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阳花鼓中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2021-01-08杨尚翡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凤阳花鼓民歌

杨尚翡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是滁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六百多年来,凤阳花鼓艺人手持花鼓走遍大江南北,把凤阳民歌传唱到各地,是少有的可以通过历史资料考证的民间艺术。它并不只是简单传统的击鼓表演,而是汇集了民歌、曲艺、舞蹈等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凤阳歌舞在传播的过程中扎根当地民间音乐的土壤使音乐曲调更加丰富,艺术形态多样化,凤阳花鼓的艺术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第二,是全国各地表演艺术形态;第三,是国外发展艺术形态。而本文主要是针对凤阳地区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对其民歌艺术特征展开研究。

一、凤阳花鼓的溯源与发展

音乐文化艺术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会受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凤阳花鼓形成和明朝初期移民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把家乡凤阳振兴为富庶之地,江淮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颁布法令集全国之力,兴建中都城,对凤阳进行大规模扶持。由于凤阳本地人口不多,需要大规模的移民,于是在江浙地区人民的迁徙过程中与凤阳本土文化的碰撞产生了花鼓艺术[1]。到了明朝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引发了大规模饥荒,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去外出乞讨卖艺。在逃荒过程中凤阳花鼓得到进一步流传与演变,使这一民间艺术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凤阳花鼓是汇集了民歌、舞蹈、说唱和乐器演奏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通常都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夫妻或姑嫂)击打小鼓或是击锣的形式进行歌舞表演。凤阳花鼓不止是一种民间表演,其中还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透过凤阳花鼓我们可以了解到凤阳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凤阳花鼓民歌艺术的原生态风格。研究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征对凤阳地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作用。

二、凤阳民歌的独特性

凤阳民歌具有多样化的音乐色彩,早期受演出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以简单碗、筷为伴奏乐器,后以杈拉机、钱杆子、花鼓、小锣为伴奏乐器,目前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花鼓,凤阳民歌凭借花鼓这个载体,再加上浓郁的凤阳口音,伴随变化的音乐旋律将花鼓艺人情感、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出来。凤阳地处淮河流域,身处南北交汇处的凤阳人民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过渡性格,其音乐既有湖广音乐的豪放,又有江浙音调的细致、委婉,在质朴的民风中流露出凤阳人民倔强和慵懒的特点,在细腻的音乐中透着一种豪迈特点。

凤阳花鼓民歌的艺术特征首先体现在它的起源上。上文我们对凤阳花鼓的起源进行了一定研究,据史料记载,最早在江浙一带就有打花鼓、花鼓的故事流传,随着明朝初期人们的迁徙来到凤阳地区,打花鼓的艺术形式在凤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最初凤阳花鼓民歌是一种其他地区的输入艺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凤阳地区民俗风情影响,艺术形式和内容,就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后期由于遭遇灾荒和政府移民管控政策的放松,凤阳花鼓随着凤阳民众的卖艺求生和大批江浙移民返乡转变为输出型文化。为了讨生活,花鼓艺人每到一处就会将当地民歌特点或是风俗融入到凤阳民歌当中,这样不仅将凤阳花鼓艺术传播到各个地区,又丰富了民歌内容。

三、凤阳花鼓民歌艺术的特性

凤阳花鼓的题材和内容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有着重要联系。透过凤阳花鼓民歌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歌创作时代的政治、地理和历史特征。凤阳花鼓艺人被称为东方吉普赛人,他们手持花鼓走天涯,经过一代一代漫长的岁月磨练、沿袭、演变和发展在艺术上不断形成了本土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性,对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广泛性和深远性

(一)开放性

由于明初的移民政策、及天灾、兵灾等因素,历史上凤阳有大量的百姓向外移民,有史册记载到:江浙地带,每年的冬天农闲时节都会有凤阳人前来乞讨,乞讨的人们成群结队,他们或以“坐唱”或以“唱门头”的形式沿门乞讨食物,等到第二年春天陆续离开[2]。凤阳花鼓中最为代表性的一首叫《凤阳歌》,这是当时凤阳人乞讨所唱的歌,歌中描述了凤阳百姓流浪乞讨的原因:凤阳原本是一个适于生活的好地方,但是自从凤阳出了一个朱皇帝之后,十年有九年都会闹灾荒。大量的凤阳百姓背井离乡外出乞讨,同时把凤阳花鼓民歌的“种子”撒向各地,人到哪里就把种子播种到哪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扎根当地民间音乐的土壤,当然,这种移民也是双向的,他们也会从外地带回新鲜血液,通过选择与消化融入本地音乐,因此凤阳花鼓民歌旋律中既有曲艺的基因,又有戏曲的影子。走出去,引进来使得凤阳歌传唱日益广泛,适应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为更多的群众和艺术形式所接受。

