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的观念结构:一个数字人文的视角

2021-03-20

图书馆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观念

钮 亮

0 引言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这个突破史华慈认为是“对于现实世界进行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的质疑,和对于超乎现实世界以上的领域发展出一种新见”[1]。中国的孔子就属于这个哲学突破的成员之一。现有研究的大致共识认为,孔子的突破在于追问礼乐实践的精神基础,并把这个基础归于对“仁”的发明。胡适认为孔子的贡献是把殷商民族的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仁以为己任”的儒[2]。余英时指出:“孔子创建‘仁礼一体’的新说是内向超越在中国思想史上破天荒之举,他将作为价值之源的超越世界第一次从外在的‘天’移入人的内心并取得高度的成功。”[3]劳思光也认为“孔子之学,由礼观念开始,进至仁、义诸观念。故就其基本理论言之,‘仁义礼’三观念,为孔子理论之主脉,至于其他理论,则皆可视为此一基本理论之引申发挥”[4]。因此,“仁”是《论语》乃至儒家最重要的一个德性科目大致是没有错的。但“仁”不是一个孤立的观念,它与其他观念一起构成了孔子对人的理解。很多学者将《论语》中重要的概念关系提取出来进行组合讨论,其中二元组合的有“人-仁”[5-6],“仁-爱”[7],“仁-礼”[8-9],三元的有“仁-礼-和”[10],“仁-礼-义”[11],“仁-礼-学/知”[12]。

以上文献,无论是二元关系还是三元关系的讨论,大多将观念要素做平行论述,关于要素间结构关系的讨论不多,且研究多以主观诠释为主,难以形成可重复验证的知识。近年来兴起的数字人文,通过相应的计算手段可以实现对研究论题的量化分析。它的优点一是可以验证传统人文研究的结论,二是可以通过计算提出新的问题,同时结论具有重复验证性。本文尝试实现3 个目的:一是将《论语》中的观念关系提取出来;二是观察观念结构随着阀值不同出现的情况;三是基于观念结构分析《论语》的思想意义。

1 观念网络构建理论与方法

1.1 观念网络构建理论

从关系的角度考察《论语》中观念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依托结构主义和关键词方法。结构主义的第一原则是“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进一步地“在任何既定的情景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景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13]。《论语》是一部形塑中国人心灵结构的著作,从结构主义立场看它应该具备完整和自足的系统。因此“仁”或者其他观念的意义可以通过观念之间的互动影响来揭示。由于结构主义强调“共时性”的重要性,认为语言自身就蕴含着结构要素,因此在对构建出的观念网络进行解释的时候,也以《论语》自身的文本互证为主,较少援引其他文献来说明,借用老子的话就是“以文本观文本”。

观念的载体在文本之中表现为关键词。就关键词方法来说,有学者认为从乾嘉时代延续到晚清民初就有一个对核心关键词的意义考证来辨明儒学义理及其与“六经”、孔、孟之关系的传统,可以算作是关键词方法比较早的来源[14]。不过那时候的关键词研究偏重于义理考辨,还未使用统计的手段。其中系统思考关键词量化方法的研究首推金观涛和刘青峰教授,他们在《观念史研究:中国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一书中使用关键词方法对中国近代思想起源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传统人文研究难以取得的成果[15]。关键词方法特点是:选择某些待研究的关键词,然后将其放回到关键词所在的句子当中,经由句子的上下文来确定该组关键词的观念类型。这种上下文机制采取的是关系的视角,也即通过对比分析句中其他关键词与该关键词的关系来确定这个关键词的意义。这样研究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传统的著述而是句子。它的优点是避开了研究者解读著述的任意性。正如金观涛和刘青峰教授说的:“由于人们在研究时选择代表著作的差异,加上文本解读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者在如何理解历史文本方面有着极大的分歧,解释可以是任意的。”而“依据句子来判断某一个关键词的意义具有相当大的客观性。”[15]能够既反映结构主义立场,又使用关键词方法的是观念网络。

