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发展研究*

2021-01-07栾庆玲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3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双一流馆员

栾庆玲 胡 媛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31)

1 引言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陆续推出“双一流”建设规划与方案,各高校图书馆为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积极开展学科服务。学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突破性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储节旺等人[1]从科学数据服务、学科情报服务、智库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考与规划;袁青等人[2]从制度、人才、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空间设计和技术支撑等探讨“双一流”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袁红军[3]调研了目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情况,结合现状总结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任平[4]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哲学学科服务实践为例探讨了人文社科学科服务;高黛云[5]调研分析了国内首批“双一流”财经学院图书馆学科服务在理念、制度、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三方面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刘昌荣等人[6]以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实践与探索为例,提出图书馆提高服务“双一流”建设能力的多种途径。

基于此,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南昌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仅能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与服务创新的理论,也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与创新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2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

从古至今,图书馆经历了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的转变,从前知识服务时代到后知识服务时代的转型[7]。“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本身因素的变化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之变化也在促使着高校图书馆发生变革。

2.1 背景驱动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驱动着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和内容、空间建设、运营机制等方面有新的模式来支持和助力其有效发展;馆员需要重新定位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发挥图书馆的价值,重新成为用户获取资源的重要途经。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意味着传统的资源服务方式已不再满足用户的需求,一方面应结合背景要求,重新定义资源,注重资源的价值和可用性,将资源与服务融为一体,全面支持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充分重视用户资源,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知识,充分挖掘用户的隐性知识,供图书馆所用。在“人”方面,注重科研人员,创新转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空间方面,追求绿色发展,注重环保[8]。总而言之,“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定位,变革原有的服务方式与运营机制,积极寻求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2.2 用户需求驱动

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如文献检索、文献借阅等是以文献和信息为主,但当今时代下,用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对文献和信息的需求,而更加需要知识方面的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转变原有的服务方式,在满足用户显性需求的基础上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新时代下,用户对知识内容和知识获取环境产生了新的需求。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主要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一方面因为网络方便、快捷,获取的资源时效性高;另一方面因为网络可以根据用户本身的特征进行个性化推送。这就迫使高校图书馆更新自己的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方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借助大数据技术,将海量化的知识进行分析后提炼出新的知识供用户使用;深入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借助智能技术,为用户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3 能力发展驱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用户新需求的巨大挑战。图书馆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能力问题[9]。面临用户产生的新需求,图书馆需要更新自己的服务能力,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能力体系,才能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资源。

新时代下,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给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与传统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因素要求图书馆挖掘新的能力,发挥出新的价值,图书馆的价值不是根据他所提供的馆藏的规模来判断,而是根据所提供服务的质量[10]。高校图书馆一次次地转型,体现出图书馆在努力地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找准定位,创新自己的服务。

2.4 主动创新驱动

时代在不断变化,文化、政治、教育等因素不断驱动着图书馆前进[7],国家在转型,高校图书馆已不能再裹足不前,应积极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坚持创新理念,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3 南昌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3.1 现状

近几年来,南昌大学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学科服务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努力助力“双一流”建设,但在学科服务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①从管理建设方面看,缺少相关的学科服务制度,管理较混乱,缺乏专门的学科服务部门,不能有效地助力高校学科服务的发展。没有建设健全的学科服务评价制度体系[11],对于馆员的工作质量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做到按劳分配。缺乏完善的奖惩措施,既无法吸引人才,又无法提高在职馆员的工作激情,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馆员的服务工作流于形式。②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南昌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学科资源多为数字资源及学科书籍等,很少提供科研数据、在线共享课程等内容。③从用户服务方面看,学科服务内容单一。南昌大学图书馆至今没有设置学科服务栏目,用户进行学科咨询更是无从下手。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仅为分析学科ESI数据。此外,对于学科信息素养的教育停留在对信息能力的简单培训上,单调乏味,且在用户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等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的相关课程。

