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力进阶:深度学习的应然追求

2021-01-07缪宏敏

江苏教育 2020年81期
关键词:理解力进阶分数

缪宏敏

让我们先从一道四年级试题谈起:图1 中上下两条线是一对平行线,请你比较其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我校学生的正确率是46.3%。

一、基于问题产生,从建立理解的视角审视学生的学

定量分析。数据分析显示,42.5%的学生去比较了面积,还有11.2%的学生不知怎样比较。众所周知,周长专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度”是其本质,“一周”是其表征。只有抓住“长度”这一本质属性和“一周”这一动态属性,才算真正建立了周长概念。表面看来,学生受到了惯性思维和直观图式的干扰,但根本原因应是其对周长的理解不准确。

定性分析。在后期开展的“典型错误”专题调研活动中,我们发现当下学生的学习主要存下三种现象:(1)不会举一反三,通常表现为对某一知识点的浅表性理解,如只会模仿应用“相似问题”,不能正确解决“变式问题”。(2)不能融会贯通,主要表现为对知识间的关联性理解不足,如找不准条件与条件、问题与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将已有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层进式、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思维链条。(3)不善灵活创造,具体表现为对复杂问题情境的个性化理解、转化与表达的能力缺失,如教师没讲过的基本不会,方法固化且反思性学习缺失。

由上可知,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没有真正发生,理解能力亟待增强。

二、基于问题根源,从建构理解的维度反思教师的教

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理解的本质是一种意义建构。理解力具体表现为学习者的整体思考能力、洞察问题能力、想象力、类比力、直觉力、解释力等关键认知能力,以及调节个人认知过程的能力。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理解的表现包含六个方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它们也是理解力发展的六个不同层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毋庸置疑,这是对数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但广大教师更希望得到一个直观、具体的实践范式。于是,深度学习受到大家的密切关注。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理解是深度学习的起点,促进理解力进阶是深度学习的归宿。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理解力的进阶。抓住理解力进阶,也就抓住了核心素养的本质。以此设计、展开教学,有助于凸显培养核心素养的本质意义。

三、基于问题解决,从构筑理解的视域探索教学样态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课堂是实施教育的关键阵地。要实现学生理解力的持续进阶,需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构筑起一种指向鲜明、内容适切、方式多样、结构完整的教学样态。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教学”是一个有效载体。国内外课程标准都强调,要把问题解决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将问题提出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也指出: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从双基层走向问题解决层,继而发展为学科思维层。因此,笔者展开了“指向理解力进阶的‘三层六维’问题教学样态研究”的课题与实践研究。

所谓“‘三层六维’问题教学样态”,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三层六维”的问题教学的体系架构(如图2),具体呈现为教师在目标设定、教学流程、师生互动、教后反思等方面形成的一种课堂教学反应意识。它以学生的理解力进阶为内在导引、以“三层六维”问题教学为外显样态,旨在通过探索体系形成需要经历的目标、内容、方式、效果等,提升教师的数学理解力、课程意识与教学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性学习和创造性表达,培养具有高阶理解力的新时代学习者。

在实践层面,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切入:

(一)以“单元目标”的改造为抓手,探索促进理解的基本路径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生发、展开。在实践中,笔者倡导以下目标设定原则:价值立场要接近教育本质;表述方式要注重直观;达标的过程要实现深度学习,促进理解力进阶。同时,笔者立足“单元”,遵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结构化的主题性学习故事。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六上“百分数的意义”单元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解构,聚焦理解要素。课标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共三句话: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三句话高度概括了单元学习重点,但内容比较抽象,既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剖析,也没有对“认识”“转化”“解决”的学习场域与达成标志进行直观表述,这就给教师的目标设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如在解读第一个目标时,教师至少需要围绕以下五方面进行系统考量:(1)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有哪些?(2)这些经验中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片面的?哪些是需要重点突破的?(3)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成学习资源,路径可以是怎样的?(4)“认识”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知晓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百分数?(5)在建立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获得哪些学习体验?这些恰恰都是目标设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