(二)本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着各自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在交融中发展,各地方民族文化乃至精神的差异,根源首先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区别,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凤阳花鼓中的民歌最早出现在田间地头,继而在每年的庙会、灯会、祭祀等活动中进行群众性演出,主要以秧歌调为民歌基础,秧歌是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时所唱的田歌,不同的劳动场景会突显不同的音乐节奏:1.随劳动强度而变化;2.随劳动形象和心情变化而起伏;3.随人物感情情绪变化。其题材内容广泛,大概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歌词方面,最多的是关于民间传说、爱情生活、劳动生活等内容;结构上大多是规整的四乐句加上一个补充乐句或衬段。这些凤阳歌融入花鼓的打法和节奏,边歌边舞,边打边唱,形成了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艺术表演形式,凤阳本地人对凤阳花鼓描述最多的是:切不可小看这花锣小鼓,杈拉机、钱杆子,这是咱凤阳人的饭碗子。由此可见,凤阳花鼓的民歌深深打上了凤阳本土文化的烙印,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三)多样性

凤阳花鼓民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的多样性包括跨地域的多样性和跨题材的多样性。跨地域的多样性主要是根据民歌的流变空间状况可以分为三个传播地域:江浙地区;北京、河北一带;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这三个传播地区的凤阳民歌风格相去甚远,差别较大。跨题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在不同艺术体裁中的演变,如:戏曲、曲艺、器乐。为了适应各体裁的形式和风格,凤阳民歌在音乐本体和文化人类学认知范畴都有较大变化。

四、凤阳花鼓中民歌音乐本体特征

(一)旋法、润腔

凤阳花鼓中的民歌以凤阳调和秧歌调为民歌基础,结合凤阳地区民歌风格特点,并在歌曲中融入了其他地区的音乐元素,使凤阳花鼓民歌的音乐内容更加多样化,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南北交融”艺术特征。

如“茉莉花调”主要盛传于南方地区,凤阳花鼓中《茉莉花》不仅融入了南方民歌艺术特征,又增添了北方民歌的元素。相比江苏的《茉莉花》,凤阳花鼓中的《茉莉花》更加具有原生态气息。从旋律上来看,虽然这首民歌相比江南特色的茉莉花缺失了一些曲调上旋律的变动,音乐也不够细腻,但是带给人一种朴素率真的韵味。除了“茉莉花调”之外,“孟姜女调”在我国也广为流传,凤阳民歌中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就是其中一首,它又被称为“十二杯酒调”,这首歌的曲调是典型北方地区音乐的曲式风格。与其同宗民歌江南地区的《孟姜女》相比,《月儿弯弯照九州》整首旋律起伏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歌曲的第一句就出现了较大起伏,这种旋律起伏变动就是融入了北方地区民歌音乐特点而形成的独特音乐风格。总的来说,凤阳民歌糅合了江南地区民歌和北方民歌的特点,既有江南民歌的活跃细腻,又有北方民歌的率真活泼,深刻体现了凤阳花鼓中民歌“南北交融”的艺术特征。

凤阳花鼓中民歌展示的内容多以叙事为主,音乐曲调采用一定的润腔对歌曲中的特定人物形象和情境进行描述,使凤阳花鼓中民歌艺术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由于民歌创作来源于生活,歌唱的语言更生活化,花鼓艺人更倾向于运用“说、唱”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和故事情景。例如,凤阳花鼓中的《讨饭歌》就呈现出一种“说、唱”的效果,使这首民歌更加趋向于口语化,在润腔的修饰下,整首歌呈现出“一唱三叹”的音乐效果,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乞讨者的人物形象。

(二)衬词、衬腔

凤阳花鼓中民歌的语气词和型声词非常多,这主要因为是在民歌演唱过程中,需要借助这些没有实意的语气词进行舞蹈表演,民歌演唱和舞蹈相互融合下,使凤阳花鼓民歌更加具有歌舞特点。

凤阳花鼓民歌的曲子源自于凤阳本土的秧歌调,因此其民歌所运用的衬词也流露出农耕山歌特点,具有多样化和丰富的衬词衬腔也是凤阳花鼓中民歌艺术的独特之处,衬词中大多数都是以虚同音字为主,实词为辅,长江以北衬词以“哎呀呀”“得儿隆冬飘”居多,江南则更加婉约,如“哎嗨呦”“那个”“喂”“呀”等,通常都是在歌曲末尾运用衬词拉开歌腔。例如,在《凤阳花鼓》这首民歌中,在末尾处运用“得儿飘”“得儿隆冬飘一飘”等为衬词,其自由延长的唱法开阔了整首歌的旋律,这种民歌风格与山歌非常相似。在民歌中利用多样化的衬词使整首歌带给人一种欢快、动感的效果。

衬腔在凤阳民歌中也有大量的运用,如《杨柳青》和《新娘闹五更》中出现“哎呀哎嗨呦”,用这些衬腔代替花鼓小锣等伴奏过门,在这些语气词的运用下民歌变得更加具有律动性,花鼓艺人边歌边舞,聆听者不自觉地都想要舞动起来。因此,凤阳花鼓民歌中衬词衬腔我们可以理解为将民歌中音乐伴奏的鼓点通过语气表达出来,在展现凤阳花鼓民歌艺术特征的同时,还向人们传递出秧歌和山歌率真、豪情的韵味,使歌曲更加具有律动感,非常适合用于舞蹈演出[3]。

