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是“十四五”时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动力*

2021-01-07符湘林

图书馆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乌镇十四五服务

符湘林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问题是效能问题。决定效能的是什么?我们到很多地方调研,大家经常讲:“领导,我们这里条件很差,场地不足,人不足,经费不足。”为此,国家在2017年3月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就是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各项人财物的保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方面,2017-2019 年每万人的图书馆设施面积从136平方米增加到212平方米,增加了将近60%,硬件设施的保障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与此同时,主观上工作的创新、动能的增加也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要素,客观保障加主观动能创新才会有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1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

纵观全世界,已经进入到第四次技术革命时代。第一次是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第二次是在19世纪末,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是在20世纪下半叶,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为标志,人类进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时代;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进入的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相结合的新科技革命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是主题。

首先,移动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方兴未艾。从2G 到3G 到4G 到5G 时代,我们经历短信、微信、图片、短视频,进入5G时代后网络速度快了上百倍,接下来进入AR、VR 时代。马云讲未来属于互联网,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方兴未艾。

其次,除了移动互联网以外,还有一大波的“黑科技”。在广东这块土地上讲“黑科技”特别有底气,腾讯、大疆、华为都在这块土地上。这些“黑科技”包括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对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第一个取了国籍的机器人索菲亚,沙特国籍,它说有三大愿望:上学、成家、毁灭人类;日本科学家研究的美女机器人妻子说:除了不能生孩子,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李世石和中国顶尖的围棋选手柯洁,而且经过30多个小时的自动学习,最新出的Alpha 0又以100∶0的成绩,把击败了人类顶尖棋手的AlphaGo打败,这些智能的发展都非常迅速。

再次,技术进步造成了跨界融合的日益普遍。随着新的技术发明、新的产品出现,原来的业态可能很快会被淘汰。电冰箱出来以后,过去的罐头,如我小时候经常吃的荔枝、橘子罐头,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因为都能够保鲜了。手机出来之后,像素达到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照相机已经变成了发烧友和摄影师专门玩的器具。乔布斯跨界创办的苹果公司,颠覆了几个行业,结合老百姓的各种市场需求不断推出革命性的产品,过去做电脑做得很好,后来敏锐地意识到移动终端会成为未来大行其道的主流,所以又迅速推出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埃隆·马斯克不是学火箭的,推出的猎鹰重型5号火箭,荷载达到64吨,美国的德尔塔空军只有23吨,这说明一个民营企业也能够造出全世界推力最大的火箭,这也是跨界融合。

2 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

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做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效能为导向。遵循这3个根本的导向,然后采用互联网的思维、社会化的思维、共享的思维、融合发展的思维,而不是一定要顺着以前、遵循以前的传统套路,要根据老百姓现实的需求,根据市场上供给现实的情况,来决定新的供给和服务方式。下面举几个案例。

第一个是看电影。国家广电总局提出来要解决农村看电影方便的问题,要保证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到了上海,提出上海的保障水平要更高,要每周每村看一场电影,结果问题就来了。第一,很多村是空心村;第二,放的电影的拷贝比较陈旧;第三,还要集中到村的活动室来观看,势必造成空放、没有人来看,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反观很多互联网企业,像爱奇艺,把海量的电影资源集中到平台上,一个手机或者电脑打开,想怎么看怎么看,而且大量的电影是免费的。通过收取会员费、广告赞助等方式,它也可以融资,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最高超过300亿美金,用户达到5.6亿。

第二个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很多地方保护非遗,要造一个非遗的博览馆,组织学生观看,但是造一个馆要花很多钱,运营一个馆同样要花很多钱,造好以后有多少人来看?以乌镇为例,通过活化非遗传承,把江南水乡的特色融入乌镇当中,第一步做“栅”观光。1999年陈向宏打造乌镇的时候,乌镇的基础条件很差,在江南古镇里属于比较落后的。1999 年一把大火烧了以后,陈向宏去改造乌镇,第一步改造东栅,做成观光景区;第二步改造西栅,变成度假,所有的人员全部搬出去,统一成立一家公司开发运营,不像很多的古镇分散经营,统一运营之后把互联网的管道、设施条件预先埋好,铺陈好,做得非常现代化,2009 年推出来,一下子受到追捧,游客或者商务人员来乌镇得早点预定,否则一票难求;第三步又做了世界物联网大会,又做了乌镇的戏剧节。如今每年有超过3,000万的游客到乌镇去,大量的乌镇三白酒等江南特色的非遗通过这样活化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保护效果。

第三个是厕所革命。在德国柏林,每千米就有公共厕所,人流量比较繁华的地方,每500米一个厕所。这么多厕所需要比较高的财政支持,柏林市政府想把这些厕所转包出去,找到很多大公司,都不愿意接,结果一个叫汉斯瓦尔的承接了。他脑洞大开,把所有的厕所变成艺术行为的装置,设计得非常漂亮,手纸上都印上了世界名著,上一个厕所可以看一段巴黎圣母院。所以近悦远来,有的人内急要去上厕所,不想上厕所的人也走过去看一看,当做打卡的景点,把LV、香奈儿等大牌的广告都吸引了过来,结果盈利,能够挣3,000万欧元。现在这种服务方式已经从柏林拓展到法兰克福等很多城市。可见,脑洞大开的创新能创造财富。