2.重构,具化理解内容。基于上述思考,参照认知心理学理论,笔者将单元教学目标具体化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陈述性知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在专项比较中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需求中灵活转化百分数、小数与分数;在主题情境中理解税率、利率和折扣,会正确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在综合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2)程序性知识,经历意义建构、方法感悟、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能力和数感;丰富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元认知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活动,增强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和反思意识。

3.再构,铺设理解路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将本单元划分为五个学习专题,努力促进学生理解、深化和表达“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1 课时);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联(2 课时);百分数的应用——百分率、税收、利息、折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比较练习(8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 课时);单元评价活动(2课时)。

(二)以“课堂要素”的研究为重点,建构凸显理解的教学样态

美国学者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体验、组织教育体验、评价教育体验”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共同支撑起了“目标模式”。以第一个学习专题“百分数的意义”为例,笔者这样设计教学:

1.确定教育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单元目标”,凸显深度学习的本质特点,促进学生实现“百分数的意义”的自主建构和深刻理解,笔者这样设定课堂教学目标:(1)洞察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势;明晰百分数的特征(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百分率、百分比);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它的实际意义。(2)阐明百分数和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百分数和一般分数的关联(一般分数可以表示具体量,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 的分数,但它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百分数和比之间的关联(百分数本质上就是一个后项是100 的比,只不过呈现的形式不同)。(3)经历独立思考、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等学习活动,体验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价值与特征)和数学意义(起源与结构)。(4)发展自主探索、迁移类推、质疑反思等关键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选择教育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其认知经验和障碍选择适切的教育体验内容是教学的关键环节。百分数,顾名思义,不就是分母是100 的分数吗?但百分数最贴切的名字不是百分数,而是百分率或百分比。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奇特的规定呢?其实,追根溯源,百分数就是一种根据生活需要创造出来的分数。如果脱离生活场景让学生死记硬背它的定义,学生不但无法理解它的本质,还会从心理上排斥它。因此,本课教学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本源问题展开:为什么要有百分数?(价值追寻)百分数究竟是怎样的?(属性探索)百分数与以前学过的分数、比有什么关联?(结构完善)

3.组织教育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认为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是从情景中发现疑难;二是从疑难中提出问题;三是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四是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五是通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这也给我们的“问题教学”指明了方向。以“价值追寻”的问题设计为例,可以这样组织教学流程:(1)初阶问题,激活已有经验——这儿有两瓶酒,老师的酒量很一般,该选哪一瓶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并阐明理由)(2)中阶问题,定位本体功能——你在生活中见过百分数吗?你想研究百分数的哪些问题?(学生洞察并自知)(3)高阶问题,实现意义创造——让我们从最熟悉的投篮比赛开启研究之旅,该怎样比较两人的投篮水平呢?如果再来一名新队员,怎么比?再来一个呢?(学生在不断寻找新公分母的烦恼中自然迸发“寻求一个固定分母”的需求,“100”的出台水到渠成)……学生通过不断讨论、质疑与反思,亲身经历百分数的创造过程,更深刻感悟到“方便比较”的核心价值,深度学习自然生成。

4.评价教育体验。美国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学生参与的热情、遇到困难时的选择、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亟须关注的焦点,它们直接影响理解力的进阶。以上述专题为例,可以从以下维度出发展开评价:“什么是百分数?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要发明百分数?它好在哪里?”“你能举例说说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关联吗?”“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怎样解决的?”“你对百分数还有哪些困惑?”……以此精确诊断、全面了解、及时调适教学进程。

高阶理解力是儿童数学学力的最高水平,它彰显了儿童对数学本质和现实生活的理解,指引着深度学习的前行方向。理解力进阶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生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充分关注和不断调适,从而成就师生学习活动的行为自觉。

猜你喜欢

理解力进阶分数
我的理解力
分数的由来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160:1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加强学校干部执行力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研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