1.2 观念网络构建方法

图1 研究思路

《论语》是由门下弟子编撰而成的语录,这些语录有的是自言自语,有的是问答。在语录内部它们的意义是连贯完整的,而跳出语录,意义有的就发生了偏移,因此本文构建的观念网络是以《论语》中代表语录的句子为基本分析单位。首先通过自然语言分词技术对《论语》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已有文献讨论的议题对自然语言分词结果进行筛查构建观念词典。然后依照正向最大匹配法筛选出语录中与字典匹配的词项,并进行两两连边,重复连接的次数设为边的权重,构建加权网络。最后以边权重的离群点为过滤门槛,对加权网络进行筛选,得到《论语》中的核心观念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思路见图1所示。其中《论语》文本选择中华书局杨伯峻的《论语译注》[16],对论语原文进行数字化处理,文中涉及到解释的《论语》原文均出自于该书,不再做引用说明。

《论语》的核心观念既有单字也有多字,本文采用n-gram方法提取单字和多字的关键词。由于n-gram会产生垃圾字串,在单字过滤方面使用停用词和词频判断,在多字过滤方面采用互信息和邻接熵的统计规则。互信息和邻接熵是常用的发现领域新词的方法,可以用于发现《论语》中包含的多字词[17]。具体步骤如下:

(1)对《论语》进行n-gram操作。n取值为1-6,这样《论语》中包含的核心关键词可以保证基本被召回。其中对于1-gram的单字词,保留大于词频阀值的词和去掉无意义的词,直接存入分词结果。

(2)对多字词进行点互信息(PMI)操作。PMI是一个计算候选词中两个词之间凝固程度的标准,PMI 值越高则代表两个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对于多个单字词构成的多字词,需要将其分解为任意两个词的组合,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PMI,最终取其最小值[18]。其中公式为:

其中,p(w1w2…wi)为多字词w1w2…wi的概率,p(w1)是w1概率,以此类推p(w1w2…wi-1)是w1w2…wi-1的概率。

接着PMI(w1w2…wi)将大于给定阀值的候选词做邻接熵计算,设X=(w1w2…wi),邻接熵公式如下:

其中,Sl为候选词X的左邻接字的集合,Sr为候选词X的右邻接字的集合,p(Xl|X)是候选词X的左邻接字Xl的条件概率。p(Xr|X)是候选词X的右邻接字Xr的条件概率。其中,p(Xr|X)=N(Xl)/N(Sl),N(Xl)Xl为出现的次数,N(Sl)是候选词X的左邻接字集合Sl的数量。p(Xr|X)=N(Xr)/N(Sr),N(Xr)为Xr出现的次数,N(Sr)是候选词X的右邻接字集合Sr的数量。将邻接熵H(X)大于阀值的词汇选入候选词集合。

(3)由于n-gram产生比较多的垃圾字串,设计过滤规则如下:过滤掉候选词词频小于阀值的词,过滤掉PMI小于阀值的词,过滤掉邻接熵小于阀值的词,过滤掉候选词在停用词中的词,将剩余词汇提取出来作为候选词集。

(4)结合金观涛、刘青峰在《中国思想史十讲》中处理的《论语》观念[19]以及其他文献中研究的观念[2-12],最终选定观念字典为“人(217),知(115),仁(110),君子(107),道(88),礼(75),学(68),民(49),天(48),邦(47),乐(49),善(42),德(40),义(24),爱(9),和(7)”。

(5)由于《论语》的每一条语句语义比较完整,所以对《论语》进行句子切分,以语句为窗口进行观念网络构建。语句窗口中包含的观念通过正向最大匹配算法获取。正向最大匹配从左到右扫描字符串,在给定的词典中寻找词的最大匹配。算法流程如下:

