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思考:破解老问题,应对新挑战

2021-01-07杨晓泉

图书馆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十四五数字基层

杨晓泉

历经3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发展,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发展。因地域发展差异,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十四五”时期努力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分析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1 找准方位,理清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可分为3类:目标型挑战、竞争型挑战和风险型挑战。目标型挑战是指为实现目标而需要克服的困难或必须有针对性开展的工作;竞争型挑战是指为形成比较优势而展开的竞争;风险型挑战会威胁事业安全、影响体系正常运转、停滞或拖后事业发展。对挑战进行分类,主要目的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挑战来自何方,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目标型挑战要求围绕目标提前谋篇布局并付诸实施;竟争型挑战要求关注同等竞争区域(城市)的发展动向;风险型挑战要求紧盯困难问题、薄弱环节,提前化解危机。总体看,“十四五”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挑战;二是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挑战;四是公共文化形成软实力,助力区域(城市)发展的挑战。

1.1 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挑战

广东正在举全省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都和重庆正在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世界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都是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区域的共同选择。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将面临5个方面的挑战。

挑战一:区域快速发展客观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一是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布点是按照省、市、县、乡、村行政层级和区划规划建设,设施布点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15分钟公共服务圈”有一定差距。二是加快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发展特色城镇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要求同步优化和新增公共文化设施布点。三是发展新兴产业功能区、产业基地,做强产业配套、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也需布点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挑战二:同城化发展客观要求加快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加快布局,区域同城化将在空间和时间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客观要求协调发展区域城市群,共同加快构建覆盖全域、便捷优质、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挑战三:公共数字文化需紧跟或同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大局。各大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布局智慧城市建设,成都市政府近期印发《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将建成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十四五”公共数字文化需紧跟或同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大局,才能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特征更加明显。

挑战四:城市间文化交流协作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同城化、一体化客观要求区域城市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工作机制,共同有计划地策划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大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区域居民有更加充实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近日四川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务共享工作计划》,对97个协作事项进行目标任务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常态化合作交流更具挑战,需在坚守“一国”之本前提下用好“两制”之利,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把制度差异转化为制度优势、发展动能。

挑战五:城市国际化客观要求公共文化服务须与国际接轨。区域世界城市群是大湾区的建设目标,也是成渝地区建设的努力方向。随着城市群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国际人才聚集效应,常驻外籍人员和国际流动人口将显著增加。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世界城市的窗口单位,必须考虑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影响,积极与国际接轨,在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环境友好化、服务资源国际化上有针性地做出安排。成都市在2018 年出台《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和《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

1.2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基础上,着力推进6个方面的发展。

(1)品质化发展。根据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优质化、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高效能发展。公共文化投入与社会效益产出成正比,群众对公共文化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也就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3)智能化发展。公共文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随技术应用的进步不断变革升级。

(4)精准化供给。公共文化供给向线上线下结合、按需式供给、个性化推送、集约化运行发展,服务的人性化、便利化、精准化不断提升。

(5)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形成政府、社会、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治理,共享治理发展成果的工作格局。

(6)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建管用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对公共文化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而言,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公共文化建设是开创型事业,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

(1)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挑战将长期存在。标准化、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看,全国公共文化发展有东部、中部、西部之分,广东有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之别,成都也有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3个圈层之说。标准化的质量不一,均等化服务也有差异。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多困难。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主体,数量多,分布广,离群众最近。经过上下共同努力,近年基层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明显改观,但仍面临较多困难。一是部分办馆条件亟需改善,部分场馆建设年代较早,设施规模小,设备老化,装修简陋,文化氛围不足,服务吸引力不强;二是部分场馆经费保障不足,运转困难或文化资源更新缓慢,发展缓慢甚至有停滞现象;三是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编制少,人员少,待遇低,流动大,公共文化组织策划能力不强,公共文化服务低层次循环;四是总分馆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受人员、经费、资源限制,对分馆的资源下沉和服务联动能力有限,对部分基层的困难爱莫能助;五是支撑基层开展精准服务的数字平台或功能缺失,现有上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未能形成有效覆盖或功能不强,不能满足基层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精准开展服务的需求。

