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路径探讨

2021-01-08■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价值观

■叶 锋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美是什么?美是良好的道德品质,美是优秀的情操体验,美是对人类文化最深沉的表达。美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美育的根本任务,除了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外,还要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审美品味。如何理解“美”?简言之,“美”是基于人的内心体验获得的愉悦和舒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理想、情操、信念教育,从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中,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备品格。美育是智慧的体现,美育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融合的高层次认知。借助于美育形式,将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合起来,把握美育的特征与功能,挖掘美育的内涵与外延,让美育实践助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向新高度。

一、美育的一般特征与功能

(一)美育的一般特征

对于美育,其一般有三点特征。第一,愉悦性。美育是对美的发现、认识、感受、表达与创造,贯穿于人的感官体验而产生愉悦感。美育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美育是顺畅人心获得的审美实践。如走进大自然,当欣赏到壮美的自然景观时,内心会产生放松和愉悦。在一些娱乐活动中,美的事物、美的体验,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情感,产生振奋感,这种愉悦感是一种心灵境界。第二,情感性。在美育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该渗透情感要素,情感是美感体验的基础,也是增进人对美的认知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美育参与中,通过情感的释放来愉悦身心,通过审美情趣来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力。情感是美育的一部分,美育是情感的具象化体现,美育的过程就是感染和影响人的情感。第三,伦理性。对美的认知,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人格。每个人在欣赏、体验美的过程中,都与其感性、理性认知相融合。审美人格是道德人格的基础,通过审美情趣来激活人的内在驱动力。具备审美素养和审美人格的人,更有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懂得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往来,构建良好友谊和情感。

(二)美育的功能

美育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一部分,美育有助于增进人的情感。审美活动本身,注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在审美过程中,陶冶心灵,提高品味。对于美育,绝非是单一的活动,更是一门学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驱动价值。在高校,美育教育的功能体现在:第一,美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发现力、鉴赏力。在看书中,领略故事情节,反思自我成长;在观影中,对照人物故事,增进深刻感悟。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也能够从中发现美,辨别美,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鉴赏力。第二,美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感知与体验。看一部戏剧,聆听一首歌曲,创作一部画作,演奏一段乐器,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融入艺术审美,具备相应的审美品位。第三,美育能够增进人的规范养成。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中的美育内容。如学会人与人交往,遵守相关规则和礼仪规范,让人学会辨析对错、荣辱,从美育体验中增长才识。第四,美育促进人格、品行的修养。人的成长需要不断建树人格魅力,自觉遵守相关秩序、规范,具备“自律”的人格。而美育有助于协同大学生的感性与理性冲动,增进大学生品性的形成与道德规范的生成。

二、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美育是基于一定审美价值观,从对美的感知、经验中获得美的体验,是存善、守真的渗透性教育。在认识美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明辨是非、丑恶,发扬人性的闪光点。美育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根本内容,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与互补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就是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来规范自我言行举止,提升自我美育素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育指明方向

从美育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美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内源性,都是指向人心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界定的对于民众的必备素质和要求为美育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了框架性指南和根本要求,美育的开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界定的内容和目标[1]。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自我思想得以熏陶,让自我情感得以美化,让自我素质得以提升。因此,将核心价值观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时势所然。高校教育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外,还要让大学生能够分辨真伪,具备一定的审美品味与创造力,高校美育不能是狭隘的审美教育,还要拓深到广义的审美领域,注重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通过美育来感化人,提升大学生的德育品质。

(二)美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以美感人,以德育人,从大学生美育实践中,更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其作用有两点:第一,美育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在美育实践中,美育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对美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契合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提高美育吸引力。美育课堂,并非着力讲解理论知识点,对美的认识、对美的风格、对美的欣赏,要衔接具体的审美活动,特别是从第二课堂建设中,让学生更多、更广泛地接触美,体验美[2]。在图书馆,阅读一些文艺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文化;在博物馆,看历史文物,感受馆藏作品的时代魅力;在影剧院,看爱国主义影片,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故事;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再如开展社团调查、举办校园音乐会、文化表演活动、书画作品评选等活动,让学生从美育鉴赏中,提升审美品位。鼓励学生做好事,做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如参与志愿者服务,增进情感认同。第二,美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良好环境。美育实践要强调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崇仰高尚的品德、博爱的精神、务实的干劲、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从思想上获得正能量。如美化校园,构建人文校园,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感受和谐、自由、民主、勤奋的校风,引领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三、将美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措施