①输入:字符串sentence,字典dictionary

②让指针pointer指向sentence的开始位置

③repeat

④计算当前指针pointer到句子末端的长度n

⑤设置m为词典中最长单词的字数,如果n

⑥从当前pointer起取m个汉字作为词word。

(a)如果word 在词典dictionary 中,那么添加word 到列表list,并令指针pointer 定位到word后,回到④。(b)否则,将word从右端去掉一个字,回到(a)。

⑦until指针pointer指向字串末端

⑧输出:筛选后的word词列表list

例如:

dictionary=[‘人’,‘君子’,‘道’,‘礼’,‘学’,‘民’,‘天’,‘邦’,‘乐’,‘善’,‘德’,‘义’,‘爱’,‘和’]

Sentence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Sentence2=“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执行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后得到的每个句子的词列表为:

list1=[‘君子’,‘道’,‘学’]

list2=[‘君子’,‘道’,‘民’,‘民’,‘义’]

对《论语》中每条语句产生的list词项两两连边,构建邻接矩阵,其中重复项则为网络边的权重。对上面例句构建加权观念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观念网络构建示例

2 《论语》中观念的结构

《论语》观念网络中边的权重代表了《论语》关心的话题,《论语》越关注的观念,这些观念间连接的边权重越大。我们对观念的各个边权重进行盒箱图可视化。将边权重的离群点视为《论语》最为关注的观念组合。边权重盒箱图结果如图3所示。盒箱图可以用来观察数据整体的分布情况,利用中位数,Q1 分位数,Q3 分位数,上边界,下边界等统计量来来描述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箱体包含了大部分的正常数据,而在箱体上边界和下边界之外的,就是离群点数据。离群点被定义为小于Q1-1.5IQR 或大于Q3+1.5IQR,其中IQR=Q3-Q1。盒箱图的绘制依靠的是实际数据,不需要事先假定特定的分布形式,能够直观地显示数据的本来样子。盒箱图由于以四分位数和四分位距为基础,大部分数据会包含在四分位范围里,因此识别出的离群点比较客观[20]。

图3 观念网络边权盒箱图

选择以离群点权重作为观念网络门槛探寻《论语》的观念变迁。这种观念变迁类似于退潮,随着水位下降一些重要的观念次第浮出水面。先从最大的离群点91开始,如图4所示,为了凸显观念的结构,将边权重小于离群点的关系设置为虚线。

图4 门槛值为91时的观念结构

首先浮现出的是“人-君子”的观念,这奠定了《论语》这本书的基础,可以说《论语》主要谈论的是“人”。为什么人和君子共同出现的次数最多?在《论语》中提到有几种人的类属,分别是“圣人”“大人”“君子”“善人”“小人”。在孔子的时代,圣人、大人还不是可以成为的对象,儒学发展到宋代才出现“圣人必可学而至”(周敦颐),明代“满街皆是圣人”(王阳明),现代“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但孔子并未阻塞人的自我完善,于是他提出君子的概念:“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相较于圣人、大人、善人更容易实践,这样的人也容易在人们周围出现,使得榜样成为一个可学的对象,有利于德性的推广。不可学圣人,但可以学君子。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发明君子的概念要比圣人的概念更能推动社会的改良。

当离群点为81 的时候,出现了“知-仁”。见图5。

图5 门槛值为81时的观念结构

“知”和“仁”是《论语》中关注的另一个层面的内容。以往文献在分析《论语》的时候,重点放在对“仁”的判断和发挥上,比如劳思光认为《论语》的重点是“仁、义、礼”;余英时认为是“仁礼一体”,均没过多论及“知”的作用。“知-仁”这个结构被孔子论及的地方是: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依照上下文的语义,人何以能够达到“仁”,需要有“知”。但“仁”不是一个具象要素,因此“知仁”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实然”而是伦理意义上的“应然”。孔子为什么认为令尹子文只是“忠’,而崔子只是“清”呢?因为他们遵守的是礼的规范,属于实然的范畴。仁的本质是什么?在孔子看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决定了仁是什么。而孝弟是主体参与到人伦日用中的活动,孝弟的好坏在于主体的反思行为。孟子将其描述为“反身而诚”,如果只是忠于一般的外在规定,就像宰我对“三年之丧”的提问,居丧满足三年即可。然而孔子引导宰我来思考安与不安的问题,这则导向了内省。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因此在“知-仁”这个结构里面,能够触发人的是反身而诚的思维。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主要是对“仁”的反身而诚的认知,它的关注点不是强调外在的形貌。对外在形貌的修持是在魏晋时期的名士身上,所谓魏晋风度,他们是受了道家的影响。