(三)节拍、节奏

凤阳花鼓中民歌的节拍和节奏也具有一定特点,整体来看较为规整,并且具有一定律动性。由于在演奏曲目的过程中,表演者会利用打击乐器对重音进行强调,在演唱过程中也会特意加重,因此其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节拍方面,凤阳花鼓民歌节拍与歌曲中的情感描述有着紧密联系,歌中情感重音连接着节拍重音。在民歌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会有重板习惯。例如,将歌曲中的每个小节第一个字的发声故意加重,并用击鼓的方式增强音乐律动感,带给人一种节拍重音感。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歌曲前半段节奏较长,后半段节奏较短、前半段声音相对较高,后半段音高呈现出逐渐下降,这种前重后轻,前长后短阶梯式演唱处理可以有效突出歌曲中的节拍重音。使凤阳花鼓民歌更具活跃感,增强音乐的跳动性[4]。

例如,《十条手巾》这首民歌就是利用这种节奏变化,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通过组合后交替出现,曲中出现大量的前八后十六和附点音符的节奏型,推动了音乐的进行,而且这种节奏律动直接发展了花鼓艺人的舞蹈动作,伴以锣鼓,加上舞蹈动作的凤阳民歌丰富了凤阳花鼓的表现力,也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五、凤阳花鼓中民歌的传承和保护

凤阳花鼓中的民歌属于汉族民歌范围(江淮色彩区),更由于出生于帝王之乡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构成灿烂民族歌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情使凤阳花鼓中的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起源和发展凝聚了凤阳地区人民一代一代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凤阳花鼓中民歌艺术的独特性使得我们要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这对我国艺术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繁荣,推动我国民族品牌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凤阳花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同样面临着大量原生态民歌曲目无人整理、传承人老去后继无人的局面,原生态凤阳花鼓和民歌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其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凤阳花鼓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一)搭建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凤阳花鼓民歌保护和传承首先要让大众了解凤阳花鼓历史,认识凤阳花鼓民歌的艺术价值,这就需要为它的传承和发展创建平台,让花鼓艺人登台展艺,参与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当前很多凤阳花鼓民歌的演唱者都是凤阳当地的老年人,他们常常会在闲暇时间聚集在一起唱民歌,这些歌大多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凤阳花鼓民歌对他们来说有着独特的情怀,他们也想将这些民歌传承下去。所以这就需要政府搭建传承和发展平台,可以举办凤阳花鼓民歌比赛、知识竞赛或是猜歌游戏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加大众的认知度,这样才能为凤阳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5]。

(二)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对于凤阳民歌来说,民间表演者和传承者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肩负着凤阳民歌传承和保护的重任。为了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他们努力宣传凤阳民歌,并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放弃了很多机会。为此对于这些人员政府要给予认可和关怀,可以通过在资金或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使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增强他们对凤阳民歌保护和传承的动力。

(三)借助学校力量

学校是艺术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当前我国教育已经普及到各个省份和各个地区,凤阳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要借助学校力量,将学校作为凤阳民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凤阳地处安徽滁州,滁州学院作为滁州地区地方应用高水平大学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和职责,该校凤阳花鼓基地2019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华文化传统基地,依托地理人才和科研创新的优势把拯救和传承凤阳民歌文化艺术作为迫切任务,培养花鼓人才,传播传承花鼓艺术,研究凤阳民歌发展艺术形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大众对凤阳民歌艺术价值的认知,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承效果。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让大学生在民族艺术的熏陶下成长,可以增强他们对凤阳民歌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通过旅游推动凤阳民歌传承

凤阳作为“帝王之乡”,又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可以通过发展凤阳地区旅游事业,推动凤阳民歌传承和发展,目前,知晓凤阳花鼓的人很多,但真正会打,会唱,愿意参与的人仍以本地人居多,可以依托政府进行花鼓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尝试,举办花鼓文化旅游节,展示凤阳花鼓的魅力,大力宣传并提升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游客参与其中,“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进而带动凤阳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凤阳花鼓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人员和资金的支持。

(五)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智能手机,通过手机连接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获取海量丰富的信息。为此,凤阳民歌的传承可以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快捷和便利性向大众普及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人们了解到更多有关凤阳花鼓中民歌的信息,将相关的视频资料和音频上传到平台上,让大家亲身感受凤阳民歌的艺术特征和魅力。

六、结语

凤阳花鼓艺人手持花鼓走遍大江南北,把凤阳民歌传唱到全国各地,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凤阳花鼓传播了凤阳民歌,凤阳民歌的广泛流传又提高了凤阳花鼓的知名度,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挖掘凤阳花鼓文化遗产,丰富凤阳民歌的曲调和内容,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民族自信更是需要给予这些民族文化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使凤阳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得到长远发展,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充分展示凤阳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激励更多的音乐家投身于凤阳民歌作品的创作。

猜你喜欢

凤阳花鼓民歌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旧凤阳花鼓
穿花衣 唱民歌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