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高校智库建设路径探究
——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为例

2021-01-07陈子慧刘海峰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智库外交

陈子慧,刘海峰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620)

0 引言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9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共有8 248家智库,其中英国有321家,在智库的数量上位列全球第4位,而在全球顶尖智库的排名中,前50位中有5家来自英国[1]。英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历史,不仅是智库研究的先驱,而且在今天英国智库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发展水平,其建设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英国顶级的研究型大学都十分注重高校智库的建设,如剑桥大学依托本校在能源动力学科上的优势,成立了剑桥能源研究会;伦敦大学在其优势学科全球教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类智库。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LSE-IDEAS)成立于2008年,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外交政策智库,2019年LSE-IDEAS在全球智库中排名第45,且在最佳大学附属智库的排名中位列第一。

1 LSE-IDEAS的发展历程

2004年Michael Cox和Arne Westad共同创立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冷战研究中心(CWSC),CWSC认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凭借其在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现代历史等领域的高研究质量和对全球问题的关注而享誉全球,CWSC旨在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这些优秀品质运用于20世纪的冷战时代研究,并探讨冷战的结果对21世纪全球范围产生的重大影响。2008年IDEAS成立,在冷战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拓展研究领域。IDEAS作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下属的一个大学智库和中心,不仅致力于产生高质量的政策研究,还承担着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学者、实践者和公众之间的重要对话的责任,在外交战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LSE-IDEAS的研究聚焦于战略、外交和国际事务,这三大研究主题贯穿于LSE-IDEAS的项目、报告和教学重点,此外中心还在持续关注国际体系中权力转移和英国退出欧盟这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IDEAS提供了一个论坛,通过与政策制定者和舆论制造者的持续接触,为政策辩论提供信息,并将学术研究与外交和战略实践联系起来。IDEAS主办跨学科研究项目,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举办各类公开活动,并为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组织提供尖端的高管培训课程。LSE-IDEAS正在研究的项目包括:中欧和东南欧方案、展望中国、冷战研究、冲突研究、达伦多夫论坛、经济外交委员会、南半球研究、全球战略、和平与安全、无国界教授、种族主义和国际政治、联合国研究等一系列关于外交、外交政策以及超越地区边界的问题的创新研究项目。

2 LSE-IDEAS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1 LSE-IDEAS的组织架构

智库的工作由学术管理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共同监督,领导体制属于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制。学术管理委员会由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学术人员组成,负责监督智库的运作和研究。咨询委员会为智库提供外部观点,其成员是来自外交界的资深实践者,他们为IDEAS的战略提供独立监督和指导(见图1)。

图1 LSE-IDEAS组织架构

2.2 LSE-IDEAS的人才结构

IDEAS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政策领域的顶尖学者和实践者。截至2020年9月,中心有行政人员8人,研究人员30人,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项目组,他们的任职背景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国、无国界教授组织、《国家与民族主义》杂志等,此外还有大量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外部协助。高级研究员16人,都是与LSE-IDEAS合作过的国际知名学者;客座教授8人,分别来自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查塔姆研究所、肯特大学、伦敦大学城市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访问学者7人、高级访问学者10人,他们大多任职于政府部门,包括英国联合部队司令部、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英国国防部、内阁办公室等,其余人也是重要的外交实践者,包括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国际银行家、《新海峡时报》(NST)集团编辑、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员等。中心还有两名达伦多夫博士研究员和若干访问学生。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中心汇集国际事务、国防安全、国际金融、能源环境、人口与老龄化等众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

2.3 LSE-IDEAS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根据智库官网发布的年度报告,2018—2019年中心收到资金资助达1 000 830英镑,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海外基金会(占比80%)、捐款或捐赠收入(占比2%)、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给予的资金资助(占比1%)、其他资金资助(占比14%)、出版和订阅物收入(占比2%)、英国工商业资助(占比1%)。其中海外资金资助为中心的最主要收入来源,占比高达80%,可以看出,LSE-IDEAS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基金会和私人的巨额捐赠。占比高达14%的其他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心国际战略与外交行政硕士项目的人才培养经费。