逐渐放宽关键词的连接频率,当离群点为60的时候,《论语》中的一个“人-知-仁”观念结构浮出水面,如图6所示。

图6 门槛值为60时的观念结构

“知-仁”这个结构,天然地需要一个主语来发动,但是这个主语填入什么?《论语》中有诸多类型,比如君子、民、天、圣人、大人等,而孔子选择的是“人”。由于“人-知-仁”不是“君子-知-仁”,从而没有将“仁”限定在特定的人的类属之中变成不可及的对象,于是小人或女子作为人也可以开发出这种道德的潜能。例如王阳明就认为四民(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成圣成贤”[21]。中国的小说、神话中的女性们每每在大义、大是大非前将生死置之度外。例如精卫、李慧娘、窦娥为陈冤雪耻,死了变鬼也绝不放弃抗争,直到正义得到舒张。还有七仙女、杜十娘、莺莺、李香君、杜丽娘、孟丽君、柳如是,秋瑾,等等,莫不如是。这不能不说正是《论语》的这层“人-知-仁”给予了包括君子、小人、女人做人的道德勇气。

“人”与“知-仁”形成了一个“人-知-仁”的三角形闭合结构。按照齐美尔的说法,当一个三元组随着时间或其他因素不断地重叠累积,这种累积被称为文化,因为它们具备了共享的意义和规则[22]。“人-知-仁”的这个结构被《论语》固定下来,形成中国人内在发展的文化,塑造着他们的心性。这为后来中国人接引佛教,以及宋明理学的向内发展铺垫了基础。在这个三角形结构中自然地形成两条路径,一条是直接“人”到达“仁”的连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一条是“人”通过“知”到达“仁”,“知”在“人”和“仁”之间建立起桥梁的作用。由于“知-仁”出现的频度要高于“人-仁”的频度,故而孔子更重视经由“知”而到达的“仁”。是否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在“人-知-仁”的三角形结构中,“人-仁”开出了心学的传统,而“人-知-仁”开出了理学的传统?由于本文的限制,未能进一步展开。同时延伸出来的还有“人-仁-君子”,“人-知-君子”未闭合的三角形结构。在“人-仁-君子”中“仁”对“君子”的影响是传递性的,也即只要“人”具备了“仁”的本质,那么他就会成为君子。“人-知-君子”反映了“君子”求“知/学”的一面,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未闭合三角形没有闭合三角形那么强的文化性。

以离群点52,54 作为门槛值,则出现了“人-邦-道”的三角形结构,如图7所示。

图7 门槛值为52,54时的观念结构

如果说“人-知-仁”属于人内在发展的一面,是修身,那么“人-邦-道”属于人外在的方面,是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道两家在处理“道”的关系上有“人道”与“天道”之说。“道家先法天道,孔子则修人道以希天;儒家先尽人道,孔子则本天道以律人”[23]孔子的天道对于人道来说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孔子知人之不可偏废而天之不可偏重也,于是取旧法世传之史,改弦而更张之,虽位育之功以天为极致,而做圣初基,必使渐渍乎仁义礼智五伦之常道。”[23]“邦”的建立要以“人道”为出发点,对于不符合“人道”的“邦”则“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论语》中为何不强调天道,而是修人道以希天?我们从“知”这个结构中可以获得答案。“道”一旦获得“知”的引导,那么理性精神就会将人从迷信状态中拔出,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在这个阀值下还形成了“知-人-道”“君子-人-邦”和“仁-人-邦”的未闭合三角形结构。在“君子-人-邦”中,君子并不直接统治邦,其与邦独立出来,直接与人发生联系,有一个道统的支持,而邦与人的联系是政统的需要。在中国古文化中,道统和政统的紧张关系存在很久,理想的和解方式是“得君行道”。“仁-人-邦”也没有形成强三角形,说明“邦”本身不具有“仁”的特质,“邦”的好坏是通过培养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仁”来达成的,而“仁”又出自于孝弟,孝弟表现在家庭之中。按照“家国”同构的原则,小的家庭和顺了,那么大的国家(邦)也就得到治理了。

