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021-01-07

河南建材 2021年12期
关键词:磁粉射线超声波

王 军

九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瑞昌综合检验所(332200)

0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便于后续作业开展,需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有助于各项检测工作的开展。

1 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1.1 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检测过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建筑内部各构件的全方位检测,以此找出潜在性的工程问题与风险,但在技术应用前,应确保试件未受破坏,并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以保证试件检测全面性、科学性。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后,便可投入正式使用,但使用的时间越长,建筑内部的构件损坏越严重,影响建筑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若工程建设位置的环境较复杂,也会干扰各类施工设备的正常运作,加剧设备腐蚀,导致内部变形。该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设备内部各构件安全,且其性能也得不到发挥,为此,可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构件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排查结果,制订有效的处理措施,为设备良好、连续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为增强材料质量,也需合理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定期检测,对不符合设备运作的构件材料应予以更换,以便规避由施工设备引发安全事故风险[1]。

1.2 优化工艺流程

建设施工时,应重视先进工艺与方法的使用,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为检测作业的精准性搭建良好环境。如今,无损检测技术是工程检测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发现施工存在的不足,将分析过程与结果作为依据,合理调整并优化制造工艺,促使工艺质量与价值得以提高。对焊接工艺进行检测,可采用射线照相检测法,既达到优化工艺流程的效果,又可从根本上提高焊接质量。

1.3 实现远距离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可搭配网络信息技术共同使用,确保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同时还可在线收集检测数据,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数据支持。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运用,可实现远距离检测的目的,但需借助计算机设备方可达到数据收集的效果。此外,还需配置数据接收设备,为作业人员数据分析提供便利。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完成信息的汇总,并依托于其所具备的数据解读功能,实现对检测结果的全面掌握,以此减少人力投入,节约检测与分析成本,便于检测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2]。

2 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磁粉检测技术

磁粉检测技术通常将工程中金属材料的实际分布作为依据而开展的检测工作,对材料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可从检测结果中找出材料质量的缺陷,甚至可以判断出其他不良状况。磁粉检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适量磁粉撒到金属材料表面,目的是磁化金属。

其次,对磁粉在金属表面上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若磁粉能够均匀吸附在材料上,则说明所选用的金属材料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如果磁粉的分布呈不均匀分布,表明此金属材料表面存在裂缝,不宜被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

最后,根据磁粉分布的实际表现,合理优化金属材料质量,以保证工程整体安全。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而言,磁粉检测技术体现出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势,是金属材料质量检测的最佳检测技术。如今,又针对此技术研发出多样化新型产品,如可用于200℃环境下的高温磁粉及LED黑光灯等。这类产品被应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可进一步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为检测工作的推进与优化提供支持[3]。

2.2 超声波检测技术

现阶段建设项目作业期间,最常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是超声波检测,该技术的检测依据为声波。建筑质量不同,检测设备接收到的声波表现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工作人员需按照与工程质量相关的标准分析出建筑结构内部缺陷,便于建筑改良、优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有效执行。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使用,且获得的检测结果通常不会受到影响,基于这一优势而被频繁应用于工程检测作业中。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为提高检测结果精准度,确保工程质量,应用了超声波检测技术。将该技术运用到地下连续墙施工检测中,利用技术优势与特点,找出成槽缺陷,并对缺陷部位进行填补,完善工程不足,确保最终呈现效果达到工程设计标准。钢筋工程中运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判断钢筋笼的位置,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评估混填土方量时借助此项技术,实现对该环节施工成本的控制,避免发生建设成本超出预算的问题。

通过对各类建筑工程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该技术不仅具有文章中涉及到的工程优势,还能全面提升工程效益。若最初工程效益在50%左右,当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后,工程效益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升10%。此外,还起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作用,大约提升7%左右。若以长远的眼光对建筑工程进行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再次增强建筑质量与安全,且建筑各方面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利于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4]。

2.3 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技术

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有效穿透不同介质,规避外界环境及因素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不良影响,并在这一条件下,完成工程质量的检测,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射线探伤的作业原理是依托于射线信号强弱程度实现对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全方位检测与分析,若在此过程中射线信号发生异常,如出现断崖式衰减现象,则说明该建筑的质量需进一步完善。应用射线探伤检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且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在数据的支持下可消除建筑工程中在质量方面的隐患。

当前建设项目中常使用的射线探伤检测方法有X射线探伤技术和β射线探伤技术两种。射线不同,使用的检测设备也存在差异性。以X射线检测设备为例,该设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5]: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检测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供指导;射线发射器,将X射线发送给待检测目标建筑或构件;高压发生器,主要功能是为检测仪器的良好、连续运行输送动力;冷却系统,为仪器安全运作提供保障。

2.4 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与射线探伤检测技术相似,雷达无损检测也表现出较强的穿透性,且检测速度快,一般被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工程中,为施工人员建筑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实际应用时,需先对雷达发射区域进行确定,然后合理设计雷达发射方向与速度,以保证雷达可被发射到指定位置,强化建筑工程检测效果。依托于检测结果,对检测区域的质量及裂缝情况进行总结[6]。

以某建设项目为例,该工程选择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因该技术具有信号强、分辨率高、定位精准的优势,能够对建筑内部结构较中间部位的质量进行探测,从整体上提高工程质量水准。操作流程如下:先做好检测文件的编辑,以此为基础,对雷达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全面分析滤波,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开展雷达信号的检测工作,利用图形编辑器,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编辑并生成检测报告图,为后需检测与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2.5 新型无损检测技术

BIM钢结构检测技术是近期新研发出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工程价值,通常被应用于钢结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业中。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其优势是可生成检测图像,同时还可依据图像实现钢结构的分解。在此基础上,使用去噪处理法实现对钢结构检测图像的处理,全面提升最终图像的清晰度,达到工程无损检测的效果。但在应用BIM检测技术时,需合理并准确选择检测点,以保证检测结果真实且准确。

灌浆套筒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检测对象为装配式建筑工程,该技术的使用需依托于套筒灌浆饱满度,但射线法与高频雷达法均不能提升饱满度,因此,可采取阻尼振动法进行工程检测作业,充分发挥该检测技术的工程价值。

3 结语

建设行业的发展,致使传统检测方法已达不到工程检测精准度的要求与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各类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取代传统检测而被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促使建设项目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磁粉射线超声波
角的度量错例分析
表面改性对注射成型粘结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浅谈《磁粉检测技术》在线教学提问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磁粉检测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蝙蝠的超声波
基于Niosll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蝙蝠的超声波
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