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2021-01-07王文英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王文英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给国家、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面对疫情期间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思政课教师勇担育人使命,发挥思政理论课程育人优势,通过线上教学,开展特殊时期线上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培养担当时代大任的有为青年。

一、疫情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特殊意义

(一)有助于突显思政理论课的时代特性

2020新年伊始,疫情扰乱了国人正常的工作生活步调,高校为完成教学工作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结合院校实际情况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切实保证 “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 疫情突如其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各种负面舆情蜂拥而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次考验,如何应对疫情大考做好思政工作,是每个思政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的时代性要求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不断吸收新的素材融入课程教学,将思政课真正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最受欢迎的课程。疫情给思政教师带来考验的同时,也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最新最鲜活的材料,如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通过线上思政理论课教学做好疫情期间高校育人工作,是疫情社情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现实要求。

(二)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制度的优势凸显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思政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学生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如何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地位,都是思政理论课需要直面的新挑战。思政理论课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思政理论课教师要有这样的觉悟:自觉掌握媒体新武器,增强自身实力,能够利用好战“疫”鲜活素材,拨正消除网络不良声音对学生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现实中的感人事迹、案例与课程性质以及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在虚拟空间利用新的教学方式,严守网络思政主阵地,引领网络空间价值导向,在多元中确保思政主导地位。

(三)有助于提升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

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作为比较适合开展线上教学的课程,第一时间全部实现了线上教学。思政理论课教师开拓互联网虚拟空间新阵地,继续打一场线上育人攻坚战。线上教学对思政理论课教师提出挑战:如何运用好现代信息工具做好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如何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适时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传达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批示精神,讲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宣传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抗疫精神,是全体思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国情省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敢于直面风险挑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正确面对疫情,科学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利用线上教学这一新形式,将育人工作空间延伸到网络,占领网络思政阵地。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开展,迫使思政教师不得不快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的能力,了解网络信息工具的操作与使用,提升线上育人战斗力。

(四)有助于促进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发挥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作用,重视“互联网+”在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中的作用。“互联网+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我国高校未来改革的一项趋势。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鼓励高等学校教师探索利用网络空间创新教学、科研模式,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疫情期间各大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积极组织线上教学,引导教师创新应用,实现线上教学应用常态化。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是高校践行“课程+互联网”模式的契机,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大练兵。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疫情期间,思政理论课教师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建设空中课堂,突破线下课堂时空界限,发挥多元在线教学优势,开课两周全院专兼职思政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架起多元立交式“空中课堂”,在思政理论课5门线上课程(含中师阶段两门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线上教学周均开课56次112节,周均发放任务点159次,录播、直播、慕课视频每周约2300分钟,同时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学习评价和问题诊断,开展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与指导,在线讨论周均开展约77次,引导学生主动应用网络教学APP,实现学习应用的常态化。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加强学生科学、安全、创造性地使用空间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疫情期间思政理论课线上教学困境

(一)线上教学难以监管,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在课堂教学问题上,有“三分教七分管”的说法。“管”占据七分,可见没有管理的课堂都是无效的。在传统课堂教学时,想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仅要把知识点传授好,更要重视课堂上学生的管理。而线上教育在这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线上教学实施中师生互动交流不够,存在教师自说自话,学生“挂机”隐身现象,学生在上网课时,老师无法得到真实反馈,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管理。根据《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33.36%的受访学生对线上教学不满意,认为线上教学“缺乏学习氛围,不能收心学习”“不适应线上教学,想早日返校”。只有83.05%的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参与签到,考勤,从不逃课”。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名正言顺”使用手机,“美其名曰”好好学习,即使是上课期间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段,对某些同学来说,游戏和电影也比较有诱惑力,一些学生签完到以后直接去玩游戏,或者一边上课一边聊天,教师在后台无法实时监管学生的线上行为。缺乏有效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对于绝大部分缺乏自律性的学生来说,教学成了形式,效果成为空谈。

(二)缺乏有效课堂反馈,线上教学低效滞后

好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于铸魂育人。对思政理论课来说,铸魂育人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归宿。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师生双主体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教师知识的过程,更是接受习惯的培养、品行熏陶和精神感染的过程。每个人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不一样,教师的知识传播以及育人价值只有在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中才能实现。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通过线上提问、课下作业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以此来改进教学方式。当下线上教学其实更接近于传统低效的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线上教育基本上不可能进行有效地反馈。线上教学中,教学界面千篇一律,少有学生期待的惊艳组件和元素出现在直播教育工具上,学生只能看到教师扁平、单调的电子影像,或是只有课程内容的录屏视频,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电脑里老师冰冷的教学。“亲其师信其道”,网络上的教师人格魅力的受到影响,形象缺乏温度,学生的向师性受到限制,课堂反馈不积极。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很难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线上教学调整滞后,线上教学低效。教师多采取增加作业量弥补线上教学效果缺陷,这给师生均造成沉重负担,学生产生排斥线上教学心理,线上教学陷入低效循环。

