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路径
2021-01-07杨乘虎
杨乘虎,李 强
公共文化服务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式[1]。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文化领域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之举,也是全面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新时代使命。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既关乎“十四五”发展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也与十九大确立的2035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中期目标息息相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的五年规划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新环境、新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树立新观念,探索新路径。
1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环境
1.1 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大变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文化供给与消费领域打破既有常态与非常态的界限,造就文化供给与消费新常态。2020年上半年疫情紧急防控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暂时闭馆,线下文化体验按下暂停键。虽然常态化的文化生活深受影响,但是处于抗疫环境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激心态迫切需要文化的调适,迫切需要安全、易得、便利的文化抚慰。为满足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在线求知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积极转变服务方式,纷纷开启“云端”模式。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端、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以“读书看报、文学鉴赏、展览展示、艺术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送到千家万户,为广大人民群众科学防控、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流量。这些结合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以及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复工复产需要而推出的新型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认知度,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萌生了新认识、新体验、新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在此次变局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要经验与行之有效的措施,应该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强化。在恢复线下常态服务的同时,继续创新探索线上服务,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开放,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度、运营推广能力,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质增效。通过大数据分析,摸清群众实际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干货”。
1.2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十九大确立的全新发展战略,既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也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需求。2018年“高质量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部署。由此,“高质量发展”迅速成为各个领域的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满意度和获得感日益增强。但是,相对于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供需错位,精准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其核心症结就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这既是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矛盾的表现,又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领域。
“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扎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这是在文化领域通过高质量发展消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举措,通过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应这一国家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必将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绩效评估体系、社会化深度参与、数字化服务创新、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1.3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适应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需求
十九大报告确认了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基于新时代这一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文化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决定了文化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基于这样的前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被赋予了建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国家需求,也是构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备要素。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刚性供给与人民群众弹性需求之间错位错配现象较为普遍。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社会力量参与的准入机制、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项目评估及监督等尚未形成具体的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在绩效评估方面,目前大多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目标呈现宏观化的特点,具体、易于评价的目标有待加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制度设计、平台功能、资源整合、服务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不足,竞争力、吸引力不足,特别是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公共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方面,文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发展,文旅非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等都是全新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显示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治理能力的不足。
面对新时代国家对文化治理能力的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质量文化服务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建设施、搭网络、做活动”等高速度发展的传统方式,向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效能、提高满意度的高质量发展向度转型升级。推动这一转型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在于从文化治理层面开展政策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制度成果转化创新。按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确立现代治理理念,按科学规律、专业标准、法律规章来办事,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部公共文化领域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推进公共文化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向文化治理和文化善治、文化法治转变,切实在组织结构、管理原则、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主体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与进展[2]。
2 “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2.1 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适用面、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城乡均等、全民共享。进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适应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有机协调,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这既要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加强政府兜底保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弱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一直以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类型齐全、种类丰富,但是对以年轻群体为代表的主流人群吸引力明显不足;利用和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体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为主,而社会主流群体,年轻人群体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对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各类普惠性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亟需在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方面,探索主流平台、主流内容对接主流群体的主流需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精准性。
2.2 公共文化服务的“存在感、显现度、美誉度”有待进一步凸显
在传统的行政供给制模式下,公共文化产品一般由体制内的公共文化机构垄断提供。由于缺乏相应的群众需求征询反馈机制,公共文化产品针对性不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不足,政府的巨大投入并不能高效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虽然近些年关注公共文化的人群不断增多,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存在感、显现度依然不高,群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激发。“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如何将公共文化服务从“最后一公里”送到“最后一厘米”的问题;需要探索如何排除体制机制障碍,将创新驱动形成的优质品牌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长效惠民的项目和内容,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引领风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美誉度。