图8 门槛值为49时的观念结构

当离群点为49的时候,《论语》的其他观念结构依次出现,出现了“人-知-礼”和“礼-知-仁”的未闭合三角形结构。见图8所示。

综上可发现,《论语》最核心的结构为内向发展出“仁”和外向发展的“邦”,构成了孔子对人在世的看法,而其他观念则是伴随着主要观念发生的。当人生活在“邦”之中,会遇到他者,对他者进行规范是“礼”。通过制定一些共同执行的规则达到“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作用。当前的观念结构图并没有形成强闭合三角形,说明“礼”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动态的调节关系。人既然借助于“知”和“礼”发生连接,那么“礼”就不会构成对人的强制性和不假思索的要求。当“礼”和现实相冲突,人因为有“知”给与的理性判断,从而会从“礼”的藩篱出挣脱出来,甚至会通过抗争改进礼的规约。从“礼-知-仁”这个结构中,可以看到二阶思维的“知-仁”对一阶思维的“知-礼”的调节作用。孔子对礼的遵守和改造是基于人的理性判断,他觉得好的“礼”应该遵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好的“礼”应该改变:“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想必那时候兴盛奢侈的礼仪规范,而孔子因为有“知”的指导,为提倡新的礼仪提供了可能。

孔子对于“礼”的思考,是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在他著作中的“礼”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礼的作用是对秩序的调节,不过这种调节的合法性在商周时期是因循“天道”的,于是人们在遵循规则时,一方面受着天道的威压,一方面秩序崩溃之后又将其责任推诿给天道,而不能从个人出发起到救世的作用。在孔子这里,礼是人伦日用,什么样的礼才是好的礼?在《论语》中“礼”被安置在不同的情景之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人活着需要处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他人关系大致是“君臣、父母、朋友、兄弟、夫妻”。对于这种关系,子夏的总结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表达这些行为是站在付出者一方,并假设接受“礼”的个体也会还之以礼。然而人性的复杂性却常常并非如此,如果朋友本身不信,夫妻本身不贤,君臣本身不义,又当如何论呢?由于“礼”与人的认知发生联系,因此会出现对不合适的“礼”的动态调整。

当门槛值为45 时,出现了“天-人-道”“天-人-仁”这个结构。如图9所示。

图9 门槛值为45时的观念结构

尽管到了孔子时代,天命观已经有所衰落,但与之配套的宇宙论还没有高级到足以消解天的作用,这是人的有限性和宇宙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或者困境。在这个困境中,人自然地会沿用或者发明一些语言工具来对付它。因此对于孔子来说,能够知晓和认识的那个天在经验层面是自然界的一种运动流行,所以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正因此孔子才说“五十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而当人陷入社会困境之中,有限遇到无限问题的时候,就会将其归之于天:“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对于不能解释的问题,语言就会寻找抽象的词汇来应对,毋宁这些词不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是为了让解释停止。可以说在《论语》中出现“人-天”这个关系,是孔子对于宇宙以至社会现象因认知有限不能理解又必须面对的缘故,而不是一切都归因于天的作用的迷信心里。所以,在“天-人-道”这个结构中,“天-道”并没有形成强连接,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仁-人-天”中,“仁-天”也没有形成强连接,说明“天”在孔子眼里不是人格化的,而是归属于自然界的运动流行。