(三)线上教学不够成熟,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线上教学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可以灵活运用有趣的平台手段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反观线上教学实际,目前授课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应用线上平台于教学工作中,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反而成为了教师上课的心理负担。一方面,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网络、线上教学平台的能力不足。疫情期间特殊环境要求所有的理论课程改为线上教学,教师往往是仓促学习之后立即投入实践,许多教师没有能够及时掌握熟练使用线上教学设备。有些教师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不会也不愿意解锁平台新技能,严重影响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造成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收获了更少的成就感,造成巨大的心里落差,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网络状况直接影响着线上授课效果。由于全国学校同时开展线上授课,线上授课平台普遍存在网络不够稳定,出现卡顿情况,高校普遍采用的线上教学平台“学习通”一度被广大师生戏称为“学习堵”。虽然这与听课者的网络设备不无关系,但卡顿造成了教师授课的停顿、中断,影响了整个课堂的连续性。再者,线上授课的效果客观评估标准没有完全建立。许多学校响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号召,教师短暂培训仓促上线,造成线上很多课程授课差强人意。而学校也缺乏相关经验,暂未健全合适维度的考核标准。即使收到学生反馈,一时之间也很难找到解决方法,或短时期之内也无法提升教师线上授课能力。虽然这一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师线上授课经验的积累得到解决,但是目前线上教学实施确实陷入难以改善的局面。

三、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选好素材,增强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思想性

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花大力气,紧扣时代背景结合思政理论课程的特点,组织好教学素材,利用好教育时机,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优势。2020年2月17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线上开课第一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精心打造了《思政第一课》,对全校四千余名学生开展爱国、敬畏生命、遵守规则等内容的教育。线上直播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课堂反馈收集师生参与抗疫事例,教师及时把这些内容融入授课过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线上直播中有学生感动流泪,收到良好教育效果。所有思政教师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中,结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入战“疫”材料开展课程教学,让战“疫”元素融入思政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增强学生对责任、信念、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刻认识。

(二)用好平台,增强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操作性

积极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形态,扎实推动将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教学具体实际进行深度融合的线上教学。以本次线上教学开展为契机,加强学校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一是打造“通、连、顺”的线上教学平台,保证网络通畅、连接顺畅。在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时,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线上教学平台,在“超星学习通”“云班课”“智慧树”等在线平台基础上,结合QQ群、微信群、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架起多元立交式“空中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特点灵活选择线上教学平台,保证线上教学按时正常开展。二是培育教师一专多能的平台使用能力。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具备一定的处理线上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建立线上教学平台使用交流群,教师可以在群中分享自己在线教学经验;邀请平台工作人员,实时在线教授指导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学校要求教师至少能够熟练运用两种线上教学平台,为防止因一个平台问题导致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可以立即改选第二个平台来继续进行。三是综合运用网络资源合理设置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过程中为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要尽量解锁开发线上平台的功能,线上签到、在线投票、主题讨论、抢答、问卷、拍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的线上思政课充满新鲜感;利用视频、语音、图片、资料链接等方式,扩充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未知的领域中体会探索的乐趣,提升教师线上育人实效。

(三)加强监督,增强思政课线上教学的优越性

思政理论课程是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和政治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师作为引路人和铸魂者,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备家国情怀,自觉担当使命责任。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学校要开展“督导结合”的线上教学管理模式,强化二级教学“督导结合”。一方面,要求思政教师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相关责任。严守师德师风,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严肃教学纪律,注意网络言行规范,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在线授课,确保督出“规范”;另一方面,二级教学督导组随机开展在线听课活动。二级督导负责人加入思政教学班级群,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并给予及时的提醒和指导,确保导出“实效”。再者,鼓励思政教师综合利用有限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探索增强线上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一是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学习通、钉钉群、微信、QQ齐上阵,既能确保网络通畅,思政课程不断线,也能避免总是使用一种平台,出现审美疲劳,学生学习情绪怠惰。二是创新思政线上课堂教学方式:主题讨论、线上辩论赛、投票、随机选人等融入课堂教学,抓牢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三是思政花样作业,延伸教学时空,强化教育效果。作业是强化知识学习弥补教学不足的有效手段,花样思政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线上主题讨论、课下思维导图、捕捉感人瞬间照片、思政微视频等把课程内容、学生生活以及新潮微媒体结合起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减轻学生作业心理负担,让学生感悟不一样的思政课,增强学生线上思政课的获得感,提升思政理论课线上教学的实效。

四、小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在此次突发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全面开启思政理论课线上教学,解决好思政理论课线上教学短板,提高高校思政课线上育人水平,提升疫情期间线上思政课实效性,是高校将思政工作贯穿线上与线下,真正实现全员全线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