在经费的使用方面,主要开支包括员工支出(68%)、非员工支出(26%)、管理费用(6%)三方面的支出。其中人力成本基本占据总开支的68%,这也能体现中心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中心对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虽然中心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外部捐赠,但委托方不能指定资金的用途也无权修改研究结论,智库的研究成果发布无须经委托方同意[2]。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智库研究的独立性。

3 LSE-IDEAS智库建设的现实借鉴

3.1 多源头的经费收入、健全的财务制度

LSE-IDEAS作为世界一流的高校智库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和经费管理能力。其经费收入结构与国内高校智库存在很大差异,国内高校智库主要依靠的还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拨款,IDEAS的最大收入来源则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私人或基金会雄厚捐款。虽然其创立初期也离不开英国政府的支持,但从其官网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2016年后英国政府已不再对其进行资助。IDEAS自2008年成立以来,短短8年时间就培养出了强大的造血能力。这一方面得益于智库成员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智库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智库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经费的支出来看,智库68%的资金都用于人工成本,有强大的资金来源做后盾,IDAS可以聘请和吸引更多的世界顶尖人才,使得智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经费多元也有助于IDEAS坚持自身的价值准则,正如他们的准则之一“我们培养不同的观点”。由此,IDEAS进入了良性的发展循环。我国高校智库也应该积极拓宽收入来源,为智库的相关研究建立基础、保持智库的独立性。

3.2 优化人才结构、吸收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和实践者

智库开展研究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IDEAS作为定位明确的外交政策智库,研究紧紧围绕战略、外交、国际事务这三大主题,且课题研究前沿,关注全球的发展问题,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为导向。IDEAS既有专业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辅助人员并合理配比,又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外部协助。研究团队分为不同的项目组,项目成员的任职背景和学术经历都与项目紧密相关,如联合国研究项目的成员玛丽·马丁博士是联合国商业和人类安全倡议主任。且中心研究人员的聘任方式灵活多样,包括项目合作、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等。灵活的聘用方式促使IDEAS可以吸收领域内的各类优秀人才,许多国际事务、国防、国际商业和国际金融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都作为资深专家加入了智库的研究。胡光宇[3]认为,“造成中国智库决策建议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主要是研究人员缺乏专业性,研究内容分工不科学不细致。中国智库需要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以及科学细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便提供质量更高的决策咨询报告”。为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我国高校智库需要优化人才结构,汇集众多学科的专家来共同完成重大问题的研究,吸收社会人才,吸收不同行业、领域人才,智库的研究视野才能愈发开阔。

3.3 重视人才培养、教研结合

IDEAS开设高级管理硕士项目——国际战略与外交行政硕士项目,人才培养经费在中心的经费来源中占比高达14%。中心的创始人迈克尔·考克斯担任项目主任,该课程专为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决策者设计,一年制学位,旨在提升在国际环境下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战略眼光和谈判技巧,课程是为那些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的人量身定做的。自2011年开设以来就吸引了许多的报名者,年龄分布在27—59岁之间。学生通过互动的研讨会可以直接与资深学者和实践者接触,课程提供的分析工具和政策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取得平衡。从国外顶尖高校智库的建设经验来看,许多高校智库都十分注重教研结合。大学有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4]。吸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与智库工作,学生能够广泛地接触到研究中心的知识项目、课程、培训、讲座、研讨会甚至国际学术会议,使学生处于一个高平台和动态的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与青年学生的思想碰撞也更容易产生创新性的思想和发现社会问题。我国高校智库也应注重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高校智库为政府授课、培训和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渠道。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智库外交
特拉斯辞职,但英国的政治经济乱象还在继续
历史和哲学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涵
中国政治经济模式及其未来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微智库
微智库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