3 讨论

本文以结构主义为理论依托,从《论语》文本内部出发,采用复杂网络测度《论语》的观念结构,是数字人文在《论语》这部经典著作中的尝试。在研究过程中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讨论。

3.1 《论语》观念结构的启发

从观念网络的结构来看,整部《论语》的重要观念集中在“人-知-仁”和“人-道-邦”之中,它们构成了三角形强闭合结构。“人-知-仁”是向内发展“成己”,“人-道-邦”是人向外发展“事功”,这也印证了《礼记·大学》中所表达的:“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4]在这两条主要的脉络下,辅以“人-知-礼”的结构开出中国学术的其他支流,其中“人-仁”是心学,“人-知-仁”是理学,“人-知-礼”是荀学。心学承认人的先天即成的道德,无需经过系统的学习去了解“仁”。理学需通过不断地认知(格物)达到对仁的理解,为了超出“孝弟”所限定的仁的范畴,而以“理”代“仁”,格物致知。荀子认为礼是人做“伪”的结果,所以需要法度来约束,他是自底向上推出仁义礼智的,这个认知是一阶思维,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习。而孟子是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承认人由“仁”而演化出礼仪来。这也是为什么孟子主张性善是内发论,而荀子主张性恶却是外铄论的原因。这种初步的推想还需要在后续的论文中进行印证。

除了强闭合三角结构“人-知-仁”“人-道-邦”,还出现了“仁-人-君子”“知-人-君子”“仁-人-邦”“知-人-道”“邦-人-君子”“仁-人-邦”“知-人-邦”“人-知-礼”和“礼-知-仁”“天-人-道”“天-人-仁”等未闭合的三角形结构,其中“人”“知”出现得较多,说明它们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这些结构的存在,可以启发传统人文研究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考察这些元素在思想中的意义,增加研究选题的可能性。

3.2 与前述文献的互为印证

前述文献研究中涉及到的“仁-爱”,“仁-礼”,“仁-礼-和”,“仁-礼-义”,“仁-礼-学”结构在观念网络中都出现过,但是相对于孔子“人-知-仁”“人-道-邦”的出现频度来说是次一级的。以文化固形的三元结构为比较对象,从观念网络中分别提取文献[10]中提到的“仁-礼-和”、文献[11]中提到的“仁-礼-义”、文献[12]中提到的“仁-礼-学”的子网结果,如图10所示。

以上三种文献中,“仁-礼”都是强连接关系,在孔子眼里“仁”决定了“礼”的本质,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文献[10]中,“礼-和”是弱连接,没有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因此“仁-礼-和”不是文献[10]所说的是互为影响的关系。文献[11]中,“礼-义”“仁-义”都是弱关系,因此“义”对“仁”和“礼”的作用较弱。在文献[12]“仁-礼-学”的结构中,“仁-学”是弱关系,“礼-学”是次强关联,说明人们对“礼”的认知主要依靠“学”来实现,是一阶认知思维的表现。而“仁”是否可以被“学”到?在这个弱连接里,“仁”主要是靠内省达到的。如果是学,那这个学也是二阶思维“知”的一部分。

图10 已有文献的三元观念结构

3.3 优点和不足

本文使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对《论语》进行研究,该方法不预设研究的问题,而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提出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与传统人文研究进行比较。优点是可以将定量计算出的结果与传统人文研究者结论进行互证,进而开启新的研究问题的向度。数字人文研究并非是要取代传统人文研究,而是与传统人文研究相辅相成推进对研究问题的理解。本文不足处是在观念字典的筛选过程中,以著述和文献为准,而未采用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展开与人文学者的讨论,因此选择的16个观念可能有疏漏,需要后期增加相应的访谈工作来完善。

本文最终提出《论语》是以“仁”为内向发展,以“邦”为外向发展的人生哲学,和《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当然,这个结论需要后续更多的文本进行研究和印证。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