(一)健全体制机制,重视美育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美育的地位,从顶层设计上,将之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先行。第一,要重视美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确立其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课堂形式、育人目标上,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启发,站在学生立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围绕美育活动,去分辨对错、是非。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过程中,要将美育的内容纳入其中,在体制机制的建构上充分考虑美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第二,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美育融入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素养,运用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什么时候都要做到言行统一,在生活中要见贤思齐,要约束自我,抵制不良言行、思潮。第三,要强化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从学生评价标准和方法上,突出大学生良好德行、素养的考核。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建议将定性与定量评价、发展性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行的养成。要从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美育实践提供必要保障,为提升美育质量奠定基础。

(二)立足思政课程,拓展美育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渗透渠道

思政课堂是美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知识、美育活动。突出内容创新,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围绕不同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入换位思考方式,让学生从美育体验中获得愉悦感,让理论课程在愉悦中达成。美育的渗透方式,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堂的实效性。如在讲解理论专题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突出理论知识审美化呈现。教师要提高语言感染力,剖析美育内涵,梳理审美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内化,要体现出思想性、逻辑性,要能够衔接社会热点,用国内外事件激活课堂生动性。注重用思政课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感动中国”优秀人物故事等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从真实的先进人物中获得激励。注重实践教学的运用,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实践内容,让学生多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强化教学形式的多彩多样,可以引入学科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技能展示、社会实践等,让大学生能够从“有形”的价值、观念、操守中获得内化。在美育形式上,要结合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情感性特点,增强思政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灵活运用课堂讲座、播放主题电影,融入形象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融入音乐、戏剧、情境游戏演练等活动,让学生面对理论知识由感性走向理性,从轻松、趣味的课堂上获得愉悦,实现知识的自我转化。

(三)拓展美育课程,增进美育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教育体系

美育课程,要拓深课程教学内容,把握美育育人宗旨,让学生从美育体验中,获得美育素养。对美育课程的选择,要注重学生审美情感、审美心理、审美品位的培养。如《大学美育》《美育》《艺术概论》等课程,让学生从中温润灵魂。美育课程建设,从美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中,让学生从“美”中提升自我,端正价值目标,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美育普适性的发展。如开展旅游实践活动,观山河、访古迹,让大学生从中陶冶品格。欣赏艺术家的经典艺术作品,从中感受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寓教于乐,让思政理论课程更具趣味性和艺术性。美育建设,要传达审美知识,要注重审美实践。各院校在美育课程选修上,要结合学科专业、地域人文特点合理选择。如理工类院校,可以拓展物理美学、生物美学课程,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在多民族地区,可以融入地域民族文化课程,让学生领略民族艺术,民族文化,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四)注重第二课堂,推进美育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落地生根

推进美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第二课堂建设要给予重视[3]。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审美性目标,就要在课程形式上,能够结合美育,引入审美化指导。如引入红歌竞赛活动、编排情景剧、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在一些节庆日,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如开展诚信调查,让学生从中感受诚信。在校内社团建设上,充分利用团课、党课及各类社团活动,融入美育实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得思想教育。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从美育与核心价值观融合中,拓展课堂活动。如观看《窦娥冤》,一边欣赏京剧的优美唱腔,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梅兰芳的学艺经历,让学生体会“勤学”的意义。开展道德模范讲座,让学生切身感受“修德”的价值。美育活动在策划上,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动态,要突出美育活动的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美育形式,更要深挖美育的内涵,让学生从美育体验中,增进良好价值认知的习得。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特别是依托美育实践活动提升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从美育体验中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提升。教师在审美活动中,要加强美学知识、审美能力的学习,提升自我审美素养,为开展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价值观
论公民美育
我的价值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教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