2.3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统筹性、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高质量发展要求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优先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村级设施,在人员配备、图书阅览、专业培训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有序整合调配体育、教育、工青妇等各部门公共服务资源、加强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统筹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专业素养、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参与度、多元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政府在做好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环境营造、监管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用足用好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优质品牌,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多元化、优质化。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托政府投入,一旦政府财政收入不足而面临预算硬约束,公共文化投入便得不到有效保障。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社会化认知趋于保守,仅仅依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来实施文化服务,不能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机构因人力、资源、专业有限所带来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在市场和社会组织自身培育方面,全国公共文化领域以“文化能人”为核心的自发性文艺组织很多,但真正依法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具有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要求的社会组织很少[3]。如何有效引入企业和组织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环节中来,使它们变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原生力量,从而弥补公共文化供给的“结构性短缺”[4],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以“四新”擘画“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3.1 新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决定了文化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5]。这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目标,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智慧,打造样本。按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应确立现代治理理念,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遵循科学规律、专业标准、法律规章,推进文化治理走向善治、精治、共治、优治、长治。
善治,指的是政策观念创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可持续更加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公共文化政策制定与人为善,切实满足与对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把握现实问题,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政治智慧与治理能力。
精治,指的是政策工具创新。综合应用多种公共文化政策工具,形成政策目标衔接匹配、政策路径合理设置的政策体系,提升精准性施策的适用水平,增强高质量发展政策精细化管理的治理能力。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文化设施保护、文化志愿服务、捐赠财产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享受税收优惠、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等维系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关注公共文化机构总分馆制建设在深化供给侧改革、激发服务潜能、规范服务、实现精准供给上的优质效能。
共治,指的是政策结构创新。进一步理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搭建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治理的公共文化治理结构,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氛围,增强社会动员的治理能力。在体制机制上,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升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激发活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在服务主体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供自我服务平台,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透明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运行管理模式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下的供给主体开放多元、供给内容丰富、供需有效对接的现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优治,指的是政策功能创新。科学制定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合理构成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政策激励、政策保障等多种功能,创新政策协同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政策运行管理协同与系统协同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制度,如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评价、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反映公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征询反馈、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公共文化服务表彰和奖励等制度,旨在通过建立统筹协调制度,解决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制度,如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规范、公共文化机构安全管理、公共文化机构资产统计报告、公共文化机构服务开展情况年报制度等,以规范机构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长治,指的是政策制度创新。摈弃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思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法制化进程,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制度,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治化建设,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地方立法进程,形成较为完备的依法治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3.2 新方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最核心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不分性别、年龄、职业、贫富、地位,人人都可以享有,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因此,高质量发展的均等化,一是补短板,重点增加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扩大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面向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如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根据时代特点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更新产品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补弱项,重点扩大对主流群体的有效服务,实现对所有人群的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是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具有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重要作用。青年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利用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资源,不断滋养精神生活,保障正确发展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会教育职能。
3.2.1 “专业化+社会化”机制协同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依托国家力量转向由全社会力量共同提供的过程[6]。社会化政策支持是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顶层设计层面极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十四五”时期如何建立开放性、包容性的现代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发展,是实践层面的新问题。以“文化+”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多维创新,促进经济文化社会互促共融[7]正在成为共识。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新建、升级改造文化设施,基本上都是文化综合体,功能综合、服务综合、主体综合的“公共文化圈”正在广泛形成。多方参与、联合服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老百姓便利性、一站式参与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发展也加速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各个场馆遵照“共享资源、共建平台、共创服务、共赢未来”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源进入云上平台。基于此,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亟需建立社会参与,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建设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格局,重点是建立公共文化机构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联机制,包括培育机制、创新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以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基层的文化场馆所依托的同级行政机构、地方政府应该在合理划分公共服务类型、确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判定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与监督机制,完善竞争择优的程序与流程,扩大竞争性招投标的范围等[8];通过目标性政策、激励性政策、保障性政策等,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9],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双向协同。
3.2.2 “供给侧+服务侧”思维创新
