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视域下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1-01-08鲁绍凯李志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院校

■鲁绍凯,李志景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510550;2.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9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给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了基本方向。

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升格转型为职业本科院校,本校成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院校,是全国首批15所职业本科大学之一。这15所院校今后将以职业本科院校的性质存在,这一举措象征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新兴教育体系,职业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各项环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而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是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职业本科教育概念的提出

我们所说的“职业本科教育”,其实是指具有本科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它的深层含义与往常的本科高职相同。一直以来,本科高职教育引起了国内的强烈关注,并且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这也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职业本科教育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发展趋势。因此,加强职业本科的固有地位,提高职业本科教育水平,是夯实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既忽视不得,也耽误不得。

二、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不同点

(一)教学目标突出知行创合一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教学过程中更加凸显课程实践的重要性。为此,笔者认为,职业本科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铸魂的基础上,将原来的“知行合一”提升为“知行创合一”,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二)教学内容突出简明精炼

以“三心、三精、三实、三进”为主线,突出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教育。“三心”,就是突出自信心、责任心和报效心;“三精”,就是强化工匠精神、科技精神和创新精神;“三实”,就是打造为人诚实、做事务实、作风朴实的优良品格;“三进”,就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众创空间,走进社会。

(三)实践教学更加突出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

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其学时原则上要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职业本科院校是新时代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其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要求更高,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三、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为深入了解我校思政课教学情况,课题组在2020年7月对我校2018级和201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回收问卷383份,调查发现,有61%的学生认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有44%的学生认为讲课缺少案例,内容枯燥;有25.11%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老旧,与现实脱节。可见,在目前思政课堂中,很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以理论说教为主,并且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结合实际,这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不够,很难与教师产生共鸣,缺少对教材内容必要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另外,随着我国目前对职业类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方式更多地以大班式灌输教学为主,即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都由教师安排,教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二)思政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需要提高

翻转课堂下的思政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有很大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已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但这些教学习惯和方式不符合翻转课堂的要求,教师若要做好翻转课堂教学,首先要“推翻”自己以往已经形成的固化的教学习惯和方式,这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改变的;第二,翻转课堂以教学视频为基础,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完整性,需要拍摄大量教学视频,视频拍摄以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剪辑和制作工作,这对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量,使其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另外,学生在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的时候,会存在很多疑难问题,就需要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这项工作需要非常多时间,很多教师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完成;第三,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教学设计和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固化,教师要在特定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对特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些工作的完成要求教师要具备优质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开展的不同阶段,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和兴趣,需要保证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会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幅提升。

(三)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翻转课堂是依托教学视频而存在的,当前,大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对于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的问题都能及时解决,但是对于网络的通畅度,以及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供学生日常学习的机房等硬件设施还存在不少问题。看视频学习对网速的要求高,而很多学校内部网络达不到这一要求;现在智能手机在学生中非常普遍,但是学生在观看学习视频的时候要耗费非常多的流量;学校的机房数量是否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对翻转课堂的实施都是不同的障碍。

四、职业本科思政课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

调查发现,我校参加过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中,有95%以上的学生都对翻转课堂表示认可,这也表示了翻转课堂在我校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传统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下完成复习和巩固,而翻转课堂与之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实施好这三个教学环节,则需要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的作用。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对课上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中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以有效地答疑,课后向学生布置下一次课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实施好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好以下两个工作:第一,课前为学生制作教学视频或者选取互联网上符合章节教学内容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在课前发布到学生指定的学习平台上,以供学生完成预习和巩固;第二,课中要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如果课堂人数太多,就会不利于开展课堂讨论,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去,安排好每个组员的分工,可以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促进思政课堂的丰富性。比如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复兴丝绸之路,开启筑梦空间”是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课件和学习视频,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历史沿革有了初步认知,课堂教学则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导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教学,使思政课不仅做到了“有趣”,更做到了“有效”。