(3)公共文化数字化需进一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包括服务数字化供给和管理运行数字化。其中,服务数字化供给除了提供便捷高效的海量数字文化资源外,同等重要的是,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精准供给形成功能支撑。公共数字文化除规划建设原因外,还有3个不足。①对线上线下精准服务功能支持不够。我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网上收集、内容网上定制、活动网上预约,场地网上预定、效能网上评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精准推送能力”。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虽已形成对市、县以上文化场馆部分线下服务的线上支持,但在广泛收集群众需求、服务内容个性化推送、服务线上定制等方面尚未形成技术支持。同时,对镇、村级开展精准服务也未形成支持能力。②“一站式”服务整合融合不够。各级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尚未形成基于互联互通上的服务功能整合融合,平台孤岛、数据鸿沟普遍。城市文化活动信息整合发布机制缺失,平台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开天窗,没有做到“一网打尽”。③数字平台宣传推广不够。宣传推广意识不强,宣传手段落后,途径单一,APP软件下载量、微信公众号关注度与同城公共数字服务平台相比有较大差距。举例来说,成都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天府云”APP2020 年10 月累计下载量105.5 万余次,累计点击量达3353.6万次,2020年新增下载量29.4万余次,这个数字纵向比,已有明显发展;去年成都投入运行的“天府市民云”APP,当年活跃用户达300万,累计下载量突破700万余次,2020年新增下载量400万余次,从中可看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的差距。

此外,还面临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手段科技含量不高,文化馆和图书馆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矛盾突出、人才流失、活力下降的风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待加强和规范、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1.4 公共文化形成软实力,助力区域(城市)发展的挑战

文化的根本作用是以文化人,对人进行塑造。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作用发挥,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保障功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个层次是文明提升功能:陶冶文化情操,净化思想灵魂,提升全民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引擎功能:公共文化通过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起到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进入新时代,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寄予了更多期待,客观要求公共文化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发挥以文化人的功用,凸显公共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 乘势而上,把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我们要认清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抓住发展的机遇。

2.1 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党的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

党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论述凸显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6个主要新目标,第3个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2.2 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文化建设已成为自觉行动

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大力抓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地方重大文化政策密集出台;地方文化立法进入快车道;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密集实施。以四川为例,印发《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加快《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立法进程。近年,每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讲话。成都市委印发《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启动《成都市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13个市级文化地标建筑和按照“15分钟公共服务圈”新增的233个基层文化设施将在2021年投入运行。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的主动作为,在工作上让我们由原先的“主动争取”正在变为“被动承接”,有“被裹挟前进”的感觉。

这一点在广东体现得更加明显。深圳在全面实现《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目标后,启动了升级版行动方案《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实施方案》。广东先全国一步出台文化发展政策和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探索、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公共文化创新推动等方面全方位引领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整套参考经验。深圳市宝安区建立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垂直管理模式,区财政为总分馆体系的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和人员工资提供经费保障,具体标准为街道分馆200万元/年,小型分馆(300~700 ㎡)40 万元/年、(700~1,500㎡)65万元/年,社区阅读中心22万元/年。2018 年底总分馆体系成员馆已达到79 家,其中总馆1家,街道分馆5家,小型分馆5 家,社区阅读中心45 家,流动服务点23 家,总分馆体系成员馆全年共接待读者超过547万人次。这种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在内地城市是不可想象的。

2.3 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带来区域全方位发展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对公共文化发展而言,更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更有利于争取政策支持、开展先行先试,更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聚集人才资本技术。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综合治理也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共建共治共享带来新契机。

2.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上了历史发展新起点

“十三五”期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理论体系日趋成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发展快车道,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广州、深圳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建设先进城市,始终高位引领全国发展。这些都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虽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出发站上了更高的起跑线。“十四五”推动公共文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应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抢抓机遇,瞄准问题,针对挑战,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系统推进。

