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超声诊断

2021-01-07茵,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风疹病毒高龄产妇羊水

蔡 茵,冯 琼

(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前言

胎儿宫内感染是指在妊娠期间,产妇因致病微生物出现感染,感染病菌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在产妇分娩时,通过下生殖道传播给新生儿。胎儿宫内感染会导致产妇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或使新生儿出现先天畸形或器官损伤症状,严重时导致新生儿死亡。高龄产妇产程长、胎儿出现问题概率更高,且产妇易出现并发症,加大胎儿宫内感染概率。本文于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80例高龄产妇为样本,年龄(39.4±5.7)岁,平均孕周(36.3±4.9)周,初产妇36例,经产妇44例,患者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胎儿宫内感染诊断标准

在临床诊断中,如果高龄产妇符合以下三种及以上症状,即可判断其出现胎儿宫内感染病症。(1)高龄产妇体温超过38.5℃、胎心率超过160/min、心率超过100/min;(2)高龄产妇羊水浑浊粘稠,且可以闻到臭味;(3)高龄产妇出现子宫压痛;(4)高龄产妇阴道分泌物散发臭味,在产妇的宫颈口部位,可以肉眼观察到脓性分泌物;(5)出现子宫复旧不良现象;(6)筛查显示高龄产妇末梢血细胞大于15×109/L,且中性粒细胞数量高于正常状态;(7)筛查显示高龄产妇CRP大于8mg/L[1]。

1.3 方法

(1)对高龄产妇、新生儿及胎儿(包括死胎)进行取样,实施病原体培养。取样内容包括脐血、羊水、胃液、分泌物等[2]。(2)对高龄产妇进行超声诊断。

1.4 观察指标

(1)统计高龄产妇的临床症状;(2)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判断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病原体[3];(3)统计高龄产妇胎儿结局;(4)对比超声诊断与病原体培养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龄产妇临床症状

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症状统计结果如下:(1)25例出现体温超过38.5℃症状,该症状分布率为31.25%;(2)26例出现胎心率超过160/min症状,分布率为32.5%;(3)48例出现心率超过100/min症状,分布率为60%;(4)2例出现羊水浑浊粘稠症状,分布率2.5%;(5)2例出现子宫压痛,分布率2.5%;(6)3例在宫颈口部位可以肉眼观察到脓性分泌物,分布率3.75%;(7)74例筛查显示高龄产妇末梢血细胞大于15×109/L,且中性粒细胞数量高于正常状态,分布率92.5%;(8)62例筛查显示高龄产妇CRP大于8mg/L,分布率77.5%。

2.2 高龄产妇病原体培养结果

高龄产妇病原体培养结果如下:(1)28例患者病原体为细菌,构成比为35%;(2)20例患者病原体为b族链球菌,构成比为25%;(3)11例患者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构成比为13.75%;(4)10例患者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构成比为12.5%;(5)2例患者病原体为支原体属病毒,构成比为2.5%;(6)2例患者病原体为衣原体属病毒,构成比为2.5%;(7)1例患者病原体为弓形虫,构成比为1.25%;(8)5例患者病原体为风疹病毒,构成比为6.25%;(9)1例患者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病毒,构成比为1.25%。

2.3 高龄产妇胎儿结局

高龄产妇胎儿结局有早产、死胎及先天畸形等,详见表1。

表1 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结局

2.4 超声诊断结果对比

超声诊断结果仅诊断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病原体为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与苍白密螺旋体病毒三类,共13例,与病原体培养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超声诊断与病原体培养结果对比

3 讨论

在儿科疾病中,新生儿畸形、先天性缺陷等症状大都由胎儿宫内感染引起。常见感染病种包括病毒性肝炎、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风疹病毒感染等,会对胎儿造成一定损伤,如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或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等[4]。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150万的新生儿因宫内感染出现先天性缺陷[5]。在不同孕妇状态、胎龄、病毒种类等因素影响下,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不同。通常来说,在妊娠早期,高龄产妇出现胎儿宫内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最为严重。就此,在高龄产妇受孕后,需在早期进行致病微生物感染预防干预,及时发现宫内感染,防控母婴传播性疾病,保障胎儿健康生长。但因高龄产妇特殊身体素质,胎儿宫内感染症状并不明显,难以准确诊断,加重了胎儿宫内感染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发现,高龄产妇临床症状包括体温超过38.5℃、胎心率超过160/min、心率超过100/min、羊水浑浊粘稠、宫颈口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末梢血细胞大于15×109/L、CRP大于8mg/L。分布率分别为31.25%、32.5%、60%、2.5%、2.5%、3.75%、92.5%、77.5%。结合该研究结果,可定期对高龄产妇进行细胞筛查,了解高龄产妇的末梢血细胞及CRP数值,监测高龄产妇的体温、胎心率及心率,观察高龄产妇的羊水及宫颈口部位的状况,及时发现高龄产妇存在的异常,尽早发现胎儿宫内感染。

病原菌包括细菌(构成比为35%)、b族链球菌(构成比为25%)、乙型肝炎病毒(构成比为13.75%)、巨细胞病毒(构成比为12.5%)、支原体属病毒(构成比为2.5%)、衣原体属病毒(构成比为2.5%)、弓形虫(构成比为1.25%)、风疹病毒(构成比为6.25%)、苍白密螺旋体病毒(构成比为1.25%)。该研究结果证实胎儿宫内感染致病微生物较为多样,高龄产妇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与运动,保障母婴健康。

高龄产妇胎儿结局包括早产(27.50%)、死产(1.25%)、死胎(1.25%)、低体质儿(31.25%)、先天畸形(25.00%),需做好胎儿宫内感染的预防,保障胎儿健康生长。

对高龄产妇采取超声诊断,共发现13例异常,诊断率为16.25%。在诊断异常高龄产妇中,1例为苍白密螺旋体病毒,8例巨细胞病毒,4例风疹病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原体培养结果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诊断在胎儿宫内感染中诊断准确性不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但不可用于疾病诊断,医生需将实验室诊断为标准。

综上所述,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细菌、乙型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患者临床症状多样,需综合诊断。超声诊断在胎儿宫内感染诊断方面准确率偏低,临床实践局限性较大,不可用于疾病诊断。

猜你喜欢

风疹病毒高龄产妇羊水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46 例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孕妇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G的检测及其易感性研究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2013年西安地区风疹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特征研究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5180例女性婚前检查风疹病毒抗体的综合分析