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2021-01-07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张海方

天津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动手教学模式

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 张海方

一、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操作准备活动始终以教师为中心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课堂教学主体由传统的教育工作者转变为教育学习者,因此在后期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但就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操作材料准备过程中始终以教师为主,缺乏师生个性化的重组与整合,因此在后期操作活动设计时也存在成人化的倾向,操作活动质量与预期活动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操作过程未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活动流于形式

在进行操作活动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活动的重心始终集中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却忽视了对学生操作兴趣的考虑,因此导致设计的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与课程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地联系。长此以往,受操作时间和学生操作能力的限制,操作活动流于形式,操作效果与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最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

二、现阶段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在进行操作材料准备和活动设计时需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操作准备活动始终以教师为中心,是动手操作实践难以取得预期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产生,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操作材料准备到活动设计,教育工作者都要紧紧围绕小学生,在综合考虑他们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确保动手操作贯穿于整个课堂实践中,从而在确保预期教育效益最大化发挥的同时通过对操作材料进行适度的调整与加工,充分挖掘操作材料所隐藏的认知功能。如在进行“圆锥的体积”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材料准备时,教师要先思考学生的认知障碍,在明确学生本身学习实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教学操作材料——“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并通过设计“倒沙子”活动,如将“同高、同直径”圆锥中的沙子倒入圆柱中,使学生明确“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概念,而后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难点,突破教材的限制,以此为生创造性操作提供充分空间的同时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进行指导,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阶段由于是学生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初始时期,因此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从根本上提高动手操作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应用质量和应用效率,对小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有效指导,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与预期应用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教学的现状,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亲自尝试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从而找到能激发学习操作兴趣的活动形式;而后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整合各种非预期性的课堂资源,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细致观察,从而确保动手操作应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合理性,最终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运用生活素材,挖掘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初始阶段,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还不成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将“动手操作”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是极为必要的。而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效,积极运用生活素材,挖掘教学资源,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但由于概念的抽象化和空间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要想解决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明确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教学资源,以此在降低学生对课程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同时,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生活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动手参与意识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同样也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而正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效,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极为必要的。为此,从根本上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创设生活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规避学生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所做出的重要教学改革。针对小学生,激发他们兴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但生活情景的创设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从某方面而言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进行“分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个生活情景:在小文生日会上,共有二十名同学来参加了他的生日会,那么将一个蛋糕分为几份,可确保每位同学都有一块蛋糕呢?即教师通过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来引出分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在温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易懂易学。

三、结语

简而言之,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极易导致学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将动手操作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用于教学活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积累学生数学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培养以及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下教育工作者改善现阶段教育现状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

注:本文为福建省霞浦县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x-09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动手教学模式
我也来动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