3 精准施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3.1 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共文化实践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对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8个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组织各级干部职工系统学习、深刻领悟,不断提高践行理论的能力,自觉在国家文化建设大局中找准方位,奋力作为,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公共文化在国家全面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3.2 抢抓历史机遇,建设升级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抓住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和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的重大历史机遇,借势推动设施网络提升改造,构建2.0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三化”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结合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和改造提升,按照“品质化、景点化、网红化”的设想,推进市、县两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现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

(2)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转型升级。一方面结合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功能区建设、基层行政区划调整,按照公共服务圈层建设理念,引导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根据服务人口、覆盖区域科学合理布局。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基层文化设施“亲民化”改造升级,从空间布局、氛围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着力,积极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营造温馨环境,让基层服务中心成为居民“乐聚”之地,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3)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与国际接轨。立足城市未来发展,重点推动大、中型文化设施和国际化社区文化设施与国际接轨,完善服务引导标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增加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营造国际友好型服务环境。

3.3 做强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

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要求。进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公共数字文化成为打通服务“最后1厘米”、实现服务机会均等化的利器。同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一体化也成为实现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标准化的基本依托和有效路径。

(1)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历史机遇。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融入“智慧城市”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公共文化领域“新基建”,建设基于“城市大脑”“智能感知网络”“城市数据湖”上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

(2)推动各级各类数字文化系统平台集成共用。结合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加强平台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将分散的、独立的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系统(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整合集成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对基层开展精准服务形成数字平台支持,为构建更广泛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的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提供数字平台支撑。比如,2020年11 月四川省图书馆与成都图书馆联合推出“同城融合服务系统”,在异构业务管理系统间实现了数据实时交换与信息共享,实现了读者互认、通借通还和馆际业务协调,推动了两馆海量数字资源互补和服务效能叠加。两馆异构自动化系统的互联融合,实现了环成都经济圈公共图书馆同城化服务,为推动全省乃至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协同、集群服务和集约运行奠定了基础。

(3)延伸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触角,拓展数字文化服务互联融合范围。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本地政务服务平台、城市民生服务平台(如成都的“蓉易办”“天府市民云”,广东的“粤省事”“粤商通”)的服务互联融合,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强势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应用平台(如微信、抖音、百度地图)的合作共享,依托上述平台在更大范围扩大公共文化影响,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形成公共数字文化“连接一切,无所不在”的“泛在蔓延”效应,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知晓率、参与率和影响力。

(4)推动形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矩阵”和“一站式”集群友好服务界面。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已足够强大,微信用户几乎完全覆盖了公共文化服务对象。应积极构建基于微信应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发、整合、推广微信小程序。成都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已整合27个专用数据库,点击一个功能,便会给读者一个新天地、新世界。另外,积极整合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平台网站、手机网页、微信公众号、APP应用访问界面,形成公共数字文化“网址大全”,微信公众号矩阵,给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5)加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平台的知晓率和点击率。

3.4 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强公共文化软实力建设

群众文艺创作是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挥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引导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是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层境界。这有利于催生时代文艺精品,滋生民间文艺大家,对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增强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有深远的作用。加之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各地均已形成了规模可观且不断壮大的文艺爱好群体,从2020年疫情期间“文化抗疫”群众创作,便可感受到群众自发文艺创作的磅礴力量。建议在“十四五”期间以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为抓手,加强公共文化软实力。

(1)常态化开展艺术门类多样、主题丰富多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文艺创作大赛、展示、评比活动,激发群众创作激情,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加大对群众文艺创作的孵化支持,积极为群众文艺创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各类群众文艺创作组织蓬勃成长的沃土和平台。

(3)重点培养发展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队伍,配套开展文艺创作系列培训,让更多的群众文艺爱好者有机会接受专业指导,成长为群众文艺创作骨干。

(4)关注和团结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规范推动“街头艺术”发展,争取将新文艺组织(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和新文艺群体(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发展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参与者。

3.5 打好“组合拳”,推进“社会化”,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特色化,运行社会化、管理专业化,供给精准化”思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

