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微课设计与开发
——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例
2021-01-07刘伟
刘 伟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2009 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被正式列为高校必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提升求职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合理规划自身发展。 课程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时间跨度大,受众面广。
然而,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主题词,检索到的546 篇文章中, 有近80%谈到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个性化指导等方面,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但针对课程具体应如何设计才能使该门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真正起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谈的并不多,基于此,本文以“极简教育技术”[1]为理论支持,探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与极简教育技术高度适配
2018 年,黎加厚教授基于艺术上的“极简主义”,首次提出“极简教育技术”概念,意指对原有的教育技术进行整合创新,去除可有可无的框架,抓住根本要害,形成少而精的内容[2]。以极简教育技术为指导,开发设计微课,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针对性不强、互动性不够等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要求丰富、多元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涵盖职业生涯概念,自我探索,职业决策,就业准备,创新创业[3]等多方面内容,若想将上述内容一一在课堂上完整呈现,实施难度非常之大。 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内容集中于某一类专业知识,该门课程涉猎了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多门类知识,而事实上鲜少有教师对上述专业知识均能熟练掌握。 极简教育技术指导下的微课设计,时长在5-10 分钟[4],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时长较短,本身对教学设计者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设计者更好开发设计课程。 同时,将复杂的课程拆分为若干个短、小的知识点,改“大水漫灌”式教学为“精准靶向”指导,借助互联网融入更多教学资源,满足了教学内容需丰富、多元呈现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对象需求交互、共享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授课对象为在校大学生,“00 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巨大转变, 师生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5],学生作为更为积极主动的一方出现在教学活动中。 人本主义学习观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们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是一个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获得满足,也容易保持[6]。 一方面,“00 后”大学生受网络影响或多或少呈现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有调查研究显示其学习注意力,前15-20 分钟内可以较好集中,后 20 分钟则下降极快[7],5-10 分钟的微课设计可以很好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完成更高效的学习。 另一方面,通过极简教育技术设计的微课,改变了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可以融入视频演示、课堂讨论、角色模拟、课外知识拓展等内容,大学生在参加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参与多项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交流,有效丰富了课堂表现形式,有利于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 实现了教学对象交互、共享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追求方便、实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授课教师构成较为多样,既有专业课教师,也有思想政治辅导员,亦有就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多样化的教师构成一方面丰富了教师队伍,但也造成了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 极简教育技术设计的微课可以借助多种多媒体网络技术,如H5 移动微课、微信小程序、超星学习通等,软件本身即可将教学内容生成较为合理的排版布局, 讲授者演示较传统的课堂PPT 播放更为灵活、立体,容易嵌入影音等教学资源,从程序上实现对课堂内容生动、多样的展示。 推行此类方便、实用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员背景、岗位不同教师迅速掌握更为多维的教学方法,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
二、 极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微课设计的内容与流程
以极简教育技术为指导,设计微课,其核心在于如何高效简洁的完成教学任务。 按照“学习者中心”[8]理论,微课设计需首先明确评价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目的,这里的评价者即指接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学生。 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和学习者、环境分析,编写教学目标。 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开发评价方案、教学策略、筛选教学材料,并积极关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评价,不断修改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分析,设计和实施教学。 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课程安排、课程设计、技术开发。
(一)课程安排与成长成才同步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总体分为十一个大模块,设计微课首先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课程安排,结合不同模块的内容分配给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如前三个模块为认识职业生涯、兴趣探索、性格探索,这一部分内容为职业生涯的启航阶段,适合安排给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并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第四至六模块分别为价值观探索、 技能探索和探索职业世界,由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学习。随着大学学习的推进,学生逐渐进入到专业课学习阶段, 此时开展职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专业课学习相辅相成,更易于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兴趣。第七至九模块为职业决策、制定学业计划、职业素养和能力,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面临着升学还是就业的双重选择,此时教导学生开展职业决策,并通过制定科学的学业计划培养与职业行为相关的素养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在毕业年级开展就业准备和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教育,指导学生制作简历、进行面试准备,保障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对于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显得意义尤为重大,并由此实现对学生全程全方位跟踪式的就业指导。
(二)课程设计注重精炼简短
微课的课程设计总体分为五个部分:片头、导入、问题设计与提问、主体(讲解与内容呈现)、小结(收束)[8],各个部分均要呈现出短而精的特点。
(1)课程起始建构学生期待
在片头设计上,要紧贴教学的主题内容,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以第一模块“认识职业规划”为例,在片头部分可插入生涯规划彩虹图以及行业精英图片,使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结构紧凑,要素完整,且能够引起学生探索什么是职业规划的兴趣。 导入部分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情境性、趣味性、亲和力、针对性兼具。
(2)课程核心讲清重点难点
具体到授课的主体内容要注意内容聚焦,依然需要保持短小精悍的特点,注重结合授课对象特点,以激起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同样以第一模块为例,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授,包括什么是职业生涯,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哪些和怎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中第一部分先讲解什么是生涯,再引出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生涯,以及职业生涯,使学生明晰概念。第二部分重点讲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体确定职业目标、提升职业选择能力,促进个人潜能发挥,激发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通过讲解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教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明确问题的意义在于启发和引导,要具体微小,要注重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背景进行提问。
(3)课程回顾提升教学效果
在最后的小结部分,要注意与课程片头的呼应,保持课堂内容的整体性,可对整个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并提炼核心内容观点,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识记,完成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和提升,达成教学知识、态度、技能目标。
(三)技术开发即时互动充分
微课制作,一方面在于内容上的精心设计,另一方面则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利用。授课者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微课设计相关的小程序,如PPT、音视频制作、互动板块开发、录屏软件、H5 网页制作等, 通过音视频与文字的相互转化、影音的插入、公众号素材的批量导入,实现对内容呈现的技术保证。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可通过弹幕的设置方便学生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同步作答,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增强师生互动;亦可设置课堂讨论区,学生在讨论区留言发帖,此时老师的作答是非同步的,一般在课下对学生的留言进行回复,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 可设置资源共享区,分享电子书、经典视频、其他学习资料等内容[9],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还可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考试、作业等内容,并一键导出考试、作业成绩,制作试题难度、成绩分布图表,建立学生学习动态档案,精准分析课堂教学效果,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堂教学。
三、极简教育技术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微课设计与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讲好课程核心内容
传统授课一般一个课时在40-45 分钟一节,而微课通常在8-10 分钟,依据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进行拆分,每节微课集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要求教师对整个课程知识架构、体系熟练掌握,准确提炼出课程的核心观点和关键知识点,精准设计微课内容。 通过微课进行授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当节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授课时间跨度拉大,提醒学生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关注职业规划内容,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学习习惯。
(二)注重真正实现师生间双向交流
微课授课方式较之传统的授课方式, 最大区别即在于老师与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 要实现双向互动,必须通过课程相关环节的精心设计完成, 也只有真正实现双向互动才能实现微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互动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师生对等交流的内涵, 要求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主动发现知识,主动吸收知识,改变以往教师一人讲授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开展生动的交流互动,如以ARCS 模型[10]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组织学生开展目标评价、行为评价等,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做出快速反应,以此有效掌控教学节奏。
(三)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理应要发挥与思政理论课的协同效应。 当前,大学生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大学生不就业、“慢就业”[12]的现象愈演愈烈。 尝试开展微课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就业质量。通过微课教学,在线上组织课堂内容, 可以使学生以更为轻松的心态加入课堂活动中去。教师在师生对等互动中,发挥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使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