(二)翻转课堂仍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我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2%的学生认为课堂应以学生和课堂内容为主,仅8%的学生认为课堂以教师为主。所以,翻转课堂提倡将课堂主导地位交还给学生。但是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最终效果,与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时候,更多使用信息技术,相应减少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的责任更小了。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同时教师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能力大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加以明确,不能在课堂中出现责任越位的状况,更不能将翻转课堂作为学生完全自学的理由,产生责任缺位的状况。另外,翻转课堂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教学视频,对于此,教师要主动自觉学习更加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翻转课堂的技术,并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兴趣为参考,制作优质的教学视频和课件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与学生共享。除此之外,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需要进行不断提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在教师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得到更多知识,那么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失败的。教育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教师在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借助先进多媒体网络平台,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课堂教学依托信息技术

1.借助社交平台与校园网

对于翻转课堂来讲,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社交平台和校园网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录制好上传到学校内部的教学平台上,然后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组建交流群,方便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在课上集中解答。另外,教师可以就最新的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在校园内部教学平台上,学生便可以根据教师的观念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当前国家时政热点的了解,同时也对课程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除此之外,据统计,微博是当前学生比较喜欢的社交平台,并且微博可以传递文字、图片和视频,时效性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会非常多地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讨论,并且学生接收外界的消息也多是来源于微博,可见微博对学生的影响力。基于此,在校园内部教学平台和社交软件以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微博来与学生们进行积极的讨论,还可以在微博上以时政热点为内容,创建微话题促进学生们的讨论。

2.发挥慕课的作用

慕课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代表,思政教师可以将此方式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把慕课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讨论的主要阵地。慕课中包含着来自国内外众多名校教师的教学视频,并且课程内容广泛,对学生是免费开放的。在职业本科的思政教学中,应用好这一形式对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校内教师可以在慕课中创建自己的课程栏目,然后上传教学视频,并将相对应的课程作业和课后测验等一起放置在教学视频中。学生通过慕课来学习,不仅能够学到教师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学到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职业本科院校可以将慕课这一平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的价值,并鼓励校内思政教师积极使用慕课平台,使得慕课中可供学生学习的资源更加丰富。

3.根据思政课不同科目实施不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职业本科院校中,思政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一种,主要内容包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等公共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用的教学模式也应当有所区别,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在长时间学习中学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此,教师可以借助APP平台,教师不仅可以选取互联网上的讲解理论的通俗易懂的动画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上,也可以在平台上与学生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交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纲要课程中学生需要记忆的历史内容比较多,教师便可以利用在教学中融合“叙述性微课”的方法,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结合相应的视频来辅助课堂内容,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当前国家最新政策的实施,以及时事热点的相应分析,教师便可以合理运用新媒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新媒体来获得时政热点的最新消息,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四)学校应为教学创新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最早在国外兴起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学校为学生运用翻转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创造了符合要求的学习环境。而翻转课堂在我国实施的阶段中,也应当根据翻转课堂对学习环境的具体要求进行完善。第一,对于教室格局,改变现如今“插秧式”的格局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会议式圆桌,以及电脑终端式的教学形式。因为这样的教室格局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而且也不会像传统教室那么有压力感,学生在这种“非正式”的教室中,压力会相对减小,并且也能积极与教师完成互动。第二,班级中的学生人数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翻转课堂更加适用于小班教学,所以,学校应当适当减少当前的班级学生人数,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第三,学校内部应当尽快促进思政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共建共享机制,为学校师生创建一个思想动态交流、信息发布的有效平台,让学校师生的网络素养不断提高,最终促进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网络化。

不管是本科院校、专科院校,还是职业本科院校,其思政课堂教学本质上具有同理性,都是一个解疑释惑从而塑造价值和培育人才的过程。对于职业本科院校来说,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思政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的挖掘,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为本、教材为本的教育原则,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和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和个人教学特色,将教法攻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职业本科思政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让职业本科院校的思政教学充分具备针对性、时效性,以及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充分接受思政课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帮助。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