉自信和技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立场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等思想;从自己的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借力学习强国等新时代的新工具,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提升,做到明道、信道、用道,打造思政能力“自培养机制”。

(三)课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驱动

思政课关键在优化教育内容,贴近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逻辑和方法,解答而非回避敏感问题,彰显理论的引导力、解释力、针对性等。使学生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现实的客观认知、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把握上,形成科学的“三观”。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其他课程在发挥立德树人作用上都应是可见的,不能隐而不见,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把长期“过隐至无”的思政功能显性化,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中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新形态,兼具目的和工具双重价值属性,为克服专业化教育对人的异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重要途径。2020年6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在全国展开。

(四)为学生优化互联网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互联网已成为新时代的最基本环境,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新契机和新阵地。加固网络防火墙的同时,关键在优化网络环境:增加思想领域的论战成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论据和支撑,增强其在重大、热点问题上的实践性和说服力,勿让其流于口头、处于空挡;在百度、微信等大平台置顶推送思政新闻、人物、习近平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每日金句等,让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场”;把网络“思政大课”常态化,2020年疫情客观上促进了网络思政大发展,拉开了全国共上“思政大课”的帷幕,各地、各校乃至学院围绕国内外热点积极开展在线直播课。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定,非统一的现实亟需在学校、教师、课程、学生环境等各环节改革探索,推动统一的实现。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统一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