第四个是上海文化云案例。文化云当初做的时候主要的考虑是全上海每年有那么多文化活动和节庆演出活动,如何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答案是一站式服务。主要是手机端,当然也有电脑端。当时我们提出来要搭建一站式的平台,把所有各层级的资源集合在一个平台上;功能聚焦在活动、场馆、师资、圈子这4个部分;老百姓对公共文化最基本的诉求就是4点:活动在哪里,场馆在哪里,老师、圈子在哪里,聚焦我要知道、我要参与、我要互动、我要评论,这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搭建一站式的平台难点在界面的设定、资源的整合、建设的方式,是市区街镇当做一个项目做还是当几个项目来做?如何长效运营吸引用户?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我们采取了“模式创新”。过去的模式是政府立项政府掏钱,到发改委、经信委申请一笔经费,然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最后委托一家公司把它建起来,建起来以后再自己管好。但考虑到要长效运营才能够产生效益,因此在模式上进行创新,由政府提供资源,让社会主体搭建平台,这个平台对老百姓免费开放,政府主导加社会主体PPP的方式,结果有企业愿意投钱做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投了几亿。建设过程当中除了当时发展中心给了600万建设经费以外,主要是靠企业社会主体的投资。为什么考虑投资?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可以把这个平台变成覆盖全国、有庞大用户流量的平台。后来该企业靠着这样一个模式创新上了新三板,市值达到20多亿。这是整个文化云的建设,从“服务创新”加“模式创新”的过程。现在文化云建设已经覆盖1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未来设想是让它变成文化的“淘宝+大众点评”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

平台实现了管理便捷。每个礼拜天晚上会有三张表格汇总分析全上海16个区每个场馆每个中心的活动量,最初排名第一的是嘉定区,因为嘉定当时正好创建国家示范区,而365天永不落幕的市民文化节是最受欢迎的。这样的一些汇总统计的工具不需要耗费额外的精力,后台会自动生成。后来李克强总理专门对上海文化云的建设经验做出了批示,认为这个案例充分说明运“互联网+”手段可以有效统筹整合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也在上海开了全国文化云建设工作现场会。

3 如何通过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如何通过思维模式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来提升文化服务的效能?有几个重点的工作创新值得分享和探讨。

第一是如何从文化内容为主到文化内容、文化空间、文化服务并重,甚至更加突出文化空间、文化服务。过去到新华书店买书,新华书店里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罗列陈设,但是空间感很一般;现在再去看书店,大隐书局、言几又书局等等,这些书店的空间感、设计感非常好。这对我们的启发是:随着老百姓对文化内容消费的疲劳感,打开手机、电视、网络,能享受到的文化服务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走到文化场馆可能更多的不一定是冲着内容来的,更多的是冲着空间和服务来的,因此我们如何让大门能够开放24小时,做不到24小时开放可以做到错时、延时敞开,让老百姓能够走得进来,享受这个空间感,觉得这个地方不错,我想进去。

第二是从服务者到服务平台的搭建者。过去很多的活动都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员工亲自在向老百姓和社会提供,但是随着各种设施的增加,人手相对不足,老百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服务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量文化类的社会主体在快速发展,比如樊登读书会、威尔士健身等等。这为我们引进这些主体,搭建好服务的平台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公共文化的阵地场所不断扩大,老百姓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从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服务平台的搭建者转变?

第三是打破文化场馆的边界。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边界划分非常清晰,我们有没有想过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打破它们的边界?文化馆里可不可以有乒乓球、篮球?图书馆里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我们看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去我在一个街道工作,我们的商圈很有名,结果一条街都是商圈卖东西的,电影院在隔壁另外一条街,吃饭的地方在另外两条餐饮街,当时看上去觉得配置很好,但现在都融合到一个城市综合体里,年轻人、小朋友、老年人都可以活动,这就是综合体。同样,老百姓的需求变化了,文化场馆能不能也变成综合体?芬兰赫尔辛基Oodi 中央图书馆2018 年建成开放,建图书馆的时候就征询了大量群众的意见,问他们心目当中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大家说图书馆应该是个很舒服的地方。设计师方案出来以后,这么大的图书馆藏书量只有10万册,只占三分之一的空间,其余地方作为公共空间,有3D打印,有厨房,可以做手工做衣服等等,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第四是从公共文化内走向公共文化外。一讲到公共文化,“保基本”“老年人”“小朋友”……给它贴的标签很多。老百姓消费的需求在变化。把相关的社会消费内容,咖啡、文创、零售等引入文化场馆,很多地方在尝试,很多地方有政策的限制,不让做,但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请进来。同时,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出去,像在上海办的“K11莫奈画展”,在商场里面办画展,100 块钱一张门票,趋之若鹜。另外,根据老百姓消费的需求变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设计感、品质感、传播度,让它跟大众的消费能够平级,不要一讲到公共文化,好像感觉这只是保基本的,和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够匹配,我们应该顺应现在的一些需求变化。

第五是用好社会化平台。现在抖音、B站、蜻蜓、喜马拉雅等社会化平台非常发达。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在B站做了一个国乐直播,观看量达到1.1亿,方锦龙老师在里面表演各种各样的国乐乐器,号称“鬼手”,很多年轻人从此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了国乐,靠的就是新的传播平台,因为B站上有许多年轻人。现在有这么多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在喜马拉雅、蜻蜓、B站上传播活动内容,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好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和发展。

这些都给我们的从业者带来了新的要求,要讲政治、懂管理、重服务,特别是要善于思考,会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乌镇十四五服务
乌镇隐墅设计师酒店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乌镇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