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
2021-01-08温小娇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温小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随着生活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身运动,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除了正常的体育授课外,高职院校还开展了丰富的课余体育训练,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但是在业余体育训练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不但影响学生的锻炼效果,还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业余体育训练时,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保护,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展的业余体育训练项目比较丰富,学生的运动热情也比较高涨,在体育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在当前的高职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有着比较显著的特点。首先,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不固定,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也是变化的。比如在球类运动中,参与者多是需要进行跑跳和手臂动作,因此出现运动损伤的位置也多是手腕、肩胛、腿部等部位。而在田径运动中,学生多是参与跑跳活动,运动损伤也多是出现在脚踝位置,还有就是韧带和肌肉的拉伤。其次,运动损伤的性质各不相同。在业余体育训练中,学生的体质不同,训练的强度也不一致,出现的运动损伤性质也存在差别,如田径运动容易产生韧带拉伤、球类运动则容易出现表皮和软组织挫伤,还有严重者容易造成关节错位、脱臼、骨裂等较严重的情况[1]。同时,在业余体育训练中休克现象也时有出现。
二、业余体育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知识
业余体育训练也是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的,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的专业训练知识缺乏,对业余体育训练活动并不重视。并且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高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运动的能力,在业余体育训练活动中并没有做好合理指导,也没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导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另外,在学生已经发生运动损伤后,教师没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情况进行分析,没有及时找出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在接下来的运动中,此类运动损伤还会重复出现。
(二)学生自身素质不齐
首先,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经验,但是由于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情绪比较激进,在运动时容易急躁冒失,忽视教师的指导和正规的运动步骤。在进行运动训练之前不能按照既定步骤做准备活动,由于热身活动不够,身体无法舒展,很容易在运动时产生运动损伤。其次,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肥胖率正在逐渐提高,很多学生的体脂率比较高,存在肥胖问题,灵活度和耐性都比较差,在运动时反应不及时也会造成运动损伤。最后,再加上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在接受训练时由于对自身素质的评估不恰当,盲目的进行训练也会造成运动损伤。还有的学生在运动训练时不知道节制,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使体力过于透支,会出现眩晕、休克等运动损伤,造成身体损害[2]。
(三)对运动损伤缺乏认识
业余运动训练不同于正常的体育课程,在业余运动训练中,学生相对是比较自由的。很多教师在训练中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问题,认为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帮助。这也就造成很多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标准技术动作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进行运动,比如在练习乒乓球、排球等运动时,只是简单地模仿动作,并不清楚应该怎样发力,或者用什么部位来发力。这样的运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会导致身体的某部分承担过重的运动负荷,造成运动损伤。
(四)运动场地和训练环境不达标
在当前的高职学校中,有很多学校不具备专业的运动场地,学生在进行业余体育训练时只能就近选择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比如广场、操场等。这样的场地不同于专业的运动场地,其地面平整度和设备牢固程度都没有保障,所以很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同时,由于学生的运动时间比较分散,学校的体育训练人员不可能一直陪同,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得不到保护和提醒,容易发生意外造成运动伤害。此外,室外运动对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天气、光照、空气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运动效果。很多学生由于不注意环境问题,寒冷天气进行户外运动,会出现冻伤、关节拉伤等运动损伤;在炎热天气则会中暑。并且,由于环境质量下降,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运动,会造成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对学生的身体很不利。
三、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重视运动准备,调整身体状态
首先,在运动之前应该做好准备活动。有效的热身准备活动能够提高人体的基础温度,加快血液循环,把身体的肌肉和骨骼做好拉伸,能够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肌肉的力度,使身体做好运动的准备[3]。并且,热身活动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训练前的紧张感,能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其次,在运动时应该安排好运动量。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所认识,合理的安排运动量。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运动量过大,则会给身体造成负担,使身体机能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造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如果运动负荷过小,起不到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运动损伤。因此,学生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制定好运动计划。再次,在运动完后要做好放松活动。学生在运动时,身体处在兴奋状态,运动完后立刻停下,身体难以适应,反而会造成运动损伤。因此,放松活动和准备活动都很重要,学生应该根据运动强度和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放松活动,以免造成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还可以缓解运动过程中的紧张心情。最后,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知识。在进行业余体育训练后,学生除了要进行放松活动外,还可以进行温水洗浴、按摩或者理疗等方法来放松肌肉。如果身体不适的程度持续加重,不能自己盲目解决,应该及时就医。同时,学生如果有过运动损伤的经历,就应该加强对身体易受伤部位的训练,防止反复的损伤。比如有的学生在运动时损伤了手臂,会出现习惯性的损伤和疼痛,这时学生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增强手臂肌肉的韧性和协调性,避免再次受伤。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做好预防措施
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知识和经验,但是在进行业余体育训练时,还是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避免运动不当造成的损伤。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首先,在运动训练开始前,教师应该严格检查参训人员的穿着和准备,要求参训学生必须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不佩戴饰品和尖利物品。其次,应该对运动场地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认运动产地是否适宜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从而避免客观因素对训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其次,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流程和运动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运动训练的技巧,防止学生因为发力错误或者动作不标准造成运动损伤。再次,教师应该对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总结,并在运动前提醒学生注意,使学生能够对运动中的危险有防范意识,从而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教师还应该对参加业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运动强度,以免学生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身体负荷不了而出现运动损伤[4]。最后,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要定期对运动场地进行设备检修和地面清理,避免因为设备不牢固、场地不平整等问题而造成隐患。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保健知识,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时,能够及时处理,防止伤势扩大,给学生造成更大伤害。
(三)创建安全运动环境,做好运动保障措施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场地、资金等问题的限制,并没有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运动场地来供学生进行业余体育训练。学生只能在操场、空地、广场等地方进行运动,这也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应该重视运动环境的创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首先,学校应该积极筹集资金,建设专业的运动场地,供学生进行运动训练。特别是室内运动场地的建设,在室内运动能够避免恶劣环境对运动的影响。其次,学校应该对现有的运动场地和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保持运动场地的安全性,防止学生因为设备和场地问题造成运动损伤。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做好运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参与业余体育训练能够增强体魄,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健康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业余体育训练,在开展训练前做好分析和调研,研究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并做出防范措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体育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同时还应该增强学生自身的防护意识,教授学生规范正确的准备活动和规范的运动技巧,使学生能够安全舒心的参与业余体育训练,提升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