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人民消费新需求,推动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方向应更加注重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供给侧改革深化与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的双向对接。在深化供给侧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均衡共享的平台优势,实现移动互联网端个体用户的最广覆盖,进而精准对接用户个性化的多元文化需求,解决粗放式平台供给和效能低下的问题,发展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形成更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更大的辐射作用。在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用户思维造就产品思维。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产品的提供基本上都是交互完成的,包括平台与平台之间、平台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因此,互联网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应该具备跨平台传播的可能性。比如,云文化场馆提供的全民阅读、全民科普、全民艺术普及、优秀文化传承既要具备视听产品的跨平台迁移能力,也要具备适应不同圈层、阶层人群细分需求的垂直能力,也就是打造垂直化、立体化的产品格局。
3.2.3 “文化+技术”价值赋能
通过技术赋能,搭设才艺展示分享新平台。在5G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驱动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经历跨越式变革:从传统媒介的单向性传播,到传统门户网站的中心化编辑推送,再到去中心化算法推送,以人性化的贴近用户喜好的方法来推送内容。新崛起的短视频根据相关性特征、环境特征、热点特征与协同特征,以成熟的算法推荐系统筛选有能力产出优质内容的人,助推优质艺术内容广泛传播。要充分利用这种技术赋能创造的艺术创作与表达空间,赋予百姓在技术与艺术层面进行“自我扮演”、艺术展演、互动竞演的趣味性与成就感,形成亿万普通用户参与才艺文娱学习的艺术体验。
通过文化赋能,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风尚。在新媒体技术普及之前,文化艺术的传播多数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传播,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主动选择与积极适应,有效推动了泛娱乐社交内容向泛审美文化内容渗透。短视频平台纷纷发起并推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话题,邀约艺术家或者才艺达人亲身示范,通过更具网感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大众在参与中领略艺术精粹、体验文化经典。诗书艺画、传统工艺、戏曲戏剧、武术功夫、古风民乐等热门艺术门类与样态,快速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传统文化潮”,引发短视频艺术传播的创新潮流。这充分说明,积极利用这种简易化、通俗化、趣味化的传播形式,有利于探索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性传承、创造性转化。
通过价值赋能,提升文化传播美好生活新体验。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共同的发展愿景,如何讲好美好生活的中国故事,不同媒体各有擅长。既要发挥影视类长视频宏阔的气度、深邃的挖掘、专业化的精工细作优势,又要发挥短视频“见微知著”的敏锐观察特性,通过运动、亲子、旅行、美食、动物等主题的艺术样态与文化景观,呈现富有时代气息、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
3.3 新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
“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被提升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要求,意味着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
3.3.1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2017年10月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阵地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发挥乡村文化礼堂、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切实解决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问题、经费问题,继续推进、深入实施县域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建立馆员结对挂钩机制,打通文化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水平,组织高品质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3.3.2 立足区域差异,探寻中西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路径
中西部地区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保均等”的重要地区,也是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薄弱地带。一方面,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还主要依托政府投入,一旦政府财政收入不足而面临预算硬约束,公共文化投入便得不到有效保障[10]。另一方面,中西部分地区对于社会化的理解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观念阻隔。例如,许多地方政府虽然表面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但在实践中仍依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来实施文化服务,难以体现公共治理的内涵[11]。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充分利用东部地区远程、远景的扶持和介入方式,通过大船拉小船、火车头带动的方式引导东部地区发达的文化社会组织进入中西部地区;也需要中西部地区立足区域实际,对于目标性政策、激励性政策、保障性政策等勇于探索。
3.3.3 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工程,也是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倾斜的重要服务。2017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和措施,要将这些要求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发掘地域特色传统文化,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戏曲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大力支持乡村开展全民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乡村生活特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培根铸魂,以节庆日为纽带,以常态化的乡村文艺生活为土壤,培育一批新时代乡村文艺骨干人才,打造一批全民性文化活动品牌。
3.4 新路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智能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版本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工程。这些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技术、移动平台技术已经广泛深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重视科技力量,拓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应当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功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必须确立科技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要素的创新理念,通过跨界合作深度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增强城乡文化活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
3.4.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网+”建设
互联网开启了人类信息传播、社会交往的新纪元。它从一种技术创新的手段迅速成长为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多个领域的重要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互联创业,互通创新。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奔跑、迭代更新的浪潮中,“互联网+”不断创造新的传媒样态、艺术表达、文化景观,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截至2020年6月,抖音平台上八大艺术门类——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的短视频已达2.8亿条、累计播放量1.5万亿次、累计点赞数490亿、累计评论26亿条。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艺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全民通过短视频分享艺术、欣赏艺术、接近艺术的趋势已形成。利用好互联网环境为公共文化服务创造的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向公众提供基于日常生活的简便原创与艺术加工的可能性手段及可见性效果,促使传统文化、工艺门类成为显性内容,引导人们参与、探索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与艺术表达。
3.4.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建设
“十一五”以来,财政部、原文化部共同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取得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统筹原有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力求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然而,相比于市场环境中的数字服务业态,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在制度设计、资源整合、服务机制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特别是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公共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为此,必须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加快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强化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数字智能化设备、云文化场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优化公共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交易平台,加强文化基因智慧揭示等领域和环节的研发应用。
3.4.3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应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提供智慧产品、智能服务的需要。随着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轨迅速步入快车道。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文化享受、智能体验成为消费者青睐的新型业态,“文化+旅游+科技”将迎来升级。以全息投影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场景科技蓬勃发展,为文旅项目汇聚起强大的技术势能。5G时代到来,将会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化”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顺应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横向整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专业院团等文化部门的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和服务“云融合”,纵向打通国家文化云与县(市、区)地方云的“云共享”,优化资源互通渠道,实现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