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黏液性囊肿的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2021-01-07张志强
张志强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中心医院,吉林 延边)
0 引言
在临床中,阑尾黏液性囊肿是指患者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阑尾腔扩张并黏液聚集,最终形成的囊性占位病变。根据患者的病理形态,可以将患者分为单纯黏液性囊肿、黏膜增生、黏液囊腺瘤以及黏液囊腺癌等类型。在上述分类中,前面三种均属于良性病变,而阑尾黏液囊腺癌属于恶性病变。只有充分地对良性、恶性病变进行区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产生影响[1,2]。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对阑尾黏液性囊肿的CT影像诊断特点以及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手术病例证实为阑尾黏液性囊肿。在入选本次研究的24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6-75岁,平均(54.5±2.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下腹不同程度的疼痛,在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右下腹存在触及包块,活动度欠佳的同时,还存在轻压痛和无反跳痛;B超检查回盲部低声包块,无内血流信号。开展研究前,对本次研究的目标以及开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后,方可开展本次研究。
1.2 方法
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在检查过程中首先进行平扫,随后进行增强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参数设定为120kV、层厚5mm、层距5mm,螺距设定在1.0。在开展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使用高压注射器来为患者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位置选择为患者的肘静脉,对比剂使用量为80-100ml,在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将注射速率设定在每秒3.0-4.0ml。
1.3 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CT影像检查后,选择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来对入选本次研究24例患者的CT检查影像表现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并对病灶分部的部位以及范围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临床体征和表现
本次研究中,入选研究的24例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出现了右下腹间断性疼痛不适的问题,同时伴随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共有8例患者主诉发现右下腹存在凸起肿块,同时伴随有不适感;另外有2例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疾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最后,4例患者为其他外科手术过程中意外发现。
2.2 腹部CT扫描
通过对患者进行CT检查,10例患者出现右下腹可见低密度肿块,与盲肠关系较为密切;14例患者表现为右下腹边缘光滑的囊性肿块,对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囊壁较薄,呈卵圆形或哑铃型,患者囊肿的大小并不统一,其直径在2-10cm之间,平均直径为(4.6±1.4)cm;对患者的囊内容物进行CT扫描后,扫描值为8-18Hu;除此之外,有4例患者囊壁可见不同程度的钙化;2例边缘不清、四周渗出。肠系膜脂肪间隙密度变高;10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的检查,2例无增强,6例囊壁轻度环形增强现象,囊内容物不存在明显增强的现象。
2.3 手术病例结果对比
24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并将患者的手术标本送至病理检查,分别对标本进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病理诊断过程中,单纯黏液性囊肿患者1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
3 讨论
3.1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在患者的发病初期,患者腹部会出现隐痛,随着疾病逐渐发展,患者的疼痛感也会逐渐加强。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未发生感染时,其临床症状与阑尾炎十分相近,因此很容易出现误诊。除此之外,根据临床表现无法对阑尾黏液性囊肿的良恶性进行区分。
3.2 阑尾黏液性囊肿患者的CT诊断特征分析
在对阑尾黏液性囊肿患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其最典型的特点为病灶位于阑尾解剖部位,也就是患者右下腹阑尾区域的低密度灶,同时CT影像的边界清楚,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者长管形,与此同时,患者囊肿内部的密度均匀,囊壁薄且存在户型或者点状的钙化[3,4]。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认为钙化的原因是慢性炎症对患者阑尾壁组织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CT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囊肿内壁不规则,且存在增厚现象,则需要考虑到继发感染穿孔或者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壁结节,则大概率可能是黏液性囊腺癌。除了上述几种情况之外,盲肠受压同样是阑尾黏液性囊肿的常见改变之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囊性肿物与患者的盲肠壁相连,则支持阑尾黏液性囊肿诊断[5]。
3.3 CT在阑尾黏液性囊肿诊断中应用注意事项
CT检查在阑尾黏液性囊肿诊断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需要医护人员在诊断中重点注意,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扫描和增强扫描:在为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秉承着细致化检查和循序渐进的检查原则[6,7]。②良恶性判断:目前,CT检查对于判断阑尾黏液性囊肿的良恶性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医护人员需要将发病年龄、囊壁厚度以及囊壁轮廓作为主要鉴别依据,以此来保证患者的诊断准确性。③检查前处理:在患者接受CT检查前,医护人员需要先给予患者2%浓度的泛影葡胺溶液作为显影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CT影像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研究中还发现,CT检查与灌肠同时进行时,可以很好地对患者是否存在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阑尾黏液性囊肿患者进行诊断时,由于患者本身不存在特异性较强的临床表现,因此使用CT检查,可以很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8]。对于未配置核磁共振设备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使用核磁共振的情况,CT检查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