3.2 对策

通过对南昌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调研,笔者认为,南昌大学图书馆可从管理、空间、资源、馆员四大要素出发,将助力“双一流”建设落到实处。

3.2.1 管理模式创新

建设一流的图书馆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工作体系[12]。通过调查发现,南昌大学图书馆缺失相关的学科服务制度,第三方用户主导的评价体系更无从谈起。因此,基于“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笔者认为,南昌大学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改变。

第一,建设健全的学科服务制度。①学科馆员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图书馆员的能力问题成为影响图书馆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3]。未来的图书馆员不再是简单的图书管理员,而是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馆员。因此,馆员需要取得一定的学历以及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图书馆的工作,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②学科服务团队制度。建立专业的信息素养教学团队,切合学校、院系的需求,提供切实、针对性的情报分析服务[14]。第二,变革管理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用户参与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共建中来。学科服务人员可以由专业馆员加情报学专业的研究生构成,在锻炼学生素养的同时减轻馆员的工作负担。第三,建立馆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线上开设用户匿名评价反馈系统,实体馆增设意见簿,通过第三方评价、用户监督提升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馆员进行全面精准的考核评估。

3.2.2 空间优化

“双一流”方案的提出,使得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对图书馆空间的再造,不再一味提供“馆藏—借阅”服务,开始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交流空间,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陈列文献资源的布局,节省了空间资源,增强了功能适用性。浙江大学图书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分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新空间服务,通过不同功能的空间布局,为用户创造思想交流的空间[15]。南昌大学图书馆在空间设施服务上缺少主题空间的开设,图书馆分享和交流的功能没有很好体现出来。为更好地吸引基本不到馆以及不到馆用户,第一,南昌大学图书馆可以与人文艺术系进行合作,将大厅、走廊等一些闲置空间交给艺术生用于展览、创作区等的使用。第二,南昌大学图书馆应重新布局馆藏空间,以主题空间为主、阅览室为辅,为用户提供更多思想交流的地方。比如增设支撑教学的学习空间、新技术体验空间、支撑科研的研究空间、创新空间等,提供朗读的制作空间,并向用户免费开放。引进3R技术(AR、VR、MR),用户可以免费体验新技术。第三,在图书馆的中间部分增设书咖、影音、音乐鉴赏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休闲服务。第四,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为到馆用户提供智慧服务。

3.2.3 资源建设

新一代高校图书馆的能力不再仅是宣传推广本馆的资源和服务,而是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16]。用户希望查找到的资源是经过深加工过的知识,而不是碎片化的原始信息。因此,南昌大学图书馆应首先重新布局自己的馆藏资源,最终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细粒度划分[17]。其次,除电子资源、纸质资源外,也应关注一些流动的信息,比如在移动图书馆增设一个板块,专门为用户搜集社会上发布的最新消息、政策等。第三是研究数据的管理。建立免费的机构库,收入南昌大学师生发表的论文,归纳整理后,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获取,并将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在保存完整的同时开放出来供用户使用。第四,重视特藏文化资源,如开设赣文化资源专栏等。

3.2.4 服务优化

实践证明,馆员队伍在助力“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8]。因此,南昌大学图书馆需丰富学科服务内容,拓展学科服务方式。

(1)丰富学科服务内容。南昌大学图书馆目前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仅是简单的参考咨询,因此,图书馆应在此基础上逐渐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在参考咨询的基础上增设基于学科领域专家和专业馆员的专题咨询服务,辅助用户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建立学科导航库,汇集具有相同知识需求的用户,促进用户间的知识交流与分享[19]。图书馆还需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2)拓展学科服务方式。图书馆应加强微博、微信、博客和客户端的使用,全方位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综合实际调查和文献调研,建议南昌大学图书馆建立科技情报所,成立专业的团队,与科研人员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嵌入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比如参加学生开题、开展学术培养报告等,全程为用户提供创新、增值的知识咨询服务。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双一流馆员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