(1)加快推进效能不高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从成都市基层文化实践看,推进社会化运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基层服务组织力量,有利于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有利于推进基层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议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运行管理社会化,注意厘清责任义务、确保公益主体、规范进出程序、强化合同约束和严格对标考核,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激活运行困难的基层文化设施。比如,对“设施、人员、经费、活动”落实好的基层设施,继续支持按现有运行管理机制做活做强;对有经费保障但“人员、活动”落实不好的基层设施,引入社会专业机构运行管理,坚持公益性原则,以合约规定指引社会机构按需依标开展服务和推动服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对“经费、人员、活动”都有困难的设施,采取公共文化服务主动退一步的办法,牺牲不高于30%的公共文化服务时段,引入社会专业机构运行管理,允许运行管理方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非基本类文化服务收费项目,部分收入用于补贴基层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活动开展。

(2)突出基层公共文化特色化、专业化建设。处理好标准化与特色化建设的关系。对大中型基层文化设施,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化、专业化;对小型基层文化设施,在凸显特色化、专业化的基础上兼顾标准化,以不断增强服务吸引力。公共文化不仅要“才貌双全”,更要“形神兼备”,建议关注上海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和成都社区“亲民化”改造的相关成功案例。

(3)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创新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党委政府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党建、宣传、农业、教育、科普、普法以及其它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基层“文化理事会”“群众议事会”等,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辖区群众参与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4)定期开展评估定级。建议按照“严格标准、宁缺毋滥、公开公正”原则和“自评申报、县级审核、市县联合交叉检查、专家综合评估”流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变。用评估标准引导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改善办馆条件,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理顺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激励、提升服务效能。

(5)壮大依靠力量。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常态化建设,积极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实施人才培训提升计划,建立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培训师资库,有计划地梳理总结公共文化实践,编写公共文化培训教材和各类文化设施管理实务,充分发挥省、市、县文化馆(站)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培训阵地职能,高频次举办业务管理和专业提升培训、全员培训,让更多的“文化专干、文化管家、文化志愿者”成为基层公共文化的“星星之火”,共推形成公共服务的“燎原之势”。

3.6 以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为抓手,推进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近两年成都的文旅公共融合实践以文旅公共服务互相“嵌入”为主。建议“十四五”时期用好公共文化服务手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金字招牌,体现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作为。

(1)指导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新发展。成都的基层实践已涌现出一批“名星村”,这些村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强化公共服务,聚合新生动能,用“艺术点亮乡村”“用设计改变家园”“用创意振兴产业”,成为时尚前沿、高品质、高颜值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走出了一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创新发展之路。比如,“竹艺村”“明月村”陶艺村“幸福公社”“蜀绣村”“七里诗乡”,这些村的公共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景点;这些村的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这些成功实践需进一步总结推广,让更多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踏上振兴之路。

(2)打造和推出“公共文化体验之旅”研学游品牌项目或旅游线路。有意识地将品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包装成为公共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将区域内网红公共文化设施及体验项目串联整合成研学旅游线路向社会和市场推送,宣传公共文化、倡导时尚生活。

3.7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

(1)用好“评、考、整、督、改”指挥棒。上级考核检查是“指挥棒”和“风向标”,注意科学设置考核检查内容,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在集约高效的轨道上发展前行。

(2)建立完善公共文化大数据绩效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实时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以成都为例,“文旅e管家——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由成都市考核评估体系探索演变而来,2017年5月投入使用,分为区(市)县分平台和市级总平台,包括网站和APP应用程序。主要对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进行动态管理和评估,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开展业务提供大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支持。运行3年来,文旅e管家与评优评先、资金分配、目标考核、评估定级紧密挂钩,有效破解了动态监管难题,提升了基层服务效能,激发了各级内生动力,对科学决策形成有力支持,成为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呈递增态势,2017年23,239场,2018年86,957场,2019年113,379场,2020年10月已举办63,883场。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做好事前绩效评估和事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资金使用督查,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成都连续3 年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全市中央、省、市配套的公共文化专项资金(2.7 亿元)进行项目全覆盖式绩效评价,已基本杜绝了挪用公共资金的现象,各级机构规范使用资金的意识得到了全面加强。

猜你喜欢

十四五数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答数字
数字看G20
走基层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