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研究

2021-01-07陈昕宇

河南建材 2021年12期
关键词:桩基础土建桩基

陈昕宇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10023)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各城市地区建筑行业实现了迅速发展,而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实现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双丰收,是广大建筑企业所需思考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控好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桩基础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土建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将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上部结构施工及使用,所以其他是质量控制应重视的重要内容[1]。在土建施工中,通过对桩基础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地面不平、因自然灾害引发地基失稳等问题,进一步保障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切实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1 桩基础技术概述

1.1 桩基础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施工现场的岩土应力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同时受建筑荷载影响,基层底部也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形情况。桩基础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深基础技术中的一种,在提升地基稳定性、地基平衡力方面可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并可实现对地基深陷的有效抑制。结合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状况,桩基础技术主要表现为高承台桩基和低承台桩基两种应用形式,其中,高承台桩基又可划分成预制桩和灌注桩,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中广泛推广的两种桩基础技术[2]。低承台桩基在地下完全掩埋,通常应用于高层建筑项目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当建筑工程遭遇诸如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侵袭时,桩基础技术可实现对不同方向承载力的有效转移,让其散布于桩基局部的土层中,以此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作用力对建筑工程造成的破坏。

1.2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价值

如今,桩基础技术已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首先,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可通过提升持力层群桩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结构荷载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内部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陷等情况的发生。其次,桩基础技术在相比较而言较为松散的基层上可发挥有效的固定作用,依托这一途径,可有效抵御外力对建筑地基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有效防止建筑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3]。最后,桩基础技术凭借其牢靠、稳固的桩体结构,可有效承受外部因素的侵袭或压力负荷,显著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在应用桩基础技术时,应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方的地质条件、土建工程特征等,选择有效的桩基础技术,建立科学合理技术应用方案,保证各项技术的应用水平。

2.2 安全性原则

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桩基础技术应用中,应秉承安全性原则,实现对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在这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结合建筑结构承载力,在桩基础施工时,评估是否出现承载力问题,开展好验证工作,确保承载力与相关规范标准相符。在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还应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保证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有效性。

2.3 进度性原则

为保证桩基础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应用桩基础技术时应秉承进度性原则,保证施工与工程周期之间的有效匹配。如在土建施工中出现粉砂土壤、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应调整人工挖孔的形式,引入机械设备挖孔,一方面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防范安全隐患,提升桩基础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实践

3.1 开展好施工准备工作

3.1.1 开展好施工现场勘查工作

桩基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现场开展勘察,了解施工现场全面详细的地质数据,为桩基础施工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在勘察过程中,还应对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了解,获取信息后开展汇总处理,掌握地下水情况及开挖深度。另外,施工前还应对施工现场土壤特征进行调查,并结合土体特征获取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对其侧助力特征值等开展分析。

3.1.2 开展好设计方案审核工作

工程设计方案影响着实际施工效果,因而,必须要开展好设计方案审核工作[4]。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互动,特别是对相关重点施工环节开展全面核查,防止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

3.1.3 开展好桩基整体高度评定工作

桩基高度设计影响着桩基整体的稳定性,所以技术人员应对每根桩基的高度进行严格控制,掌握放线定位,确保桩基高度控制的精准性,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

3.2 选择科学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一方面应选择科学适用的桩基础类型,另一方面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表负载力开展全面分析,并推进人工挖孔灌注桩与冲孔灌注桩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实现工程设计的有效优化。在此期间,应依据施工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土壤特征等评定各式各样桩基础类型的实用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从中选择科学适用的桩基础类型。因为一些地区建筑工程在施工或者使用时会遭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以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此方面问题,结合周边建筑物特征及地下管道布设情况,选择桩基础类型,为接下来施工的安全顺利奠定良好基础。

3.3 开展好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工作

钢筋笼吊装前,应对主筋规格、数量、长度等进行检查,尤其要确保与承台的锚入长度应超过35d,应观察钢筋在垫块部位是否因为避让垫块而出现间距过大情况,观察箍筋弯钩长度勾住主筋与否。吊装应对应钢筋笼的中心部位,合理调节吊环。垫块的强度应控制在桩身混凝土强度以下。倘若为干孔,可引入串筒、振动溜管等辅助设施开展混凝土浇筑。针对渗水量较大的桩基,可通过桩基进行蓄水处理,然后开展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确保导管与桩径相匹配。如对于桩径超过φ1500mm的桩,应选用300mm内径的导管。对于桩径在φ800~1500mm的桩,应选用250mm内径的导管。桩径不足φ800mm的桩,应选用200mm内径的导管[5]。

3.4 加强施工管理

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管理至关重要。依托有效的施工管理,不仅可提升施工规范性,还可防范引发安全、质量等问题。为此,对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同样应加强施工管理。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对工程施工进行明确规定,实现对施工行为的有效规范。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实行岗位责任制,尽可能确保施工人员责任的有效发挥,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能。另外,还应严格落实检查机制,质检人员应开展好对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工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予以返工整改,保障施工质量。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为使这一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应开展好施工准备工作,选择科学适用的桩基础类型,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推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及应用桩基础技术,进而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及效率。

猜你喜欢

桩基础土建桩基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桩筏基础在处理桩基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建筑桩基检测及质量控制
桩基础古今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