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轮壳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2021-01-07曾亮李文广张志伟李雷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0年6期
关键词:飞轮断口螺栓

曾亮,李文广,张志伟,李雷

1.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潍坊 261061;2.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0 引言

飞轮壳连接发动机本体和变速器,是柴油机的一个重要基础件[1-3],承担发动机及变速箱的部分重量,同时保护离合器和飞轮[4-6]。若飞轮壳固定螺栓在路面冲击载荷、发动机内部激励等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将导致飞轮壳破裂[7-9]。飞轮壳固定螺栓设计不合理、加工质量不达标、选用材料不合格等都可能导致螺栓断裂[10-13]。本文中针对某拖拉机用发动机发生的飞轮壳螺栓断裂故障,通过宏观断口分析、加工质量分析、材料检验、受力分析等手段对螺栓进行失效分析,确定断裂原因,对螺栓承压面进行优化设计,为飞轮壳固定螺栓的设计和失效改进提供参考。

1 失效分析

1.1 故障描述

配套大马力拖拉机的某柴油机发生飞轮壳多处固定螺栓断裂故障,故障部位如图1所示。

a)松脱及断裂螺钉 b)接触面压溃 图1 故障部位

图2 飞轮壳固定螺栓

由图1可知,飞轮壳有部分螺栓脱出,机体与飞轮壳产生约5 mm左右的缝隙。

飞轮壳与机体之间通过6个M12×45(12.9级)、10个M10×35(12.9级)、2个M10×60(12.9级)六角头螺栓固定,如图2所示。飞轮壳紧固螺栓采用力矩法拧紧,M10、M12螺栓的拧紧力矩分别为76、131 N·m。

1.2 断口分析

故障现场返回3个断裂螺栓,对断裂螺栓进行宏观断口分析,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1)螺栓发生了单向弯曲的高应力低周疲劳断裂;2)螺栓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疲劳源区均存在较多的疲劳沟槽,其中2号螺栓疲劳沟槽最为明显,布满整个螺栓牙底处,深度约为1 mm。

a)1号螺栓(M10) b)2号螺栓(M10) c)3号螺栓(M10) 图3 螺栓宏观断口

2号螺栓的微观断口分析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裂纹源区为脆性断裂微观形貌,快速扩展区可见细小韧窝,为韧性断裂形貌,疲劳源区未见异常。

图4 2号螺栓微观断口

图5 螺栓心部金相

综上所述,从故障件的断口来看,螺栓发生低周疲劳断裂,疲劳沟槽主要分布于螺栓螺纹牙底。

1.3 失效原因排查

1.3.1 材料检验

对失效螺栓进行金相、硬度及成分等检测[14],螺栓心部的金相组织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螺栓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金相合格。

检测断裂螺栓的硬度,1、2、3号螺栓的HRC硬度分别为39.5、41.0、41.0,所有螺栓的硬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设计要求HRC硬度为39~44)。

对螺栓的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螺栓的各组成成分符合要求。

表1 螺栓成分检测结果

%

螺栓CSiMnCrMoSPFe1号0.3470.1770.6020.910.1790.0060.008余量2号0.3800.1850.5500.830.1800.0070.008余量3号0.3500.2000.6500.950.1850.0060.009余量标准0.32~0.400.17~0.370.40~0.700.80~1.100.15~0.25≤0.035≤0.035余量

综上所述,从材料的金相、硬度、成分检测结果看来,螺栓材料符合文献[15-16]的要求,材质不是螺栓断裂的原因。

1.3.2 加工质量检测

图6 12.9级螺栓加工表面形貌 图7 12.9级螺栓牙底加工质量

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失效螺栓的加工表面,12.9级螺栓加工表面如图6所示。螺栓牙底加工表面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螺栓牙底加工型线与理论型线一致,加工质量合格。由图6、7中可知,螺栓周向和轴向范围内均未发现裂纹缺陷。

a)螺栓与飞轮壳接触面面压 b)接触面实际图片 图8 飞轮壳与螺栓接触面面压分布与实际图片

1.3.3 受力分析

施加螺栓预紧力后,计算飞轮壳与螺栓接触面的面压,如图8a)所示(图中单位为MPa),图8b)为飞轮壳右下角实际图片。

图8a)中红色部分为M12螺栓与飞轮壳的接触面面压最大区域,最大达到826 MPa,远超飞轮壳材料HT250的最大抗压强度(625 MPa)和最大抗压屈服强度(410.5 MPa)。飞轮壳与螺栓接触面已被压溃,严重变形。由图8b)可知,M12的螺栓表面压溃现象明显,与螺栓与飞轮壳接触面面压计算结果一致。

由于M12螺栓孔附近表面被压溃,导致螺栓轴力松弛,螺栓发生松脱,周围的M10螺栓承受较大的拉压交变应力,产生疲劳,发生断裂。

2 螺栓优化与验证

将飞轮壳螺栓的承压面改为法兰面,如图9所示。改进后螺栓承压面面压分布如图10所示(图中单位为MPa)。

a)六角头螺栓 b)法兰面螺栓 图9 改进前、后螺栓三维图

图10 改进后螺栓接触面面压分布

计算改进后法兰面螺栓的理论螺栓接触面面压,采用力矩法拧紧方式,计算所需相关数据及理论螺栓接触面面压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螺栓参数及接触面面压计算结果

由表2和图10可知,螺栓接触区域的面压小于飞轮壳材料HT250的最大抗压强度和最大抗压屈服强度,满足要求。飞轮壳更换新螺栓后市场上未反馈相同故障,改进措施有效。

3 结论

1)螺栓断口表明螺栓发生低周疲劳断裂,疲劳源起于螺栓外圆牙底处。

2)由于被连接件M12的螺栓孔附近表面压溃,导致螺栓轴力松弛,周围的M10螺栓承受较大的交变应力,产生疲劳,发生断裂。

3)在设计及制定工艺时需要同时考虑螺栓及连接件的强度,防止发生连接件破坏,导致螺栓松脱及轴力下降等问题。

猜你喜欢

飞轮断口螺栓
42CrMo4钢断口蓝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M16吊耳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126 kV三断口串联真空断路器电容和断口分压的量化研究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lographic evolution of ruthenium powder during biaxial vacuum hot press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预紧力衰减对摩擦型高强螺栓群承载力的影响
飞轮座注射模设计
螺栓紧固杂谈
轮峰推出两款飞轮新产品
Word Formation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推轮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