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1-01-08张伟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生理功能躯体阻塞性

张伟玲

(邳州东大医院,江苏 邳州)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是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而导致的肺部疾病,并且还会因为气流限制而致使病情产生起伏[1-2]。并且随着病情的变化,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小的身心痛苦,致使其生活的负担加重[3]。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 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 例)。研究组:共40 例,男21 例,女19 例;年龄55~82 岁,平均(69.26±1.69)岁;参照组:共40 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6~83 岁,平均(69.18±1.67)岁。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参照组40 例,对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施监测,给予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饮食、用药等情况进行合理地建议[4]。

(2)研究组40 例,对其实施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

①纵向轨道护理:此类的护理为医院的专科护理,对出院的患者发放联系卡,并且注明负责的医师以及护士的联系方式[5],在患者出院之后安排相关的定期沟通,安排每个月初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1 次时长20 min,而且每隔3 d 进行1 次沟通[6],按时记录患者的饮食、用药以及运动等情况,并开展电子档案进行归纳总结,定期安排讲座对患者进行组织学习[7]。

②横向轨道护理:此类护理为家庭单位的护理,是一种依靠患者的家属以及自身一同维护的护理模式,主要从心理、日常饮食活动等情况来进行干预[8],特别是因为患者身患疾病,所以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所以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以安排心理医生进行问诊。在日常饮食方面则应该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帮助患者获取充足的营养,加强其自身的免疫力。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安排少量运动[9],加强患者的协调性,培养一两项运动作为兴趣爱好。

③医院-家庭双轨道交互式护理:设置一个交互式护理的固定时间,比如每个月的月末一周,将患者、患者家属、相关医护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交谈[10]。由医师从相关病症出发,耐心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注意内容,耐心解答患者的相关疑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一个良好的康复基础[11]。

1.3 评价标准

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在试验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①生活质量评分:评分分为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生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四个方面,总计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好;②肺功能指标:具体参照FVC(L)、FEV1(L)、FEV1/FVC(%)以及PEF(L/s)四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得分为(85.62±4.18)分,角色功能得分为(81.20±4.19)分,生理功能得分为(82.42±5.07)分,躯体功能得分为(84.16±4.25)分;参照组的社会功能得分为(58.68±4.62)分,角色功能得分为(71.66±7.21)分,生理功能得分为(54.28±5.36)分,躯体功能得分为(60.84±5.23)分。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研究组(n=40)85.62±4.18 81.20±4.19 82.42±5.07 84.16±4.25参照组(n=40)58.68±4.62 71.66±7.21 54.28±5.36 60.84±5.23 P<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在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的FVC(L)、FEV1(L)、FEV1/FVC(%)以及PEF(L/s)等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不具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的FVC(L)、FEV1(L)、FEV1/FVC(%)以及PEF(L/s)等各项肺功能指标(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分)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分)

组别 时间 FVC(L) FEV1(L) FEV1/FVC(%)PEF(L/s)研究组 护理前 2.43±0.48 2.27±0.32 68.32±7.82 3.61±0.79护理后 3.09±0.44 2.93±0.35 81.34±8.19 4.73±0.68参照组 护理前 2.39±0.47 2.26±0.29 68.40±7.75 3.57±0.80护理后 2.80±0.36 2.66±0.25 77.59±8.11 4.36±0.54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性的慢性支气管炎疾病[12],而且通常该病的死亡率还十分高。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显示出了明显优势,在各方面的评分对比中显示出了其优越性。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得分为(85.62±4.18)分,角色功能得分为(81.20±4.19)分,生理功能得分为(82.42±5.07)分,躯体功能得分为(84.16±4.25)分;参照组的社会功能得分为(58.68±4.62)分,角色功能得分为(71.66±7.21)分,生理功能得分为(54.28±5.36)分,躯体功能得分为(60.84±5.23)分。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在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的FVC(L)、FEV1(L)、FEV1/FVC(%)以及PEF(L/s)等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不具差异(P>0.05);而护理之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的FVC(L)、FEV1(L)、FEV1/FVC(%)以及PEF(L/s)等各项肺功能指标(P<0.05)。

综上所述,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生理功能躯体阻塞性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现在干什么?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搬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壳寡糖的制备方法,生理功能以及应用趋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